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德国博世公司和奥地利格拉茨理工大学对氢燃料发动机方案的混合气形成、燃烧和废气排放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对1台废气涡轮增压汽油机进行了改造,并为其配备了氢燃料直接喷射系统。试验研究表明,通过适度的开发工作,已使该款氢燃料发动机具备了较高的功能性潜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改变某款GDI汽油发动机二次喷射策略,在2800rpm,13.5bar工况下研究了二次喷射比例和喷油时刻对油耗、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当的二次喷射策略有利于优化发动机经济性和排放;二次喷射的比例和喷油时刻影响混合气的形成,可燃混合气形成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燃烧和排放中炭烟生成,可通过优化策略控制CO和HC排放;二次喷射影响缸内温度,温度升高NOx排放增大。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汽油车排放污染物处理方式主要分为发动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机内净化用改善可燃混合气的质量和燃烧状态来控制有害气体的产生,使气体的有害成分减至最少;机外净化用设置在发动机外部的附加装置使排出的废气净化后再排入大气。国外机内净化措施主要有废气再循环、发动机电控技术、使用低污染燃料、稀薄燃烧、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炭罐净化技术;机外净化措施主要有二次空气喷射、催化转化器。我国与国外相比汽车排放控制  相似文献   

4.
燃油喷射压力对混合气形成有直接影响,提高喷射压力可进一步降低直喷汽油机微粒排放。使用STAR-CD软件分别建立定容弹和发动机缸内喷雾计算模型,利用喷雾特性可视化试验进行喷雾模型有效性验证,其后分析了燃油喷射压力对喷雾贯穿距、索特平均直径等基本特性参数的影响,研究了燃油喷射压力对缸内混合气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燃油喷射压力可有效促进燃油的雾化蒸发,加快混合气形成,提高混合气分布均匀性。  相似文献   

5.
使用CONVERGE软件对缸内流动、喷雾、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尤其对喷射策略的变化对燃油湿壁、混合气分布和碳烟排放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比分析了二次喷射方案和三次喷射方案仿真结果,包括滚流比、湍动能、湿壁量、Lambda分布、火焰面发展、碳烟排放等。结果表明:在发动机2 000 r/min,BMEP=0.8 MPa工况下,三次喷射与二次喷射相比,其混合气形成过程更为合理,点火时刻混合气质量较优,缸套湿壁量较高,活塞湿壁量较低,碳烟排放较低。  相似文献   

6.
汽油电控喷射发动机的HC和CO排放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长春  徐航 《汽车工程》1993,15(4):200-205
本文研究了汽油电控喷射发动机进气涡汽、喷油方式、喷射位置、喷油正时、空燃比及点火参数和多次点火方式对汽油进气道喷射发动机的HC和CO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影响混合气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进气流动、喷射参数及点火参数)都对HC和CO有很大的影响;在优化喷射参数后采用高能点火对改进排放效果不太明显。试验中采用的连续多次点火方式对排放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比例甲醇和汽油混合燃料对发动机燃烧排放性能的影响,对1台1.4 L缸内直喷发动机加装了进气道喷射系统,改造为甲醇进气道喷射(MPI)+汽油缸内直喷(GDI)发动机,运用CFD技术建立该发动机模型,对不同甲醇热值替代比下的缸内混合气形成、燃烧和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合气形成方面,随着甲醇替代比的提高,缸内温度逐渐下降(但在点火时刻缸内温度下降趋势减缓),未蒸发燃料质量迅速增加。在缸内燃烧方面,提高甲醇替代比能够有效地加速缸内燃烧过程,提高缸内峰值缸压和峰值放热率,缩短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使燃烧重心提前,但较高甲醇替代比下加速燃烧过程趋势减缓。在排放物生成方面,随着甲醇替代比的提高,NO_x排放逐渐增加,CO总排放量降低,但峰值CO量却呈现先增后减趋势,THC排放逐渐增加,其中大部分为未燃甲醇。  相似文献   

8.
现代汽车由于对废气排放要求的日益严格,在发动机上附加了许多装置以控制车辆的排放,其主要有PCV(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EGR(废气再循环)系统、EVAP(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TWC(三元催化)系统以及EAI(二次空气导入装置)和AIS(二次空气喷射装置)。这些系统由于是控制废气排放,对发动机性能影响似乎不大,往往被忽视,使维修作业走许多弯路。  相似文献   

