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LabVIEW的柴油机状态监测数据库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宽  梁述海  谭智海  姚斌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1):147-148,190
柴油机状态监测系统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状态数据的存储与管理问题,利用LabVIEW作为开发平台,利用Access2003为系统数据库开发工具开发出了柴油机状态监测数据库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库管理、数据回放。此系统既能够发充分发挥虚拟仪器技术的优势,又能利用数据库强大的功能,提高了柴油机状态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2.
海洋实时监测数据库为海洋环境预测部门提供了数据支持,本文根据海洋观察站数据库的要求,研究如何设计和实现海洋实时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本文根据海洋监测元素的不同特点,设计并生成具体的海洋数据库表存储结构。利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提供的原始监测数据作为数据来源,针对我国海洋实时监测数据库管理的具体需求,设计并实现了高速和全自动化的数据仓储系统。实验与模拟结果表明,该数据库管理方法能够满足用户对于数据快速更新和查询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利用C#编程制作数据采集软件的方法,讨论该软件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数据采集软件利用以太网协议读取PLC中的数据,并将现场设备信息存储到数据库中,以实现对PLC采集数据的自动计算,节省人力,缩短项目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4.
利用传统方法对舰船维修数据进行集成存储后,数据完整性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模糊信息融合的舰船维修数据集成存储方法。设计方法结构,根据该结构将方法分为3部分设计:首先利用数据仓库技术进行数据提取,并验证、清洗;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集成;最后将集成后的维修数据迁移到本地数据库当中,完成数据存储。结果表明:与传统数据集成存储方法相比,利用基于模糊信息融合方法进行数据集成存储后,数据完整性提高12.15%。  相似文献   

5.
在舰船实时监测数据库的数据挖掘中,针对使用传统数据挖掘方法伸缩性较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舰船实时监测数据库的多来源数据深度挖掘方法,利用差集交叉计数策略,将舰船实时监测数据库中垂直数据格式的多来源数据转换为水平数据格式,利用基于数据集的数据聚类方法,对舰船实时监测数据库中的水平数据格式多来源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利用HFPM数据集构造法,实现舰船实时监测数据库的多来源数据深度挖掘。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与PFP数据挖掘方法与mrDFIN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对比,得出该方法的伸缩性为92.3%,通过比较可知,本文所提方法的伸缩性最大,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船载AIS系统不存储长期数据的缺点,利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及postgresql数据库,提出基于分区存储的航行安全数据库模式,构建海量AIS目标信息的存储结构及数据分区触发器设计、内存缓冲设计,对比数据插入效率,结果表明,分区存储及内存缓冲可实现航行安全数据库的最优存储方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原有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数据存储过程中,其相对负载值失衡的问题,提出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存储技术研究。利用开源云计算管理平台,采集原始环境数据,映射至监测管理模块,根据相关规定标准,判断海洋环境情况,建立远程通信通道,将整合后的数据输送至应用层,计算各监测节点存储性能,设置信任度阈值,避免数据丢失,通过监测终端读取有效数据,确认相关参数无误,通过远程接口,传输至存储节点,完成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存储技术研究。设计仿真对照实验,将原有技术的相对负载值,与所提出技术相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技术能够将相对负载值稳定在130~150之间,保持数据存储节点之间的负载均衡,弥补原有技术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孙宏林  巫影 《船海工程》2007,36(4):117-119
在某舰船模拟器的开发设计中,利用组态王软件的数据库访问功能连接到Access数据库,利用组态王提供的数据库访问函数,可以方便的实现数据的时时存储和查询,同时,数据可以随时转存,节约程序占用的存储空间。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传统仪器监测信号的不足之处,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16VPA6船舶柴油机信号监测系统.首先对16VPA6船舶柴油机监测信号进行分类汇总,接着阐述本文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最后进行软硬件联调试验,将利用虚拟仪器开发的16VPA6船舶柴油机监测系统运行结果与信号模拟器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开发的系统能实时监测所需信号,并具有报警和数据存储等功能,运行情况良好,满足预期设想.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海洋环境数据的特点,讨论了海洋环境数据存储的两种技术,介绍了数据库建模理论和Oracle数据库开发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海洋环境数据库。将NetCDF文件存储模型应用到网格数据中,提高了检索效率,体现了NetCDF文件格式在存储网格数据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velop an algorithm and application that can perform real-time monitoring of the safety operation of offshore platforms and subsea gas pipelines as well as determine the need for ship inspection using data obtained from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 The research also focuses on the integration of shipping database, AIS data, and others to develop a prototype for designing a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 of offshore platforms and pipelines. A simple concept is u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prototype, which is achieved by using an overlaying map that outlines the coordinates of the offshore platform and subsea gas pipeline with the ship’s coordinates (longitude/latitude) as detected by AIS. Using such information, we can then build an early warning system (EWS) relayed through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email, or other means when the ship enters the restricted and exclusion zone of platforms and pipelines. The ship inspection system is developed by combining several attributes. Then, decision analysis software is employed to prioritize the vessel’s four attributes, including ship age, ship type, classification, and flag stat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WS can increase the safety level of offshore platforms and pipelines, as well as the efficient use of patrol boats in monitoring the safety of the facilities. Meanwhile, ship inspection enables the port to prioritize the ship to be inspe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ority ranking inspection score.  相似文献   

