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动化场段是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标准配置之一。基于CBTC(通信的列车控制)的性能要求及IEEE Std 1474.1:2004《CBTC的性能和功能要求》所定义的安全制动模型计算得到的列车安全防护距离一般较大,由此导致自动化场段的库线(尤其是双列位停车库线)的设计长度较长,往往受到建设用地的制约。为此,基于能量监控禁止模型安全算法建立了列车自动入库的理论方法。该理论方法可在场段土建条件受限、导致库线长度不足时有效解决列车自动入库并精确停车的问题,还可用于指导全自动运行项目的自动化场段设计。  相似文献   

2.
到发线有效长度是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之一,合理确定到发线有效长度有利于控制车站规模、减少土建工程投资。介绍国内外铁路到发线有效长度的确定原则,借鉴城际铁路和地铁的设计经验,提出按照市域铁路采用的列控系统制式确定到发线有效长度的方法。具体给出:CTCS-2级列控系统下市域铁路贯通式车站和尽端式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的算例、图示和说明;CTCS-0级列控系统下市域铁路到发线有效长度算例;ATC系统下到发线有效长度确定的方法以及无配线车站正线股道、有配线车站的侧线股道、岛式站台等多种市域铁路主要到发线形式的有效长度图示和算例说明。市域铁路到发线有效长度与列车长度、安全防护距离和附加余量有关,其中安全防护距离与列车进站允许速度和列控系统关系较大,设计时应重点关注。研究结论可用于指导市域铁路设计,也是对市域铁路设计规范的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3.
简要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ATP(列车自动防护)系统防护距离计算原理,计算分析了车辆制动延迟时间参数优化前后的列车ATP系统最小防护距离。经对实际项目计算,当车辆制动延时减少30%时,列车的ATP系统最小防护距离缩短24.7%,单条停车线长度实际可减少6 m。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缩短车辆制动延时,可有效减少列车的ATP系统最小防护距离,进而缩短停车线长度,减小停车列检库的占地面积。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线路终端安全防护距离较短的情况,提出通过车载ATO(列车自动运行)实时计算并调整列车进站时的制动率来控制列车高效进站的一种技术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缩短线路终端的安全防护距离,降低建设成本;同时在线路安全防护距离一定的情况下,可提高列车的进站效率。  相似文献   

5.
对客运枢纽车站的机车摘挂作业提出了解决方案,根据车站列车计划股道,本务机车出、入库线路,经由股道信息等,由CTC系统自动计算出相关调车进路,并为用户生成该本务机的调车作业单,解决了本务机出、入库调车计划无人编制问题。  相似文献   

6.
安全防护距离的计算模型是车载ATP(列车自动保护)的关键技术之一.影响车载ATP安全防护距离的因素包括列车位置不确定因素、ATP设备反应时间、列车制动性能等.分析了这些因素与安全防护距离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移动闭塞系统和准移动闭塞系统的ATP安全防护距离的计算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计算模型与实际工程数据存在较小的误差,模型...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车站股道有效长是铁路主要设计标准之一,直接影响工程投资、土地资源利用及车站选址等。本文以客运专线车站为背景,运用列车运行控制原理及现行铁路运营安全规则,研究探索进一步缩短股道有效长的可行性和方法。研究结论:(1)客运专线车站股道有效长与列车编组长度、列控系统安全距离、出站应答器至出站信号机距离、有无折返作业等有关;(2)客运专线车站股道有效长与运营安全要求有关,本研究基于不考虑设置过走防护区以及完整的紧急防护区;(3)在不考虑设置过走防护区和完整紧急防护区的前提下,通过外移出站信号机至警冲标5 m,调整出站应答器位置等措施,可以进一步缩短客运专线铁路车站股道有效长约100 m;(4)对于运输不太繁忙的客运专线,可以采用设置接车进路延续进路的方案,在缩短股道有效长后保持一定的过走防护能力;(5)本研究结论可为优化客运专线铁路车站股道有效长设计标准提供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作为保障列车安全运营的后勤维保中心,为使车辆的出入能力与正线运营计划相匹配,应采用新技术来提高车辆基地的自动化水平。停车列检库布置于全自动车辆基地的自动运行区,其库内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将对运营管理产生较大影响。以全自动运行模式下停车列检库内检修通道的设计为切入点,对检修通道的设计方案及通道出入口位置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全自动车辆基地停车列检库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际铁路地下尽头式车站受线路坡度、站场场坪以及工程投资限制,要求在满足功能及安全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优化站场设计长度。为配合站场专业完成优化设计,通过对动车以及应答器等信号设备工作及安全性能分析,深化研究设计规范对各项安全距离的规定,达到通过信号设备合理布置进而优化站场设计的目的。以此为出发点,计算缩短站场股道长度的理论数值,通过优化信号设备布置,缩短站场股道长度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车场采用传统单向导通装置方案时正线列车牵引回流的路径,得出了车场整流机组停电情况下对钢轨挂接地线时持续严重放电以及钢轨电位限制装置频繁动作的原因;通过采用定向导通回流装置方案,对车场库内区、库外区、正线区走行轨进行分区回流,解决了采用传统方案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并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1.
到发线有效长度及信号系统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我国普速铁路、高速铁路、时速200 km客货共线铁路、城际铁路和动车段(所)的到发线或存车线有效长度,从标准规范和信号系统适应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机车牵引列车运行线路,结合LKJ停车安全距离的计算,对相关标准规范做出补充建议。对于动车组列车运行线路,结合列控系统停车安全距离和列车过走防护距离的计算,对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分析,并给出必要的优化设计建议。对于动车段(所),结合出入段(所)方式和是否设置调车应答器组,确定不同情况下的存车线有效长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通用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安全制动模型及停站时分细化分析研究,提出提高全自动运行项目列车旅行速度设计方案,同时对场段内针对停车列检库库线长度不足的特殊应对解决方案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不同信号系统下到发线安全防护距离的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发线安全防护距离涉及行车安全、行车效率及工程投资。在不同信号系统下,到发线安全防护距离的计算方法不尽相同。阐述安全防护距离的定义、组成,分析在不同信号系统下安全防护距离受约束的相关因素;以两种典型的信号系统为例,详细讨论不同方式下到发线安全防护距离的计算方法,为实际的到发线有效长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转换轨长度及位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毅 《铁道通信信号》2011,47(12):25-27
通过对列车在转换轨上的定位、筛选、轮径校准过程的分析,进行了转换轨长度及位置的探讨,提出了转换轨长度按200m设计和靠车辆段设计转换轨的建议,便于地铁信号设计人员开展转换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城际铁路到发线有效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到发线有效长的原始定义,提出影响城际铁路到发线有效长的4个组成因素———列车长度、停车余量、安全防护距离、警冲标至绝缘节的距离。针对这4项影响因素逐项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城际铁路设计实际在有到发线中间站、无到发线中间站及尽头式终点站3种车站布置形式下进行实例计算,初步得到了城际铁路到发线在不同组织模式下的有效长度,得出了城际铁路中间站不同布置形式下的到发线有效长。。  相似文献   

