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振东  刘敬贤  晏林 《船海工程》2012,41(2):126-129
通过构建天津港复式航道通航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复式航道通航安全评价模型,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天津港复式航道进行通航安全综合评价,为天津港港口营运与管理、海事监管与通航秩序维护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影响深圳港铜鼓航道通航环境因素,应用集对分析理论,建立铜鼓航道危险度评价模型,实现对铜鼓航道危险度的定量评价,进而得出铜鼓航道通航环境的危险程度系数较高,为航道通航环境改善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船舶航行安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为对船舶通航环境的风险等级进行定量评价并简化计算过程,改进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理论的风险评价模型,确定5个虚拟评价对象,称之为标准评价对象,作为不同通航风险等级的代表。选取某段航道作为评价实例,对其进行通航环境风险评价,通过改进的熵权TOPSIS模型,以风险贴近度为依据,得出该航道通航环境风险等级量化值,并与熵权物元模型的评价结果相比较,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长江下游江苏段航道是我国内河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内河航道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江苏段航道的通航环境得到改善。目前,江苏段航道整体安全形势比较稳定,但是部分通航环境复杂的水域仍存在一定的通航风险。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构建风险评价模型,实现对江苏段航道通航风险的准确评价,保障江苏段航道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LNG船舶水上运输安全,提高LNG船舶通航环境风险评价的客观性,运用云模型对LNG船舶通航环境进行评价,实现评价指标定性与定量间的转换.结合Delphi法确定评价体系中各级指标的云权重与云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得到云图,进而分析LNG船舶通航环境中不同因素的风险等级,得到的评价结果为通航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云模型能够减少评判过程中出现的随机性和模糊性,降低由主观臆断引起权重分配的不合理性,使评判结果更加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6.
通航水域安全度评价研究在国内外已有较广泛开展,但研究方法上较多局限于层次分析法。文中拟采用在信息管理、控制工程等领域有较成熟应用的可拓物元理论的方法,再结合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武汉新港鄂州三江港区的通航安全风险,以期更科学地求取其安全度量化值,为通航安全管理更好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层次分析法(AHP)、专家调查法和模糊决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沿海通航环境系统多层次,多指标模糊决策理论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南北航线江苏海域通航环境安全评价的实际问题中,认为影响其船舶航行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交通流量和航道,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船舶交通量迅猛增长的背景下,如何保障船舶进港航道通航环境,确保船舶安全、有效进港成为众多研究关注的焦点。结合高斯混合聚类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 GMM)和概率神经网络(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 PNN)的特点,构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基于GMM-PNN模型的内河航道通航环境风险评价模型。案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普适性,能够为有关部门实施现代化海事监管提供夯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地解决秀英港区客滚船通航效率问题,提高航道通过能力和通航安全水平,根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相关规定,提出基于客滚船船舶特点、操纵特性以及该水域航道的边界条件的数值计算模型,通过理论计算、航道通航模拟仿真和实船试验对海口港秀英港区航道双向通航能力进行论证研究,证明秀英港区航道能够满足现有客滚船的双向通航并给出相应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赵仓龙 《水运工程》2014,(8):123-128
通过对影响桥梁水域通航环境的因素综合分析,构建出桥梁水域通航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模糊理论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桥梁水域通航环境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方法对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水域通航环境进行综合风险评价。通过综合风险评价的结果,可以充分掌握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水域通航环境的危险程度以及各项指标因素的危险状况,为海事管理部门改善桥梁水域的通航环境及通航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