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南京地铁4号线青龙车辆基地出入线,原设计方案(方案1)接轨于桦墅站,该车站规模大,对周边河流、铁路均有较大影响,衍生工程较多,工程投资高,实施难度较大。文章通过深入研究,将出入线接轨站调整至仙林东站(方案2),在不影响行车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方案2在线路条件、运营条件、协调工作、车站建筑面积、周边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优化与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结合地铁车站特征,介绍高静压模块蒸发冷凝冷水机组的组成及特点,从不同时期子机组台数选择、标准地铁车站的冷水机房布置、制冷系统整体控制方案、机组冷却循环水水质控制方案、机组效率及能耗分析等方面,对比分析整体式蒸发冷凝冷水机组与高静压模块蒸发冷凝冷水机组在地铁车站中的适用性。对比分析表明,高静压模块蒸发冷凝冷水机组具有折旧费用低、机房面积小、控制难度低、运输及检修方便等优点,在地铁车站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深圳地铁田贝站的特殊情况,讨论采用蒸发式冷凝冷水机组的可行性。从蒸发式冷凝技术、需解决的问题、投资及运行费用的比较等方面,分析蒸发式冷凝应用地铁车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周峻 《都市快轨交通》2011,24(2):111-114
用创新型板管蒸发冷凝器替代传统的风冷及水冷冷凝器——冷却塔系统,通过将创新型板管冷凝器直接置于冷水机组内部,既可直接获得接近于湿球温度的冷却水温度,又可省去大功率的冷却水循环水泵及复杂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从而实现制冷系统的机组化。实践表明,创新型板管蒸发冷凝技术可节省大量的基础投资和后续的运营费用,对地铁建设和运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南京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会在南京召开,并顺利通过评估。这意味着,南京地铁第2条全线位于长江以北的线路、江北"换乘王"地铁11号线距离开建更近一步。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南起马骡圩站,北至浦洲路站,全长约27 km,项目投资181.71亿元。其中,高架段长约1 km,过渡段长约0.4 km,地下段长约25.6 km。全线设车站20座,其中高架站1座,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地铁建设过程中冷却塔对城市环境影响的问题,结合蒸发式冷凝器的工作原理、特点,通过选取广州某典型地下车站,对所采用的蒸发式冷凝冷水机组从机房布置、噪声处理、水质要求等方面进行论述,并进行年能耗的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在处理好机房进、排风及水质的前提下,机组可放置于室内,并需增加机械排风机,能耗与常规的冷水机组加冷却塔方案相当,同时可减少对环境景观的影响,对于解决冷却塔设置困难的情况,是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二次泵变流量空调冷水系统输送能耗及输送能效比的计算模型.以成都地铁4号线某集中冷站为工程实例,针对不同的二次环路设置方案,分别计算分析其冷水系统的全年输送能耗值及其输送能效比.结果表明,按照地铁车站输送管道阻力大小分别设置二次环路相对于沿集中冷站向隧道两端各设置一个二次环路的方案,其冷水系统全年输送能耗的节省率为24.75%,输送能效比降低率为32.48%.  相似文献   

8.
依托武汉市轨道交通7号线与既有1号线换乘的三阳路站,从公铁合建方案、站台方案比选、换乘方案等方面对公铁合建地下站与未预留条件既有高架站的换乘方案进行讨论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充分利用公路隧道下部空间布置站厅及设备,并设置轨下通道进行换乘,可大幅缩小车站规模,节省投资。通过设置换乘专用通道代替地面厅,实现城市核心区有效换乘,乘客经由7号线地下二层直达地面,通过三阳路与京汉大道交叉口设置的市政过街天桥实现付费区换乘,同时满足行人非付费区过街需求。方案研究整体合理,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结构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站空调制冷所需冷源一般通过传统的“冷水机组+冷却塔”的形式获得,冷却塔自身体积大、占地面积大、噪声污染严重,征地拆迁协调困难,不利于地铁的规划建设和城市的发展。风墙型蒸发冷凝直膨式制冷系统(以下简称“新系统”)无需地面设置冷却塔设备,且具有节能降噪、拆迁难度小、建设投资成本低等优点,但该系统存在初期投资成本较高、适用范围受限、运维成本较高等缺陷,无法大面积应用。以合肥地铁三孝口站为例,介绍新系统的工作原理、安装方式、运行能效测评和优缺点,并就建设成本、节能降噪、可行性等进行分析,新系统在社会经济效益、节能降噪、拆迁协调、建设成本,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优势明显,对于用地空间狭窄的地铁车站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白堆子站位于首体南路与阜成路相交的丁字路口处,为北京地铁9号线与远期地铁3号线的换乘车站,呈"T字型岛-岛"换乘,车站周边已实现规划。根据地形,从方案可实施性角度出发,分析探讨车站出入口、风亭等附属设施方案的选择,提出如何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与周围景观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11.
