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2.
多交路运营是城市网络化轨道交通系统常采用的运营组织方式之一。针对多交路运营的特点,利用运行图铺画的方法详细分析线路通过能力在单交路区段及双交路区段的损失值大小,并归纳出计算公式;进一步结合计算公式分析通过延长列车运行周期来提高通过能力的优化方法及其实施过程。最后指出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与车底运用数之间存在的矛盾,应根据线路特点在二者之间权衡利弊。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现代有轨电车网路化运营的发展趋势,介绍了现代有轨电车运控系统的总体架构、子系统构成及其功能、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面向网络化运营的互联互通、搭建中央综合监控平台、复杂路口岔区联动优化等运控系统的关键方案及技术。在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初期,就应为未来的网络化运行做好准备,如优化线路设计、预留足够的系统及设备容量、线路间互联互通、统一管控平台等。  相似文献   

4.
基于现代有轨电车自身建设特点,对广州市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工程运营调度相关弱电系统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现代有轨电车运营部门对调度系统的实际使用需求,阐述基于现代有轨电车应采用弱电各子系统核心功能相对独立性的集成原则,构建综合运营调度系统平台的集成思路和总体架构研究。提出可对弱电系统的传输网络、硬件设备、软件等方面进行资源整合,并总结综合运营调度系统平台的功能和特点,为广州市后续有轨电车线路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同时也为国内现代城市交通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介绍斯特拉斯堡有轨电车的建设背景,网络规划与布局的总体情况。斯特拉斯堡主要考虑交通规划与城市发展的融合、客流效益的提升、减少市中心区的过境交通量、有轨电车车辆的创新、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同、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提升等因素。分析斯特拉斯堡有轨电车差异化的运营计划、多渠道的票务组织、与其他多种交通方式的协同运营、积极为乘客考虑的人性化管理等方面的特点,最后归纳总结斯特拉斯堡有轨电车全方位一体化的规划与管理、高品质的运营组织服务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有轨电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网络化运营有助于促进线路间的列车互相调剂补充,满足线路客流量需求,因此对有轨电车的网络化运营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首先,介绍了有轨电车的运营历史及研究现状;然后,基于有轨电车断面客流量、车站负荷、换乘条件及运营资源共享等条件,研究了组织网络化运营方案的技术及其适用性;最后,提出一种网络化运营设计方法,以云南省保山市有轨电车线网为例,结合其客流特征,规划了不同时期的有轨电车运行交路。此外,通过分析目前有轨电车网络化运营存在的问题,对网络化运营的操控性、安全性,以及共享数据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不均、换乘时间长、车站压力大、资源共享率低等运输组织管理问题,提出基于CBTC信号互联互通的网络化运营模式。通过编制CBTC互联互通系统系列标准、搭建支持多厂家互联互通的通信架构和系统测试验证平台等实现装载不同信号厂商设备的列车在不同线路共线和跨线运行,全面总结互联互通开行方案、列车运行图编制、行车调度、车辆管理、客运组织等运营管理方法,通过在重庆市轨道交通4号线-环线-5号线的互联互通运营实施,真正意义上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运营,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提供经验,同时对促进行业有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有轨电车运营模式与运输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多个城市有轨电车的建设与运营过程中,系统运输能力及其提高措施难以确定。结合国内外已运营线路的经验与新线设计中的模拟分析,对有轨电车运营模式、运输能力以及服务标准进行研究,探讨运输能力影响因素与关键技术标准,提出在半专用路权、路口开放的线路条件下,有轨电车的运营模式应灵活设置,路口控制周期控制在150 s以内,最小发车间隔在高峰时段建议3~6 min,舒适度标准建议采用5~6人/㎡的站席标准;提出优化有轨电车运输能力的措施,如行车计划与信号优先系统匹配、提高有轨电车在封闭区间的运行速度等。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网互联互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都市圈内中心城区之间、中心城区与郊区以及城镇组团之间的有效衔接,方便乘客出行,更好适应通勤需求。文章在分析都市圈轨道交通网互联互通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国外都市圈发展经验,分析2种运营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性,并基于线路技术标准和行车组织协调,研究上海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互联互通运营模式。然后总结共线运营和枢纽换乘2种互联互通运营模式,最后提出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的主要实现模式及其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旅游地区有轨电车的服务品质,综合平衡运量需求和运能供给,从旅游地区有轨电车的客流分布、线路特点及出行服务要求等出发,以丽江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编制了有轨电车全日行车计划,并进行了交路设计、停站设计等。探讨了能够改善旅游交通运营服务品质,提高企业运营效益的运营组织模式。在此基础上,以满足旅游休闲型乘客的需求为导向,重点在车辆选型、配线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互联互通的四种运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轨道交通未来将形成多层次、多模式的网络结构。强化不同系统制式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网络运营组织灵活性、发挥网络整体效率,是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必须深入考虑的问题。介绍了多模式网络结构采用的共线共轨、分线运行、跨线运行、接线运行等4种运营模式。结合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经验,分析不同运营模式的特点,寻求适合上海轨道交通发展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2.
