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叔藩 《国外公路》2000,20(1):14-18
文中介绍了欧洲SMA路面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对SMA路面优良的行驶性能、耐久性,环境效益以及成本一效果作了全面说明。对欧洲SMA产品标准化工作,SMA混合料的体积特性,以及混合料设计、生产和铺筑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SMA路面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国斌  王海峰 《公路》2001,(5):42-45
SMA是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针对其独特的材料组成及结构,以及对混合料的生产、施工等环节要求较高等特点,从原材料的技术性能通及规格开始,对生产、施工中的第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详细说明了材料要求、配比设计、施工程序、工后检验等各个环节的重点,以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3.
以花清高速公路施工中改性SMA混合料拌和为例,分析了在搅拌设计拌和中,改性沥青制备,拌和时间,集料,沥青和混合料温度,混合料的级配精度,木质纤维的添加等因素对SMA改性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探讨了沥青的再生机理,总结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过程和拌制工艺,并对现有几种主要再生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高民欢 《国外公路》1997,17(6):15-17
该文通过对组成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沥青混全料及沥青路面性能的分析,提出了为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集料及沥青混合料应具备的性能,指出了材料组成设计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包头黄河公路大桥、伊拉克MOSUL五号桥、天津高架桥和厦门集大桥的施工实践,系统总结了应用高强混凝土的经验体会、原材料的品质、配合比组成设计、工艺和养护等。并对预应力T梁张拉后的起拱作了分析,最后提出如何配制C60~C80级混凝土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旋转压实仪(SGC)成型试件,根据旋转压实密实度曲线计算压实特性参数,分析废旧沥青混合料(RAP)掺配率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EI和K1随着RAP掺配率的提高而逐渐升高,再生混合料的可压实性和压实速率逐渐降低;随着RAP掺配率的提高,TDI逐渐增大、&逐渐降低,再生混合料开放交通后抵抗变形的能力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丁苯橡胶改性胜利沥青的研究,阐述了改性机理、改性试验结果、改性沥青的生产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
马希和  宋玉华 《公路》1994,(3):48-51
山东省境内205国道滨州-滨城段改建为一级公路,施工单位根据资金和材料等具体情况,采用水泥石灰稳定碎石基层,取得较好效果,本文介绍他们采用的集料用量、混合料配比、施工及养生等方面的情况和对某些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水泥、消石灰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探讨了水泥、消石灰代替部分或全部矿粉后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表明,掺加水泥或消石灰后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都有明显的改善,同时对混合料的低温性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特殊地理、气候、交通量对沥青面层的影响、以及在对以往工程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配合比设计,考虑所选材料对马歇尔设计过程及结果的影响,并以联手料场AC-161为例介绍配合比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2.
文中简要介绍几种测定沥青含量的方法,常用抽提法、核子沥青含量仪、生物分解法以及最新应用的燃烧法,并对各种方法做以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沥青混合料设计施工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沥青混合料领域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对Superpave集料级配限制区,压实沥青混合料毛体积测量方法,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和沥青路面空隙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或方向并提出了看法和建议,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对完善我国沥青混合料路面设计,施工体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无纤维改性沥青SMA路面由于不加纤维,不仅降成本,简化工艺,而且基本保留SMA路面的优良性能,对提高我国沥青路面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析漏,本对SMA混合料的级配组成进行了适当调整,提出了无纤维SMA混合料级配组成与设计技术标准的建议,并采用与普通SMA相同的施工工艺,成功地铺筑了试验路,竣工的无纤维SMA路面平整、均匀、粗糙、不透水、无任何析漏现象,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万军  杨军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5):23-25,42
选用进口和国产两种聚酯纤维,通过对掺与不掺聚酯纤维的相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抗疲劳性能的室内对比试验研究,探讨了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较全面认识了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试验表明,聚酯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多种性能均有所改善,可在工程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6.
HMA和SMA的集料组成和VMA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林绣贤 《上海公路》2003,(1):6-8,43
集料间隙率VMA是HMA和SMA等沥青混合料设计的关键标准,它随集料的性质和集料级配组成而异,在集料性质满足规范要求基础上,则决定于集料组成。该文从干涉理论出发,分析了不同集料组成与VA4A的关系,并与当前有关规范中VMA的最小值对比,证明文中提出的HMA和SMA的集料组成是合理的。文末并对如何调整集料性质和级配组成使其达到VMA标准的途径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在对土石混合料图像的识别过程中,针对土石混合料图像的形状、灰度差异大的难题,采用基于模糊隶属度的区域生长和统计方法实现了对土石混合料二维图像准确分割,达到土石混合料级配自动识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荷载间歇时间,加载频率,试验温度,空隙率,沥青针久度,沥青用量6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程度。首先,运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将影响因素适当组合,在MTS810材料试验系统上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应力控制的疲劳试验;然后,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的影响程度;最后,讨论各因素是如何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的。研究表明,各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荷载间歇时间→试验温度→沥青品种→级配类型→沥青用量→加载频率。  相似文献   

19.
美国NAPA和FGWA组织了各地方州DOT及宫民各界久负盛名的路面专家组成专家工作组,就EMA路面混合料类型选择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根据道路交通、环境、路基情况、旧路面状况、经济性来选择适宜混合科类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沥青混合料的运动强化之实验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三轴试验,通过产施“先压后拉“和“先拉后压”2种加载途径,对普通沥青混合料和丁苯橡胶沥青混合料2种材料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分析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证实了沥青混合料的运动强化特性,同时比较了这2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