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气相色谱质量联用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对长途客车车内空气污染物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和甲醛进行分析。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长途客车车内空气污染物中烷烃、芳香烃和烯烃分别占41.4%、27.6%和20.7%;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对人体有较大危害的甲醛和苯系物在长途客车车内空气污染物中含量较高。随着长途客车停放或运行时间的增加,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有显著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释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受到大众广泛关注.将35辆典型试验车的普测数据作为样本,经过分析可知,车内挥发性有机物不合格率最高的控制物质为乙醛,车内挥发性有机物不合格率最高的车系为欧系车;模拟阳光暴晒模式下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最高,暴晒后开空调可有效降低大部分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抽样中检测出3项含量不合格的控制物质,分别是甲醛、乙醛、二甲苯.甲醛为基本对人致癌物质,乙醛为可能对人致癌物质,二甲苯为未确定是否致癌物质.  相似文献   

3.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处于不同温度、不同采样时间间隔的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主要苯系物及醛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与测试车辆的内饰配置、测试温度及车辆使用年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车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TD-GC/MS)对家庭轿车、客车和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轿车和客车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主要为烷烃和芳烃,分别占轿车和客车的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74.00%和71.88%,家庭轿车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含氧化合物;环境空气中TVOC浓度较低,分别仅为轿车和客车TVOC的7.95%和12.05%;轿车和客车车内空气中苯浓度较高,分别为环境空气中苯浓度的4.43倍和5.58倍.  相似文献   

5.
内饰件和内饰材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4年组织有关科研机构将“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列入国家环保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计划,其中《车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要求》已经于2009年11月18日公开征求意见。作为整车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汽车内饰件和车内装饰用非金属材料的挥发性有机物逸散水平对整车车内空气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介绍了汽车内饰件和车内装饰用非金属材料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方法。考虑到整车、内饰件和材料检测方法的一致性,以及检测技术的可行性及其经济性,提出以采样袋方法测试汽车内饰件(含总成)和车内装饰用非金属材料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  相似文献   

6.
新手问答     
<正>问:新车中带有刺激性的有害物质,不仅影响驾驶人开车时的心情和注意力,而且长期待在有异味的车内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如何去除新车异味?答:一、开窗通风。由于车内空间相对狭小封闭,所以新车要经常开窗通风,甚至在必要时打开车门通风。有天窗的车辆,最好也打开天窗。另外新车很多部件都有  相似文献   

7.
陈嘉宁 《汽车杂志》2013,(12):296-299
车内抗菌除臭大攻略 无论是对于新车车主还是车已经开了几年的车主来讲。车内异味往往是最让人头疼烦恼的问题之一。新车吧,刚出厂的车往往都会有一股或重或轻的异味。甚至甲醛;而那些使用了几年的旧车。因为某些原因.如车内抽烟。烈日暴晒等。也会令车内存在难以消除的异味。虽然说。老早就有人发明出不少土方法来去除车内异味,但实际上大多是掩耳盗铃又或者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本期就让美女小杜带你一起赶跑车内异味吧。  相似文献   

8.
房佳昱 《驾驶园》2014,(12):95-96
<正>你知道开车也会成为潜伏在身边的健康威胁吗?医生指出,车内污染、长时间开车和不良的驾驶习惯都可能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车内空气污染——易被忽视的"隐形杀手"很多车主在使用新车一段时间后,会产生一些不适症状,这绝大部分是新车里的空气污染惹的祸,新车的空气污染主要有化学性污染和人为性污染。现在很多汽车下了  相似文献   

9.
《汽车情报》2008,(8):44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治车内空气污染,改善车内环境质量,国内首次制定的检测车内空气污染的标准——《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已于3月1日实施。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环保总局将车内空气污染物限制与测量方法,列入国家空气质量标准计划,参加开题,2007年发布了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制定方法,2008年3月1日正式实施。方法标准的实施为备有关部门开展车内空气污染检测,了解车内空气污染浓度水平,  相似文献   

11.
车内污染物的测定和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TD-GC/MS)对64辆新轿车进行测试,共定性检出206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甲苯和对间二甲苯的检出率达100%、邻二甲苯的检出率达96.9%。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64辆样本车中,浓度最高的挥发性有机物是甲苯和对间二甲苯。文中还采用FLUENT软件对车内流场的污染物扩散过程进行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刘兆才 《世界汽车》2012,(3):96-107
新车到手,兴奋之余却要忍受车内刺鼻的气味,有没有过?给怀孕的妻子买辆车代步,却害怕车内的有毒物质侵害宝宝而不敢让她乘坐,有没有过?买辆新车拉着同事兜风,却因为车内饰件用了低劣的材料,使得车内空气刺激得同事们睁不开眼,很没面子,有没有过?  相似文献   

