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是我国也是世界上首次在黄土地区修建的第一条时速350km的无砟轨道客运专线。黄土湿陷性是该线遇到的主要特殊工程地质问题。如何做好基底的处理工作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此,该文主要结合实例对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地基中的灰土挤密桩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用夯实水泥土挤密桩加固客运专线黄土地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夯实水泥土挤密桩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区客运专线路基基底土的作用机理,并以郑西客运专线工程为背景,通过实测资料说明其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黄土地区公路普遍出现的路基沉陷、路面开裂以及过大的工后沉降等病害,以国道109线十七沟至清水河段一级公路为例,分析了压实黄土的强度特性及影响黄土压实的诸多因素,为黄土地区路基的填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孙莺  罗照新 《路基工程》2006,(4):100-102
对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Q2黏质黄土和Q3湿陷性砂质黄土的工后沉降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合理、经济的地基沉降控制设计措施,为客运专线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周仁 《路基工程》2015,(6):163-167
宝兰客运专线甘肃段黄土隧道工程,具有断面大、围岩强度较低、沉降量大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是确保隧道安全和快速施工的关键。黄土隧道洞口容易坍塌,洞内在高含水量地段沉降大,由于适当加大预留沉降量,并采取有效的防沉降措施,保证了黄土隧道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6.
《隧道建设》2008,28(2)
设计时速达350km的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张芭隧道2008年2月24日晚顺利贯通,该隧道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地区,是目前世界上首座在湿陷性黄土上建设的,最大开挖面积达164m^2的超大断面富水特长铁路隧道,隧道全长8483m,它标志着中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隧道施工技术的科研攻关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结合陕北榆林地区S302(榆林至佳县段)沿线黄土边坡的调研,对这一地区广泛发育、危害严重的公路黄土边坡崩塌灾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野外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公路黄土边坡崩塌的破坏类型分为自然型黄土崩塌、人为~自然复合型黄土崩塌和人为型黄土崩塌三类。并从黄土边坡自身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对公路黄土边坡崩塌的影响因素和破坏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客运专线因其实行客货分运而具有快速、安全的特点,越来越成为国内旅客运输的重要方式。为保证客运专线开通后按照设计速度运营后列车的安全性、平稳性和旅客的舒适性,对线路基础的工后沉降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控制标准。因此有必要系统性地对客运专线路基的工后沉降进行理论上的研究。该文从客运专线铁路工程建设的应用实际出发,应用数值仿真模拟的方法,对黄土地区客运专线路基工后沉降进行研究探讨。为今后客运专线或高速铁路的设计提供有用的参数或经验。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银—百高速公路(G69)甜水堡至永和镇段五子山2号隧道出口段地表的黄土陷穴进行调查,对陷穴处治方案进行论证和设计。结果表明:黄土地区的黄土陷穴一般呈串珠状分布,陷穴深浅、大小等均不相同。同时,对五子山2号隧道出口段地表的黄土陷穴采取了先施作混凝土护拱,然后再采用三七灰土回填陷穴至地表高度的处治方案,通过工后的长期观测和后续的施工证明了该处治方案对整治黄土陷穴的有效性,为今后类似工程问题的加固和处置提供了新的方法思路和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托郑西高铁客运专线(陕西段),研究了影响路基沉降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沉降监测方案,选取累积沉降量和沉降速率作为预警指标;基于实测沉降数据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分析,并结合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对预警指标进行了三级划分,提出了对应的预警方法;开发了铁路路基沉降监测预警系统。为黄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孙莺 《路基工程》2010,(3):204-206
通过对以砂质黄土为主的客土进行配比试验,研究有机质和保水剂含量对客土层的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萎蔫持水量、有效持水量、渗透系数、吸水速度等水分参数的影响,为郑西客运专线黄土边坡种植混合基材的配制提供依据,并经现场试验验证了其适应性,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郑西客运专线函谷关隧道出口明洞段右侧边坡为原型,针对黄土高陡边坡的开挖形式及在土钉支护等施工全过程中,边坡岩土体及土钉支护结构的位移、轴向拉应力的变化,以FLAC软件对边坡开挖高度和支护方式进行分析与比较选择。  相似文献   

13.
张志潼 《路基工程》2013,(4):130-133
在长期车辆动荷载的作用下,铁路路基及基床将产生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振陷),成为轨下系统工后沉降的主要部分。对路基黄土进行了动三轴试验,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郑州—西安客运专线CK451+400处的路基总振陷量。结果表明:在列车动载作用下,路基的总振陷量达59 mm,不能满足车辆平稳运行的要求,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4.
雷坚  赵娟娟  祝兵 《路基工程》2010,(6):118-120
以郑西客运专线灞河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利用有限元通用软件对该桥建立有桩和无桩两种模型。分别就这两种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并输入顺桥向和横桥向地震波进行反应谱和时程分析。通过结果对比,证明在对该类采用摩擦桩基础的桥梁进行抗震分析时,应该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以使桥梁受力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观音堂隧道是郑西客运专线的重要工程之一。文内以观音堂隧道右侧抗滑桩监测工程为依托,动态监测抗滑桩在边坡开挖、削方减载、降雨、回填等施工全过程中,边坡岩土体及抗滑桩支护结构的位移、应力、挠度、弯矩的变化,分析与评价高边坡的变形机理、边坡开挖方案的合理性及抗滑桩的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16.
合宁客运专线膨胀土填料石灰改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敦美 《路基工程》2010,(2):121-123
为解决合宁客运专线大量中弱膨胀土遇水膨胀、脱水干缩不能直接作为路基填料的问题,文中结合合宁客运专线工程,进行了膨胀土填料填筑路基的施工工艺试验研究。经工后沉降观测分析表明,石灰改良膨胀土作为路基填料的施工工艺,能满足客运专线路基的各项指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7.
陈旻恒 《路基工程》2010,(6):188-190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是新型铁路高科技工程,应用于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轨道交通工程,而无砟轨道板预制是该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在石武客运专线63.4 km范围内的轨道板预制中,由于严格按规定的主要工序及质量控制进行生产,从而使轨道板的规格和质量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并形成规模较大、质量稳定、工厂化生产的标准作业线。  相似文献   

18.
桩板复合地基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沪宁城际铁路客运专线为背景,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预测计算分析,证明了桩板复合地基能有效地降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结构的沉降,使其工后沉降量满足扣件的调整需要和线路竖曲线圆顺的要求,为正在建设的客运专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渝万客运专线是成渝地区铁路网主骨架线路。山区高铁的修建,轨道结构型式的选择十分重要。在介绍我国高速铁路主要的轨道结构型式后,以渝万山区高速铁路轨道选型为例,结合山区铁路线路的特点对轨道结构选型进行了系统分析,最终选用以有砟轨道为主,长度大于6 km的隧道内铺设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混合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20.
徐宗桃 《路基工程》2011,(6):150-152
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溶洞结构不明,盲目处理会造成无谓的经济损失。通过武广客运专线黎溪特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介绍了岩溶地区钻孔桩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