16.
论地铁车辆段洗车线布置型式及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地铁车辆段是地铁列车的停车、保养、维护及检修基地,列车清洗是地铁车辆段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目前地铁车辆段普遍采用了自动化机械洗车机以提高洗车效率和清洗质量,设置有独立的洗车线。洗车线不同的布置型式对洗车能力和效率影响很大,因此在车辆段设计中如何分析洗车能力、优化洗车线布置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研究方法:通过对广州地铁及上海地铁车辆段几种典型的洗车线布置型式进行洗车工艺比较和洗车能力分析,研究各方案的适用性及相应能力。 研究结论:不同的洗车线布置型式对洗车能力和效率影响很大,选择顺序建议为:咽喉区通过式布置型式、运用库并列通过式布置型式、咽喉区八字线通过式布置型式、尽头线往复式布置型式。  相似文献   

17.
西宁站至动车所的动车走行线较短且面向动车所为超过6‰的下坡道,结合动车所布置形式及作业特点,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第二级(CTCS-2)行车模式与调车模式在能力适应性、安全性和作业方式等方面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采用CTCS-2级调车模式的研究结论:(1)无论采用列车运行控制办理还是调车办理均能满足能力要求;(2)CTCS-2列控等级的列车方式和增加调车应答器防护功能的CTCS-2列控等级调车方式均能满足安全防护要求;(3)采用CTCS-2级调车模式作业动车所控制自主性强、作业灵活、效率高。  相似文献   

18.
根据动车所存车线停车的相关技术要求,结合动车所内运营场景,分析列控系统、场内环形平交道路对股道有效长的影响,总结满足停车要求的股道有效长度表,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车辆段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地铁全自动运行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完善适应全自动运行技术的车辆段工艺设计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总结北京、成都、哈尔滨、深圳、济南等城市的全自动运行车辆段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对全自动运行地铁车辆段的总平面图和与全自动运行有关的设施的设计进行初步的探讨与研究。明确采用全自动运行技术后,都有哪些车辆段线路和设施受到影响,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对全自动运行地铁车辆段的防护分区原则、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尤其明确了周月检线、转换轨、试车线、回转线等车场线的分区属性,对车辆段总平面图的设计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对防护分区内的停车列检库、周月检库、洗车库、转换轨、试车线的设计提出具体要求和方法。分析地铁列车往返全自动运行区与非全自动运行区的各种工况,为信号系统设计和车辆段工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自动化车辆段中车辆段信号系统和试车线信号系统大多采用不同的联锁系统,导致出现试车线设备与车辆段联锁设备的接口设计方案多、外部接口电路复杂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整合车辆段信号系统和试车线信号系统的改进方案:在既有自动化车辆段联锁以及ATP(列车自动防护)、ATO(列车自动运行)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扩大其控制范围,扩展试车线功能,完全将试车线纳入自动化车辆段控制范畴。该改进方案在自动化车辆段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试车线特有的功能,并增加了部分特殊模拟条件,使得车辆段ATC系统与试车线ATC系统得以有效整合,满足车辆段和试车线的功能要求。该方案可减少信号系统及其附属工程的投资,并可减少运营管理接口,减少设备维修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