互联互通是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发展趋势之一,通过组织互联互通网络化运营,不仅可以有效减少乘客换乘次数,节约出行换乘时间,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列车及其他设施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基于重庆牵头开展的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示范工程,在设备设施已实现互联互通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列车运营组织的互联互通,总结列车跨线交路方案设计原则和步骤,研究确定快慢车行车组织下越行站数量,归纳互联互通列车开行方式及行车间隔的公倍数规律、周期性规律。在此基础上,以重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行车组织进行验证,以期为行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不同有轨电车项目的路权模式特点,对传统有轨电车信号系统、CBTC信号系统、点式ATC信号系统,以及新型有轨电车信号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为现代有轨电车项目信号系统解决方案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南京地铁1号线自动售检票系统互联互通改造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南京地铁进入多线路自动售检票(AFC)系统的互联互通运营这一阶段,阐述南京地铁1号线AFC系统改造的原因和目标;重点叙述了AFC系统互联互通改造内容和方案,以及改造实施方案的关键过程,以供国内即将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多线或网络化运营的城市在AFC系统建设方面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CBTC系统各子系统间信息流交换的信息和通信方式,简述应答器、联锁系统、ATS子系统等互联互通的制约性因素为基础设施硬件设备的统一、各子系统间传输交换信息的格式、定义及内容的统一和信息传输网络通道的畅通。简述CBTC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测试与验证的工作流程及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建议测试平台主要以验证车载系统与其他地面系统的共线及跨线运营为主,试车线测试以测试不同厂商硬件设备之间信息交互为主,针对互联互通相关线路的安全授权责任划分和授权内容提出建议;剖析郑州地铁互联互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为后续线路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严兰 《都市快轨交通》2016,(5):125--130
基于苏州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工程的正线及车辆段的调度控制中心电气化数字应用项目,设计数字智能集成一体化发展方案的关键技术(调度控制中心、中央信息管理系统、建筑弱电控制系统、维护维修管理系统、能源监测监控管理系统、中央信息系统与各子系统的总体互联互通等).打破大铁路、城市地铁半自动化常规的传统设计,提出数字化、绿色化、低碳化新技术的设计理念,开创中国现代有轨电车数字智能电气化信息系统安全运营新的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以武汉光谷现代有轨电车为例,结合有轨电车线网规划、运营组织特点,阐述有轨电车与城市其他各种交通方式的配合、衔接对有效发挥主体交通系统作用的重要性.武汉光谷现代有轨电车从网、线、点等层次统筹规划,通过不同类型的交通方式的组织和协调,实现有轨电车与城际铁路、地铁、BRT、常规公交等交通方式的一体化衔接以及不同客运方式的无缝换乘,从全局角度缓解或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可为其他城市有轨电车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是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的必经之路,其基础是设备层面的互联互通,在各系统设备中又以其中信号系统为关键技术点。通过重庆开展的4号线、5号线、10号线、环线互联互通国家示范工程,推进信号系统互联互通产品工程化进程。为满足互联互通建设标准,各成熟信号厂商均经历了应用软件乃至硬件层的改动,因此互联互通产品工程化是各厂商及用户需要应对的问题。面对各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建设的热潮与不同城市的需求差异,工程化的过程根据需求分析有针对性进行产品自测、互联互通实验室测试及工程线路测试的分步测试流程。在重庆5号线及长沙5号线建设中,均遵循指定本城市互联互通技术方案、开展接口设计、测试平台建设、开展测试验证及工程应用的过程。给各城市开展信号系统互联互通产品工程化提供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参考,为今后推进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化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按逻辑模式分为行车安全决策模块、行车安全管理模块及行车安全监测模块。行车安全决策模块包括行车安全信息系统、行车安全分析系统及安全决策支持专家系统。行车安全管理模块,从横向上划分为运管部分、机务部分、工务部分、电务部分和车辆部分;从纵向上分为站段、路局、铁道部。行车安全信息监测控制模块分为数据采集单元、数据接收单元、数据处理/输出单元。行车安全保障体系采集的信息包括:运输设备信息、行车调度管理信息、工作人员安全信息、铁路沿线环境安全信息。信息处理包括:数据采集层、初级处理层、隐患分析层、决策支持层、全局分析层。结合现行铁路管理体制,构建基于站段、路局、铁道部的三级救援保障运作模式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