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瓶颈识别与优化问题。首先,分换乘方向确定了基于乘客换乘需求的换乘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建立了用于评价换乘站换乘服务水平的综合评价模型;其次,采用Anylogic仿真动态模拟乘客在车站的换乘过程,根据仿真结果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换乘站的换乘服务水平,识别换乘站的能力瓶颈;最后,以犀浦站为例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到犀浦站的能力瓶颈是检票闸机、铁路售票机及铁路实名制验票机。仿真结果表明,该能力瓶颈识别方法对换乘站设备布局及流线组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运营规模不断扩大,客流量与日剧增,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总结阐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安全风险特性,提出了系统识别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的相关定性、定量方法与技术流程,并基于运营调度日志数据运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实现了关键运营安全风险因素的定量化识别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徐杭  刘苏  王琳 《综合运输》2023,(1):58-63
关键节点识别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可靠性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节点关键节点识别方法无法对网络中节点综合属性进行评价的不足,本文综合考虑基于传输效率的重要度贡献矩阵以及节点的介数和度构成的节点综合特征指标,构建节点重要度评价矩阵,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关键节点识别方法。以成都轨道交通为例构建拓扑网络并进行关键节点识别,对识别出的30个关键节点的重要度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本文方法克服了单一指标无法判断节点重要度的缺点,并与既有方法做连锁故障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下的网络效率下降得更快,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发展进程深入推进的形势下,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交通量持续增加.但与此同时,交通堵塞等问题也频频暴露出来,影响了人们的出行.而在城市发展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强化引导开发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现状,解决干线道路的交通问题,规避因为空间受限而导致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为城市发展探寻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快了城市化建设脚步,同时城市轨道交通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现代人对于交通客运服务礼仪是非常重视的,而如何通过交通服务礼仪培训体系的建立,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广大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务礼仪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轨道交通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及其含义进行了阐述,并解析...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分析城市轨道线路、车站耗能体系基础上,实现全线路完备的能耗和用电设备电能质量的监测、数据分析功能,对持续改善轨道车站能耗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ExtJS的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的实现方式.首先介绍了系统开发过程中使用的开源前端技术ExtJS,然后罗列了能源管理系统所包含的功能,最后简单介绍了系统的应用.实验室运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易维护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科学准确地评价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水平,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评价方法。通过综合考虑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的影响因素,从线网协调、站点协调、运营协调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引入C-OWA算子实现指标赋权,运用D-S证据理论计算各评价因素的信任区间以及评价的不确定度,借助证据融合算法对各专家的评价结果进行融合以确定协调等级,并设计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算例分析表明,基于D-S证据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评价方法能够减弱专家的主观偏好造成的不利影响,可提高了最终评价结果的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8.
王欢  王蓉  陈锦渠  殷勇 《综合运输》2023,(10):90-95+112
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 URT)网络因突发事件而失效时,优化失效站点/区间的修复时序有助于提升URT网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针对既有研究在优化修复时序时未充分考虑列车折返操作及系统所提供公交桥接服务的缺陷,本文以最大化URT网络的韧性为目标,考虑列车折返操作、系统修复能力及公交桥接服务,构建模型优化了URT网络的修复时序,并设计了基于仿真的模型求解算法。以成都地铁网络为例的研究表明,优化修复时序时不能忽略列车折返操作的影响,相较于常规修复策略,本文所建立的修复时序优化,模型具有最优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人民群众对现代都市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注度的提高,高效率、高质量管理成为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重要要求.将工程数据化工具BIM技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通过建模参数,全面集成各种工程数据信息,并以此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提供科技保证.基于此,以BIM技术优势与解析能力为切入点,根据具体工程项目概况,研究B...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交通状态具有模糊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建立能够真实反映人对交通拥塞程度感觉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使具有变化连续的交通流参数模糊化处理,实现了道路交通状态的准确、快速辨别。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震后城市交通系统通行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包含路段单元通行概率、路段连通概率及路网连通概率的城市交通系统通行性计算理论,为城市路网的连通可靠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来阐述个人导向功能的实现原理,提出了利用现阶段飞速发展的移动通信体技术,设计一种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具有个人导向功能的移动通信体,以改善城市轨道交通中个人导向功能薄弱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复杂网络的兰州市公交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自组织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交通拥挤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有序、快速、高效地发展。文章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以兰州市为例,运用Pajek软件和L空间法,构造了兰州市公交站点网络,并对公交网络的度、累积度和聚类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公交站点网络具有无标度特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城市非互通式立体交叉口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以甘肃省兰州市北滨河路和城关黄河大桥立交为实例,提出了四种改善方案,同时运用VIS-SIM仿真软件对所提出的改善方案进行模拟和对比,得出最优的改善方案,为非互通式立交交通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南宁市四条主干道上七个交叉口组成的闭合路网为优化对象,通过交叉口交通流量分析,利用R.Kimber饱和流量计算法和F.Webster交叉口信号配时理论,初步拟定车辆延误最小的信号配时方案,然后使用遗传算法优化配时方案,最后利用VISSIM进行交通仿真,验算服务水平指标的变化,验证该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LIU Moyun(Fuzhou Roil Transit Design Institute Co.,Ltd.,Fuzhou Fujian 350000,China)  相似文献   

18.
刘善维  张杨 《综合运输》2021,(1):82-86,109
本文以节点+同台+站厅为换乘方式的F型三线换乘站、以节点+通道+站厅为换乘方式的H型三线换乘站、以站厅+通道为换乘方式的H型三线换乘站为研究对象,应用AnyLogic软件进行动态仿真,以空间服务水平、平均换乘距离、平均换乘时间等指标,分析不同站型、不同换乘方式的三线换乘效果。结果表明,F型空间服务水平优于H型车站,但后者的平均换乘时间、平均换乘距离普遍优于前者。对于H型车站,以节点+通道+站厅的组合,乘客的换乘时间、换乘距离均优于站厅+通道的组合。但因后者客流较为分散,中部站厅用于换乘的楼扶梯端部或换乘通道出入口不易发生拥堵,空间服务水平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城市交通安全态势评估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城市道路网交通安全态势评估系统总体框架,构建了基于LVQ网络的宏观城市交通安全态势评估模型,并采用Matlab7.0语言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对城市宏观交通的安全态势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交通拥挤是我国目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文章针对兰州西津东路的交通拥挤问题,从城市交通经济学理论出发,提出综合利月交通供给管理和交通需求管理两种经济手段来解决兰州市西津东路交通拥挤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