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加强汽车的安全性能是制造商赢得更多消费者青睐的秘诀之一 J.D.Power的调查显示,汽车的安全性能正在越来越受到购车者的关注。2002年只有33.5%的人将车辆的安全性能例入购车时考虑的因素之中。这个比例在此后的3年中不断增加,到2004年已经有超过一半(51.8%)的人在购车时考虑车辆的安全性能,并将其表现的好坏作为决定购买的重要参考指标。此项调查的百分比在2005年继续升高至52.3%。  相似文献   

2.
唐洋 《时代汽车》2006,(8):41-42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性权威汽车调研咨询机构把目光集中在中国。其中J.D.Powerand Associates公司(以下简称J.D Power)自2000年起进人中国,通过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合作,在行业内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于该公司致力于向公众提供基于消费者意见的信息来源,并以独立、公正、客观反映消费者意见而成为世界知名信息服务品牌。因此世界著名汽车跨国集团都十分重视J.D Power的调查结果,同时J.D Power对中国汽车企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配件》2006,(2):22-23
APEAL调研报告新上市车型受到中国新车购买者的青睐如今,中国的消费者可以在100多款车中进行选择,而2000年时可供选择的车型还只有12款左右。在这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汽车制造商正积极推出新型差异化产品,以吸引中国消费者的眼球。根据日前发布的J.D.Power Asia Pacific 2005年中国汽车性能、运行和设计调研SM(APEAL)报告,新推出车型的用户满意度高于现有车型。  相似文献   

4.
8月30日,世界著名第三方汽车调研机构J.D.Power公布了2010年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SSI)调查结果,一汽-大众奥迪品牌以总分869分高居榜首,以领先23分的绝对优势摘得冠军.至此,一汽-大众奥迪品牌自2002年以来已累计6次获得SSI冠军,是中国汽车市场上在该项调查中获得冠军次数最多的品牌.  相似文献   

5.
正"车辆召回将导致大量车主涌入汽车服务部门,这要求相应的汽车服务部门应具有极强的应变能力。较前几年而言,汽车制造商都能够更好地控制召回的发生,"J.D.Power美国汽车零售业副主席Chris Sutton表示,"汽车制造商已经表明,当需要发生召回时,如果他们采取的措施不会给车主们带来不便,因召回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可能转变为正面的。"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配件》2006,(10):146-147
新上市车型受到中国新车购买者的青睐。 如今,中国的消费者可以在100多款车中进行选择,而2000年时可供选择的车型还只有12款左右。在这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汽车制造商正积极推出新型差异化产品,以吸引中国消费者的眼球。根据日前发布的J.D.Power Asia Pacific 2005年中国汽车性能、运行和设计调研SM(APEAL)报告,新推出车型的用户满意度高于现有车型。  相似文献   

7.
每年8月份,J.D.Power亚太公司都会发布新一年的CSI(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研究)调研报告。作为一份持续发布了10年之久报告,J.D.Power CSI报告逐渐获得汽车厂商和消费者的认可,已经成为衡量国内各汽车品牌售后服务满意度高低的风向标之一,因此这份报告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正是由于消费者和厂商对售后服务的重视,包括J.D.Power亚太公司、中国汽车服务研究中心在内的众多汽车服务研究机构都在致力于进行客户满意度的研究和传播。在过去4年中,由《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搜狐网汽车事业部联合发起和主办的"中国汽车服务金扳手奖、金手指奖"评选共产生了4份榜单,对比之后不难发现,进入这个榜单的品牌也几乎毫无例外地是J.D.Power CSI报告的常客。尽管评价方式有所不同,但这两份目前行业内最具权威性的满意度榜单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寻找最满意的汽车售后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8.
J.D.Power2003日本市场小型车APEAL(汽车性能,执行和设计)调研结果日前公布,铃木Alto Lapin击败所有对手获得冠军。该调研通过消费者对自己车辆的打分,得出每辆车的消费者满意度指数,从而了解各款小型车的市场表现。所有参与调查的小型车的APEAL得分是通过有关汽车性能和设计的8个方面来进行打分,它们分别是发动机/变速器、驾驶室/仪表板,驾驶/操控,取暖/通风/制冷、舒适性/方便性、声音系统、座椅和汽车风格/外形设计。  相似文献   

