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工农业和铁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以柴油为动力的机械设备和车辆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接触柴油机废气的机会也逐渐增多。为此,研究柴油机废气的毒性及其对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已普遍受到关注。本研究是在我所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针对铁路运营隧道内燃机车连续间断排出柴油机废气高峰浓度的特点而进行的急性毒性实验及其对作业人员健康影响的调查。此外还进行了隧道内多环芳烃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随着我国铁路内燃牵引动力的飞跃发展,在隧道内内燃机车排出的废气,对隧道内作业工人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问题,已摆在铁路劳动卫生工作者的面前。为此我所在过去的几年当中曾进行了部分的现场调查与废气测定工作,为了进一步的探讨研究,于一九七三年八——九月间,对成昆线某隧道又进行一次补充调查与有关废气的测试工作。兹将废气测定部分的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座单线内燃机车牵引运营隧道是否需要进行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效果如何评价;风机最佳启动时间和通风时间的长短如何确定是运营隧道机械通风效果的卫生学评价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参照TB1912—87《铁路运营隧道空气中内燃机车废气容许浓度》标准,阐明不同隧道污染水平调查如何选择采样点;如何采样并对测定结果进行评价以确定通风程序。  相似文献   

4.
柴油机废气中主要有害物质之一氮氧化物,其组成主要为一氧化氮及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由呼吸道进入血液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二氧化氮进入呼吸道深部,与局部水份结合成硝酸亚硝酸,再与呼吸道盐类结合成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主要产生肺水肿,同时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铁路内燃机车通过长大隧道时所排废气严重污染隧道,其中氮氧化物瞬间浓度可高达100—150毫克/立方米,但在现场对隧道作业工人进行了多次调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目前,一氧化碳分析方法很多,如不分光红外、气相色谱法、汞原子吸收法、电导法、气敏半导体法等。根据铁路隧道的特点,要求分析仪器测量准确、速度快、操作简单、重量轻、体积小,携带方便。为此,我们选用了D-CO型检测仪。本方法适用于运营隧道内燃机车废气中一氧化碳浓度测定。测定温度在0~40℃,一氧化碳浓度在0~  相似文献   

6.
铁道部委托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牵头组织编纂的大型专业史书———《中国铁路隧道史》,历时6年,现已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这部史书将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铁路隧道建设的实况载入史册,总结了铁路隧道百余年来建设的成就、经验教训和技术创新,为隧道工程技术的发展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史书内容包括: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铁路隧道建设;铁路隧道勘测设计、施工技术的发展;铁路隧道运营;铁路隧道科学技术与教育等6篇。另有隧道大事记、长隧道一览表、隧道获奖项目汇总表、隧道之最等10个附录。总计约110万字。铁道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孙…  相似文献   