12.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velop an algorithm and application that can perform real-time monitoring of the safety operation of offshore platforms and subsea gas pipelines as well as determine the need for ship inspection using data obtained from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 The research also focuses on the integration of shipping database,AIS data, and others to develop a prototype for designing a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 of offshore platforms and pipelines. A simple concept is u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prototype, which is achieved by using an overlaying map that outlines the coordinates of the offshore platform and subsea gas pipeline with the ship's coordinates(longitude/latitude) as detected by AIS. Using such information, we can then build an early warning system(EWS) relayed through short message service(SMS), email, or other means when the ship enters the restricted and exclusion zone of platforms and pipelines. The ship inspection system is developed by combining several attributes. Then, decision analysis software is employed to prioritize the vessel's four attributes, including ship age, ship type, classification, and flag state.Results show that the EWS can increase the safety level of offshore platforms and pipelines, as well as the efficient use of patrol boats in monitoring the safety of the facilities. Meanwhile, ship inspection enables the port to prioritize the ship to be inspe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ority ranking inspection score.  相似文献   

13.
基于ECDIS和AIS的船舶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阐述了开发基于ECDIS和AIS的船舶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必要性,以海上交通工程理论和用户需求为依据设计了该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功能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AIS数据采集子系统、ECDIS子系统、数据分析及实时查询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日志/监控子系统,详细论述了数据传输、数据库与数据仓库、信息显示和显示控制等关键技术。该系统的实施为航运企业、海事主管机关、研究机构提供了一个综合信息平台,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船舶监控系统的研究对船舶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升船舶导航能力和海上交通管理能力。该文提出的基于虚拟仪器的船舶监控系统,应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言开发了AIS信息处理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网络最新发布的船舶信息数据,进行信息的解析和存储,同时应用Google Earth显示船舶的位置及路径信息。系统选用Kalman滤波对船舶的航迹进行跟踪优化,结合BP神经网络对船舶航迹进行预测。系统可实现AIS数据采集、解析、存储、显示、分析等多项功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船舶海上航行安全度求解复杂、参考因素权重确定困难等方面的不足,研究影响评价模型准确性的数据来源、模型构建方法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船舶重要指标筛选方法和数据库构建及检索设计方案。构建基于模糊数学方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和专家评价法的船舶碰撞危险度(Collision Risk Index, CRI)求解模型,并根据实船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数据对船舶航行安全评价数学模型和构建的数据库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AIS数据的船舶航行安全评价数据库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易用性。船舶航行安全评价模型计算结果可信,符合专家经验及《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要求,可为船舶海上航行安全评价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徐绍衡 《船舶工程》2010,32(5):37-39,43
文章提出将监测报警系统升级为船舶信息平台、采用PLC技术实现控制独立的安全原则、船舶所有设备直接读写平台数据库共享数据、增加电脑方便扩展船舶管理系统、信息化增加了船舶安全、在不提高造船舶配套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了船舶自动化设备现代化改革,实现该方案对我国的造船配套的现代化、提高船舶安全性及赶上发达国家的造船配套水平有很大的意义.值得船舶设计、规范部门及船东参考。  相似文献   

17.
PC机能够从AIS设备接收信息进行处理与存储。AIS信息是以NMEA语句的形式出现的,主要有13种,符合IEC61162-1和ITU1371-1协议。分析信息的构成和解析信息得到数据的方法,并使用Delphi多线程的技术完成对AIS信息的解析,数据存储于SQL Server2000数据库中,满足了长期数据存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船载AIS是一个通过VHF无线电自动在船舶之间以及船岸之间交换船舶信息和导航信息的系统,这些信息包括船位、航向、船名等静态和动态信息。整个系统是为海上交通控制和安全服务的。但是,我国船上安装的AIS设备的基本都是国外设备。通过对国外进口AIS系统主机与监控终端通信协议的解析,并结合实际需求详细设计了AIS监控终端。实现了监控终端对AIS收发机的控制以及AIS收发机发来信息的显示,整个设计符合AIS系统的要求。同时,对监控终端的硬件进行电磁兼容优化设计,提高抗干扰能力。现场运行结果表明,该监控终端长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9.
分析国内修船企业的修船移泊管理现状和需求。基于移泊管理系统架构方案,运用信息化手段,将矢量化地图引擎、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船舶动态定位和区域智能识别等技术融入现有的修船移泊管理中。构建基于信息化的修船移泊管理系统,解决修船移泊管理过程中的计划编排粗放和实际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实现修船移泊管理中各部门之间的高效协同。  相似文献   

20.
从舰船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出发,分析进行数据库备份的必要性。介绍舰船电子信息系统所采用的Oracle数据库的备份技术,给出备份方案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为未来数据库备份在舰船电子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