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储能式有轨电车的受电技术需求,设计了一种储能式有轨电车的受电弓方案并对该受电弓进行了试验,经试验验证及装车运用,该受电弓满足储能式有轨电车间歇充电的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   

2.
斯柯达公司对使用Catfree电池技术的无接触网28T有轨电车进行测试。该有轨电车在没有受电弓提供牵引能量的情况下,能以30km/h的平均速度运行3km。  相似文献   

3.
受电弓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重要部件之一。受电弓良好的动力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少弓网间的冲击和接触力的变化,从而提高受流质量。实践证明,受电弓的等效质量越小越好。因此,在一定的强度和刚度条件下,如何在保证受电弓各部件刚度足够的条件下,得到最小的等效质量是受电弓设计者追求的目标。利用简洁的受电弓等效质量计算公式,推导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受电弓各主要部件对受电弓等效质量的影响,为地铁车辆受电弓的研制提供参考,并为受电弓-接触网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有轨电车无接触网平交道口处受电弓状态切换,提出几种方案并进行了比较,同时给出了在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建立受电弓-接触网-列车模型,通过雷诺时均方法研究了横风对受电弓各杆件气动特性的影响.通过改变横风风速、风向角,分析了受电弓的流线、表面压力和涡量等分布,探讨了受电弓各部件阻力系数、升力系数和侧向力系数,对比了各部件与受电弓总作用力系数的关系.研究表明:对于受电弓的滑板、上臂杆及下臂杆部分,其阻力、侧向力系数均随风向角...  相似文献   

6.
铝合金受电弓在疲劳应力和环境应力作用下易出现焊缝开裂的问题,严重威胁列车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文章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受电弓杆件,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性和受电弓杆件载荷条件,通过有限元仿真对受电弓杆件结构进行优化,减少受电弓杆件零件数量,提升受电弓杆件机械性能。根据受电弓杆件各部件结构的复杂性差异和受电弓杆件结构特点进行工艺分析,提升碳纤维复合材料受电弓杆件工艺成型效率和成品率。  相似文献   

7.
美国夏洛特将开行新型节能100%低地板混合动力LFX-300有轨电车。LFX-300 100%低地板混合动力有轨电车由日本近畿株式会社研制,列车命名为“ameriTRAM”,商业技术命名为“e-Bird”,首列列车已进行了一系列试验。LFX-300有轨电车可以通过受电弓受电牵引,也可以用车载锂离子电池牵引。锂离子电池由列车再生制动充电,可行驶8km。  相似文献   

8.
高速受流是电气化铁道向高速发展必然遇到的关键问题之一,良好的集电性能取决于受电弓和接触网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接触网是一个沿线质量分配、刚度等不同时弹性系统,在受到受电弓动力作用时,其接触面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变形和振动。受电弓本身固定在一个垂直、横向加速不断变化着的运动物体(电力机车或动车)上。由于受电弓框架等各部件的重量影响,对于机车运动和接触导线的高度都不可能瞬时作出反映。因此在改善高速受流性能方面必须同时改进受电弓与接触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产及进口的三种电力机车受电弓缓冲阀进行比较,指出8G型机车受电弓缓冲阀具有设计巧妙,安装合理,升降弓特性调整方便,特性稳定等特点,并建议在国产电力机车受电弓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考虑风载的高速列车受电弓静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高速化在带来方便快捷运输条件的同时,也使列车及其相关结构所受的空气阻力急剧增大,为保证受电弓的安全运行,有必要开展气动载荷作用下的受电弓静强度分析。基于ANSYS Workbench的静强度分析功能,现对气动载荷作用下的受电弓静强度分析方法进行了探索,分析了气动载荷的影响效果,并实现了气动力作用下V500高速受电弓的静强度校核。结果表明,V500高速受电弓弓头在气动力作用下呈抬升趋势,该型弓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对比开、闭口运行工况下的结构承载分布情况和部件应力,V500高速受电弓闭口运行性能略优于开口运行性能;受电弓平衡臂、弹簧盒、上臂杆和底架的应力主要由气动载荷引起;V500高速受电弓各部件均通过强度校核,满足静强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地铁车辆用FB800.09单臂受电弓基本结构和主要部件功能,分析了该受电弓在使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维护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弓网相互作用时受电弓各部件承受的主要载荷,基于相对坐标方法建立受电弓多刚体动力学方程,采用模态叠加原理建立接触网动力学方程,应用赫兹接触理论构建弓网接触模型,通过四阶龙格库塔法和中心差分法求解运动微分方程。分析速度影响下弓网接触力、弓头悬挂力及受电弓各部件的运动状态,在频域和时域上分析受电弓各部件载荷动态特性。结果表明:接触压力低阶部分透过弓头及其悬挂系统传递至上臂杆,但其高阶部分被弓头弹性悬挂系统吸振而耗散;上臂杆弯矩、拉杆轴向力和下臂杆轴向力的主频基本相同,且与弓头悬挂力频率成分保持一致;相比下臂杆轴向力,其弯矩载荷含有更多的频率成分。  相似文献   

