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二、无单放货的性质及责任划分   对无单放货的性质,有过很大的争论.海事法院在过去的审判中基本将其定性为侵权纠纷,结果是在法律适用上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在程序上将涉及交货、提货的各方当事人作为共同被告,在实体上判决交货人、提货人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  相似文献   

2.
陈琛  卢艳葵 《中国水运》2006,4(9):178-179
无单放货责任是因为承运人的无单放货行为而产生的,所以涉及到无单放货海商纠纷案中承运人的识别、责任以及其免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3.
袁晨 《水运管理》2013,(5):30-33
无单放货是航运实践中常见的十分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分析无单放货产生的原因及市场形成,在《鹿特丹规则》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无单放货的司法解释下,分别从凭副本提单和保函无单放货、目的港惯例或法律规定下的无单放货、按照托运人指示无单放货、目的港无人提货时的无单放货、提单遗失下的无单放货等5种类型,对承运人如何防范和规避风险给予一定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中,货到卸货港后通常由船舶代理人代承运人进行货物的交付,因此有论者认为船舶代理人在承运人授权下无单放货时,其无须承担任何责任,而应该由承运人承担。本文在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船舶代理人仍然需要承担无单放货的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5.
对于承运人无单放货案件,法院总是倾向于让承运人承担所有的无单放货责任,而不考虑提单持有人的损失与承运人的放货行为是否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认为凭正本提单交货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承运人的绝对义务。但是,实践中的无单放货案件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外,很多是由于银行审单迟延或不当退单造成的,这时就不应当仅仅追究承运人的无单放货的责任,而应综合考虑买卖双方以及银行在其中的责任。本文就从承运人的角度分析银行退单导致的无单放货现象下的各方责任。  相似文献   

6.
李正中 《中国水运》2007,5(11):205-207
无单放货纠纷案件近年来在海事法院收审案件中所占的比例居高不下,无单放货行为的法律属性也已逐渐成为案件当事人争议的焦点、海商法学界的前沿热点以及各海事法院审理工作中的难点。本文主要针对提单欺诈在海上运输实务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无单放货的性质及后果进行法律分析,并期望能对我国的反提单欺诈以至反海事欺诈理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卢小青 《世界海运》2010,33(10):70-75
对"鹿特丹式"无单放货制度进行剖析,建议中国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根据现有法律和司法解释,在吸收《鹿特丹规则》合理制度设计的基础上,慎重把握合法无单放货的尺度。  相似文献   

8.
林爱民 《世界海运》2000,23(2):29-31
民法上的竞合比较复杂,针对海上货物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韧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问题,具体分析航运争议中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别,对竞合问题的处理是各国法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孙光 《世界海运》2013,36(6):41-43
[提要]1.如何确定卸货港无单放货的法律适用?2.如何认定承运人及其代理人对卸货港无单放货的法律责任?3.如何依据卸货港国家的法律认定承运人未履行交货义务?4.如何认定提单持有人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马筱彧 《珠江水运》2005,1(6):28-31
无单放货是指货物承运人在未收到正本提单的情况下即将货物交给收货人.其在实践中的普遍性决定了其诉讼纠纷的普遍性.本文试析近年来中外司法实践中无单放货诉讼纠纷的三种代表形式及国际立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