9.
加强汽车的安全性能是制造商赢得更多消费者青睐的秘诀之一 J.D.Power的调查显示,汽车的安全性能正在受到购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2002年只有33.5%的人将车辆的安全性能列入购车时考虑的因素之中。  相似文献   

10.
《轿车情报》2005,(4):12
2004年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调研(CSl)J.D.Fower Asia Pacific自2001年开始独立开展年度CSI调研.以衡量顾客对中国市场授权经销商提供的保养和维修服务的满意度。该项调研基本上包括了所有在中国销售的新乘用车制造商。指数分是基于顾客在七个方面的感受,这些因子都有权重以反映什么是中国驾车者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轿车情报》2004,(1):124-125
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急剧增长的市场以及随着中国加入WTO使得中国汽车工业产生了引人注目的转变。愈演愈烈的竞争、车型的增加、产能过剩以及消费者期望值的转变只是改变汽车市场竞争态势的几个因素。对于理解这种转变的充分,客观,  相似文献   

12.
J.D. Power & Associates日前公布了其2003年度汽车性能、操控和设计(Automotive Performance,Execution and Layout,简称APEAL)调查,102,975名美国新车(这里的新车指购车90天内的汽车)车主参与了此次调查,今年是J.D.Power & Associates连续第8年进行APEAL调查。该调查中消费者在涉及汽车设计和性能的8个指标,对自己的新车进行打分,  相似文献   

13.
宋一行 《车迷》2022,(3):46-51
今年是J.D.Power进行车辆可靠性研究的第三十三年,J.D.Power的车辆可靠性排名对于全球汽车消费者而言都相当具有参考价值。J.D.Power根据真实车主购车后2~6个月内遇到的问题数量及内容,列出不同品牌以及不同种类的细分车型的可靠性排名。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配件》2007,(33):40-41
据权威的汽车评级机构J.D.Power亚太近日发布的2007年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调研(CSI)报告,奥迪连续第二年在该项调查中名列榜首。J.D.Power亚太自2001年开始独立开展年度CSI调研,以衡量顾客在购车12~18个月后,对中国市场授权经销商提供的保养和维修服务的满意度。该项调研基本上包括了所有在中国销售新乘用车的制造商。  相似文献   

15.
日前,美国权威汽车评级机构J.D.Power发布了最新一期的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调研(CSI),林肯名列第一,奥迪则下滑了6位,跌至第16位。在今年的CSI调查中,林肯以915分位居第一,这也是林肯连续第2年高居CSI调查的榜首。别克从2004年的第2位下跌到了今年的第7位,满意度得分也减少了10分;无限(Infiniti)从2004年的第3位下跌到了今年的第5位,满意度得分减少了7分;2004年排名第4的凯迪拉克,  相似文献   

16.
许鸿德 《汽车杂志》2006,(11):138-143
J.D.Power每年公布的汽车品牌IOS可靠度调查报告非常受到追捧,但究竟这项报告的数据与排名代表什么?与其他汽车媒体仅简单列出结果的态度不同,我们特别披露“设计相关瑕疵”及“制造相关瑕疵”个别计算之结果,让读者更进一步了解各汽车品牌的品质优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05,(12):16-17
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汽车行业,由于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接触到新的信息,消费者对其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期望也相应提高了。然而.即使达到了新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标准,顾客的期望也还会继续提高。其结果是带来质量提高和期望提高的连续循环.并迫使汽车制造商不断地重新评估他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3日,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并实施。2004年8月4日,银监会批复同意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开业。紧随其后,大众汽车金融公司也获准开业,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的争夺战正式展开。本文介绍J.D.Power在日本汽车金融市场的调研情况,供国内相关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11年J.D.Power"新车品质调查(IQS,Initial Quality Study)"报告结果新鲜出炉。据该报告内容,现代汽车旗舰车型新款雅科仕在此次调查中以61的分数,力压宝马7系、奥迪A8等豪华主流品牌,在高端豪华轿车(Large Premium Car)领域中获得第二的历史最佳成绩。2010年11月份正式登陆美国市场的现代汽车新款雅  相似文献   

20.
根据J.D.Power2004日本汽车可靠性调研,丰田汽车公司在针对2000年、2001年、2002年购买汽车的消费者的可靠性调研中,均排名第一。这是在日本进行的首次长期汽车质量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