9.
曼公司最近宣布,其新研制的D20 10.5L废气再循环(EGR)共轨式燃油喷射发动机即将投入使用,以满足欧4/5废气排放法规的要求。这是曼公司纽伦堡科研所在Otto Schnitzer的带领下成功研制的最新一代发动机产品。  相似文献   

10.
更清洁的发动机是未来动力总成系统的开发目标之一。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在降低CO2排放的同时,在整个发动机特性曲线场内提供采用电气化设备的废气后处理装置。高效的涡轮增压内燃机和催化转化器技术是实现该目标的前提条件。VitescoTechnologiesEmitec公司开发出了结构紧凑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其由涡轮增压器和催化转化器组成。  相似文献   

11.
丰田汽车的电子控制燃油喷射(EFI)系统取代了传统的化油器供油方式,可精确控制燃油喷射和点火提前角,降低油耗,使发动机能获得最大功率,还能确保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废气排放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2.
<正>要降低汽车排放污染,需从车辆设计、驾驶操作及维修等3方面进行,本文探讨如何从汽车维修方面解决汽车的排放问题。1了解基本理论1.1可燃混合气形成的位置按可燃混合气形成的位置可分为形成于燃烧室外和形成于燃烧室内2种。化油器式发动机和将燃油喷射到进气歧  相似文献   

13.
钟声 《天津汽车》2006,(2):36-37
排放控制系统是把发动机排放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的装置。奥迪A6的排放控制系统由废气再循环系统(EGR)、燃油蒸气回收装置(EVAP)、二次空气喷射装置(EAIR)和三元催化转换器(TWC)等组成。1废气再循环系统(EGR)废气再循环系统(EGR)的作用是把发动机排出的一部分废气(惰性气体)引  相似文献   

14.
Audi公司已将卓有成效的EA888型4缸汽油机系列的第3代机型——1.8 L增压燃油分层喷射汽油机投放市场。这种汽油机经不断地降低摩擦功率、优化燃烧过程,以及采用单涡道涡轮增压器和电动废气放气阀等新的增压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有效功率和燃油效率,并能满足全球未来最严格的废气排放标准要求。介绍了新机型的混合气形成、燃烧过程和增压。  相似文献   

15.
汽车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汽车运用》2005,(10):31-31
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发展汽车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是借鉴飞机发动机汽油喷射技术而诞生的,并伴随着电子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燃油消耗与尾气排放法规要求的逐步提高而发展成熟起来的。1934年,德国采用怀特兄弟发明的向飞机发动机进气管内喷射汽油来配制燃油混合气  相似文献   

16.
汽油发动机缸内直接喷射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情况日益严重,汽车用发动机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目前为绝大多数汽车所采用的多点燃油喷射汽油发动机已显出明显不足,主要由于混合气在进气门处形成,汽油雾化不完全、混合气质量欠佳,所以燃烧不充分冷启动排放和燃油经济性较差。汽油缸内直接  相似文献   

17.
车用汽油机排放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两个方面阐述了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与三元催化转化器、缸内直接喷射、均质混合气压燃(HCCI)、废气再循环、清洁燃料等尾气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奥迪公司将20L—T—FSI分层直接喷射增压汽油机推向市场,这是该公司第一次在直喷式汽油机上应用废气涡轮增压,而最新的1.8L—T—FSI直喷式汽油机是在全新设计的基础发动机上应用了升级版的增压燃油分层直接喷射(T—FSI)燃烧过程。不断创新的T—FSI技术为这种最新的机型提供了更大的低速扭矩和更低的燃油耗,同时新一代的发动机管理系统和喷油系统还能满足未来特超低排放汽车(SULEV)废气排放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发动机根据其供油系统提供燃烧方式的不同,分为化油器发动机和燃油喷射发动机。尽管方式不同,但作用相同,都是按发动机的不同工况由进气门向各个气缸供应不同浓度的空气与燃料混合气,在燃烧室燃烧后,废气由排气门排出气缸,使发动机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曼恩公司最近宣布,其新研制的D20 10.5L废气再循环(EGR)共轨式燃油喷射发动机即将投入使用,以满足欧IV/V废气排放法规的要求。这是曼恩公司纽伦堡科研所在Otto Schnitzer的带领下成功研制的最新一代发动机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