13.
车内污染的来源 车辆内饰材料的异味 车内饰件多为塑胶、人造革和天然皮革等制成,其自身所特有的化学成分或天然成分散发出的特殊气味必然影响车内的空气质量(即便是新车也会有这类异味)。 人为因素带来的异味随着车辆使用时间的增长,人为因素带来的体味、汗味、灰尘味、汽油味以及残留在车内的香烟味等必然使车内  相似文献   

14.
<正>该款产品也非常适合商务接待用车、旅游客运车辆、专用校车等安装使用,在提高整车硬件档次的同时,更将车辆软性服务提升一大层级。在5月11日举行的2015北京客车展上,一场主题为"关注车内污染、尊享健康驾乘"的车内空气质量研讨会暨美国Free Air车载净化器推介会,受到了汽车行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关注车内污染正当时近些年,雾霾天气频发,空气污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努力减少尾气污染,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但车内的空气质量问题却被忽视了。许多购买新车的车主都知道,新车内都有一股"异味",殊不知这股"异味"就是专家常  相似文献   

15.
唐朗 《汽车与安全》2012,(11):49-49
新买回的车子常有许多异味,要给新车除味方法很多,除了交给4S店专业人员打理外,我们也可自己尝试给车子除去异味。方法一:空调热风除味法 新车车内的皮质座椅、塑料配件以及一些粘合剂会散发出有害气体,这些气体在常温下挥发很慢,但当车内温度达到30℃或更高时,这些气体就会加速挥发。  相似文献   

16.
《驾驶园》2009,(12):112-112
有车族正在日渐庞大,但有车族也要注意易患的四种疾病。车内甲醛、丙酮有害气体中毒新车车内会有一股"怪味",不经过释放期,人吸入过多就会引起中毒。这是因为安装在新车内的塑料材质的配件、地毯、车顶毡、沙发等都含可释放甲醛、丙酮等有害气体。  相似文献   

17.
《驾驶园》2015,(7)
<正>暴晒后进车就开空调的致命伤害炎热的夏天,爱车免不了要在烈日下暴晒,这时你如开车马上打开空调,就可能会给你带来致命伤害,因为你会吸入汽车内饰在高温下散发出来的苯、甲醛等致癌"毒气"。建议先开车窗通风,等有毒物质释放出去后再开空调。赤日炎炎,开动在烈日下停放的爱车,往往车内会有一股热气冲出。如果是新车,车内的新车味也会格外浓重。但许多车友并不清楚,多半会一上车就打开空调,车内的有毒气体就会被马上吸入体内,这对人体绝对是个很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驾驶园》2014,(7):84-85
<正>车内的空气污染,越来越受到大家重视。下面收集了一些信息,供大家参考。车内空气需体验消费者在购车时除了考虑价格、性能、外观款式、驾乘舒适性之外,还应该注意车内的环保问题。可以亲自体验车内是否有异味,感受直观,从源头上对车内空气质量把关。若厂家或者经销商使用一些办法掩盖车内异味,消费者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劣质装饰勿入车新车尽量避免过度装饰,以防污染物积累,造成车内空气有害物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你好,我刚买了新车不久,我想请问车内设施、零件哪些可以清洗?哪些只能换新?(王伟) 可以清洗的有:地毯、座椅、门饰板、大灯开关、排档面板、仪表板、车内天篷、冷凝器、发动机室、进排气歧管、安全气囊、鼓风机、发电机、风扇马达和电动窗的升降机等,也都在可清洗或冲洗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李婷 《汽车杂志》2007,(9):I0059-I0060
对于那些恋恋不舍待在新车里独自陶醉的家伙,和一群极度充满购物欲装扮新车的装饰狂们,我得劝他们快去医院检查一下!也许,他们已经患上了哮喘、慢性呼吸道疾病,或者更可怕的坏血病。别以为我在危言耸听,你知道新车内有多少有害病毒吗?快把你的注意力从泛滥的爱车情结转移到车内空气上吧,毕竟呼吸是你不得不做的一件事睛,不是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