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以节能、占地小、控制灵活等特点多用于中小型建筑,地铁车站空调的冷量规模和空气末端的数量具备采用直接蒸发空调机组的条件,针对该系统应用于地铁车站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地铁车站特点,对冷却水系统进行优化整合,提出整体配置方案,从空气处理过程、制冷压缩循环、系统运营成本、土建和设备初投资等方面与常规空调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了其存在的缺点和局限性;在设计中应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判断是否采用该系统。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作为一种运行节能、投资节省的空调方式,可以为地铁工程空调系统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与北京地铁16号线稻香湖站配套的一体化结构紧邻地铁车站北侧布置,采用明挖法施工,一体化结构与车站北侧共用围护桩。在一体化结构地下一层与地铁车站站厅层设置3个连通口,为形成连通口,需要截除共用的围护桩。原设计的围护桩截除方案由于施工效率低,不能确保在地铁车站投入运营前完成围护桩的截除。根据工程总体施工安排,对原设计的围护桩截除方案进行优化,并对原设计方案和优化方案的一体化结构受力及变形状态进行对比计算分析。在优化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便于工程实施的截桩方案,并在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3.
西安市快速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地下车站、区间的施工方法受结构型式、工期、工程造价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根据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对环境、投资、工期等的影响,进行了地下车站施工方法的比选.对不同区间隧道采用明控法、矿山法、盾构法进行施工的适应性作了分析.讨论了饱和砂土液化、湿陷性黄土、饱和软黄土等不良地质情况下所采用的工程措施,对地裂缝及文物保护等问题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证北京地铁10号线和13号线换乘车站(知春路车站)在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下穿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安全性和运营稳定性,采用数值模拟对3种预加固方案(水平旋喷桩、管幕和小导管注浆)下既有地铁车站结构的变形和受力进行分析。采取预加固措施后,地铁车站结构的变形和受力都得到了有效控制。结合数值模拟分析的结果,同时从地层适用性、加固效果、环境影响、施工工艺、工程造价、结构变形和受力等多方面对3种预加固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以既有地铁车站所处环境和重要性等级为基础,建议选择小导管注浆预加固方案,该方案既能保证下穿施工过程中既有地铁车站结构的安全,又能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5.
地铁车站客流量大,车站的空气品质直接影响乘客和车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对南京地铁1号线某车站站台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CO_2质量分数进行了检测,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得到主观调查结果。检测及调查结果显示,该地铁站台内空气品质良好。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因素分析,得出CO_2质量分数对主观调查结果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空气温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部分地区地铁车站仅在夏季设置空调系统供冷,冬季不供暖。在运用土壤源热泵系统时,会造成土壤热积累,运行效率逐年下降。冷却塔复合式地源热泵能够在冬季将土壤夏季积累的热量排出,保持土壤冷热负荷相等,从而提高地铁车站空调系统夏季运行能效。通过计算地铁车站夏季空调负荷,对采用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节能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能够有效减少地铁车站空调系统能耗,达到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地铁站通风空调系统以实现节能,以北京市某地铁站蒸发冷凝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测试该地铁站的蒸发冷凝结合冷媒直膨式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参数,分析配风量及空气相对湿度对蒸发冷凝空调系统的影响,为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在地铁站的实际运行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比分析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和传统水冷式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及经济性。结果表明,蒸发冷凝器进风空气相对湿度增加50%,蒸发冷凝器换热量相应会减少28%,蒸发冷凝制冷机组能效系数会降低22%,即空气相对湿度越大,蒸发冷凝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越低;随风量增加,蒸发冷凝空调系统运行效率先增加后减小;相比于水冷式空调系统,蒸发冷凝空调系统的能效系数比传统水冷式空调系统提高约9.66%,具有较好的节能性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京在建地铁4、5号线、10号线一期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实践为基础,分析以往地铁车站附属建筑设置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几个细节问题,如车站出入口、通风亭、冷却塔与城市道路红线、建设用地及文物的关系,以及通风亭和冷却塔的建筑形式等。最后得出结论:地铁车站附属建筑设置应结合城市道路近、远期规划科学设置,满足城市道路交叉口渠化、人行道最小宽度要求。现状已实现规划的建设用地内尽量不安排车站附属建筑;位于城市待改造用地内,出入口、通风亭及部分通道应按临时建(构)筑物设计,待规划实施时,其改造方案可与建设项目统一设计;位于正在办理规划审批手续的建设用地内,车站附属建筑应与建设项目作一体化设计。旧城内车站附属建筑设计应做多方案比选,慎重抉择。环控专业应提早参与配合,设计前期应事先确定通风亭、冷却塔的建筑形式,以便预留合适的用地,做到及早控制。  相似文献   

19.
建设的巨大资金投入和资金匮乏已成为重庆轨道交通发展的瓶颈,能否降低工程造价是制约重庆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在建的地铁1号线、6号线及其支线的工程投资费用比重进行分析,发现土建工程费用是降低工程造价最有潜力可挖的部分,并就如何减少土建工程费用提出合理对策,从而为降低重庆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成本提供借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