13.
以城轨用受电弓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极限载荷受力情况获得受电弓弓头板簧部件为受力薄弱环节,根据厦门地铁1号线线路试验历程载荷情况对受电弓弓头板簧进行寿命预计,结果分析满足疲劳设计寿命要求,并为后续维护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地铁受电弓在服役条件下承受着复杂的交变应力作用,容易产生疲劳失效,因此有必要对受电弓部件进行疲劳寿命评价。文章通过对两种典型受电弓进行动态应力测试,得到ATO工况下应力时程曲线,实测结果发现当接触网导线高度突变时,某些测点的应力会出现相应的突变,然后回归小幅振荡。文章首先采用雨流计数法对应力时程数据进行循环计数统计,然后用Goodman模型考虑载荷谱中平均应力的影响,并结合材料的外推P-S-N曲线及Miner法则对受电弓部件进行寿命预测。结果显示,A型受电弓的上下臂杆连接部位以及B型受电弓的上框架部位疲劳寿命相对较短,应考虑构件结构改进以提高寿命。  相似文献   

15.
针对CRH2和CRH380AL型动车组运用时受电弓故障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探讨并提出改进受电弓设计、提高部件质量、加强受电弓检修动态管理、提高弓网受流技术水平、加强接触压力动态控制等一系列改进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低温降雪天气时间长,处于降弓状态的受电弓弓头会时常发生冻结,导致受电弓不能正常升弓这一难题,设计了受电弓防冻装置,叙述了装置设计原理,对防冻装置的弹簧、弹簧顶盘、弹簧支座、支撑杆等部件进行设计,叙述了装置安装方法,并通过实际使用验证阐述了受电弓防冻装置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速列车受电弓气动噪声声源组成的复杂性和各部件对总噪声的贡献量问题,基于Lighthill声学理论,采用三维、宽频带噪声源模型,LES大涡模拟和FW-H声学模型对DSA380型高速受电弓气动噪声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该型受电弓的主要气动噪声声源特性及各部件对受电弓远场气动噪声的贡献量大小,并提出降噪改进意见。研究结果表明:受电弓主要噪声源为弓头、绝缘子、底架、下臂杆等组件的迎风侧位置,其中碳滑板、平衡臂、弓头支架、底架、绝缘子、下臂杆等部件对远场气动噪声声源的贡献量最多;受电弓气动噪声是宽频噪声,且主要能量集中在1602 500Hz,存在主频305、608、913Hz(350km/h运行),且各阶主频与运行速度均满足线性关系;相邻2测点满足2倍关系的横向受声点声压级,其衰减幅度大约为6dBA,且与横向距离的对数成线性关系;垂向受声点的声压级最大值出现在距地面高度7.192m处;运行速度不改变受电弓的偶极子噪声指向特性(垂向平面在θ=0°、纵向平面在θ=120°、横向平面在θ=90°处的噪声指向性明显),只改变其幅值,随着运行速度的增大其增加幅度越小;受电弓以开口方式运行的气动噪声性能较闭口方式好,降噪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有轨电车路口的空间利用率,减少有轨电车对社会车辆的影响,提出允许机动车在平交路口进口道借用有轨电车轨道空间排队的交通组织模式。分析了该模式对机动车通行能力和延误的改善及对有轨电车运行的影响,并用VISSIM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有效提高平交路口机动车通行能力,降低延误。  相似文献   

19.
结合沈阳市浑南新区现代有轨电车一期工程,通过对有轨电车转向架检修间的设计对转向架各部件的检修进行详细论述,介绍转向架检修间流水线设计的基本情况,并对转向架检修之后的标准及检修流程、各部件的检修进行说明, 指出可能存在的不尽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20.
受电弓气动抬升力计算方法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三维定常不可压缩N-S方程和k-ε两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高速受电弓的气动力进行数值模拟,并且建立受电弓气动抬升力计算模型,推导受电弓气动抬升力的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计算高速受电弓在不同速度等级下开口和闭口运行时的气动抬升力。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受电弓各部件的气动力转换成气动抬升力存在不同的传递系数且与升弓角有关;传递系数表征了气动力对受电弓气动抬升力的贡献量,弓头升力对气动抬升力的贡献量最大,其次是上框架和下臂杆升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