7.
内燃机车通过隧道时,所排出的废气造成对隧道内空气的污染,1965年以来对东风型(2,000马力)内燃机车通过隧道时,对隧道内空气的污染情况有了较详细的了解,从而可针对不同情况,采取防治措施,使隧道内作业人员免受或减轻有害气体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本文简略介绍东风型内燃机车废气中有害气体的成分、浓度和分布规律等试验资料,同时提出应考虑隧道的特点,需要制定一个比较合理的卫生标准,供有关部门作为对各种防治措施效果的鉴定和评价的依据,并根据隧道内的排烟规律,对人字坡隧道通风量的计算和采用的通风方式进行一些探讨,供对运营隧道有害气体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铁路运营里程较以往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路网布局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今后的建设重点将会逐渐向西部扩展;结合目前的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水平,西部铁路建设过程中将包含大量的长大隧道以及特长隧道,这些隧道中需要铺设越来越多的整体道床,以提高铁路运营的质量以及速度。为此结合以往铁路隧道施工实践,总结了铁路隧道弹性整体道床施工作业流程以及操作要点,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拉萨至日喀则铁路盆因拉隧道全长10415m,地处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缺氧严重,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50%左右,牵引方式为内燃机车牵引.本文结合辅助坑道、工期要求等。对盆因拉隧道运营通风方案进行了比选,初步拟定了通风方案.通过本文的介绍,旨在推进我国高原地区长大隧道运营通风技术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铁路隧道建成并投入运营,部分运营铁路隧道出现衬砌裂损、腐蚀渗漏水等各类病害。受制于天窗点时间短、隧道顶部接触网复杂,目前常采用的作业方式为利用脚手架搭设施工平台,手持简易机具施工,其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本文详细阐述由中铁五院、铁建重工和中铁装备并行研制的三套运营铁路隧道套衬施工成套装备系统构成、技术参数、创新点,并进一步研究施工成套装备的使用功能,探讨其发展为铁路基础设施综合维养装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铁路运输事业正在迅速向前发展。随着牵引动力的不断改进,内燃机车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内燃机车在长大隧道内运行时,柴油在高温高压下产生的多种有害气体,可对在隧道内和机车驾驶室内作业的铁路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给铁路劳动卫生提出了新的课题,遵照毛主席“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教导,我们在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对东风Ⅰ型内燃机车在长大隧道内运行时,机车驾驶室和隧道内有害气体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本文主要报道机车驾驶室的污染状况,并就其与列车运行情况,隧道内有害气体浓度等因素的关系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2.
节能环保,现在已是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一项重要国策,欧洲和美国对铁路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年来,一些铁路机车车辆制造公司在改进内燃机车结构设计、改善机车技术运营特性,节省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支出费用和减少废气污染物排放量等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措施,包括研究采用新型混合型牵引传动装置,取得了很好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摘《铁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规范》(TBl0068—2000)中规定“内燃机车通过隧道后15min内,氮氧化物(换算成NO2)浓度小于10mg/m^3”。此规定对于平原地区是适用的。然而青藏铁路建于高海拔地区,低气压、低氧、低温等严酷的自然条件对人体健康和劳动能力带来更为恶劣的影响。为了保障青藏铁路相关人群的健康生存和正常工作,本文结合青藏地区的特殊高原气候对人体造成影响的因素和气态污染物的衡量方式对青藏铁路运营隧道内宜采用的N02控制浓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分水关隧道以小角度下穿104国道,洞顶覆盖层厚10.5m~11.0m。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公路运营安全的前提下,采用了“接长明洞、施做护拱、地表注浆、管棚支护”等措施,既规避了铁路隧道施工期间安全风险,又排除了铁路运营期间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调研资料,概述全国1km以上运营铁路隧道的修建数量、隧道名称及发展情况(均未包括台湾省),可看出我国铁路隧道建设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铁路山岭隧道的名称,多以其跨越的山脉、山岭、垭口或所处地点的名称命名,如我国的大瑶山、米花岭、凉风垭、官村坝等隧道都是如此命名。 50年代中期在我国宝成线上建成的长2363米的秦岭隧道,是当时新中国最长的铁路隧道之一,以其在群峰叠起的秦岭山区盘旋展线和工程艰巨而著称。而目前正在建设中的西安至安康线上跨越秦岭石砭峪垭口的隧道,也称为秦岭隧道。这座隧道全长约18.4公里,建成后不但是我国最长的铁路隧道,在世界铁路隧  相似文献   

17.
铁路客运专线黄土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其工程性质具有特殊性,随着西部地区大规模铁路建设,遇到的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常会给施工和通车后的安全运营造成影响。结合郑西客运专线大断面铁路黄土隧道施工,介绍了黄土地区修建大跨度铁路隧道的开挖、支护、防排水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8.
1.隧道会“伸长”吗? 建成的隧道怎么会“伸长”?你别不信,有事实为据。我国在1950年代前期修的宝(鸡)成(都)铁路.其中宝鸡略阳段隧道洞口接长的明洞达1273米;而宝(鸡)天(水)铁路隧道在1960年以前已有80个洞口接长明洞,占全线隧道洞口的1/3。为什么要用明洞将隧道接长?这得从当年学习前苏联的“等价点法”说起。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高海拔地区(海拔>3 000 m)隧道内燃牵引运营通风设计中,有害气体容许浓度没有相应的规范可参照。通过国内外高、低海拔地区CO、NO2最高容许浓度的比较,国内外隧道运营通风与环境控制标准检索、分析,提出高海拔隧道内燃牵引运营通风控制标准建议值。研究结论:国内相关规范(标准)规定的有害气体最高容许浓度比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要求高。初步建议高海拔运营隧道内空气中内燃机车废气的容许浓度:NOx(以NO2计):工作日内平均容许浓度为10 mg/m3,工作日内任何一次30 min内接触废气的平均浓度不超过30 mg/m3。CO:工作日内平均容许浓度为30 mg/m3,工作日内任何一次30 min内接触废气的平均浓度不超过90 mg/m3。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近年来柴油机在铁路机车车辆上的应用情况 ,并对内燃机车牵引方式的优点、相关的背景以及边界条件等作了分析。柴油机在工业车辆上得以大批量使用 ,首要原因是其具有高经济性、低废气排放值以及长使用寿命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