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当前大型铁路客运站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分析国内多个大型铁路客运站规划选址的共性特征,并结合重庆铁路第三客运站的规划选址经验,提出大型铁路客运站选址时需考虑的主要因素,可为今后大型铁路客运站的规划选址提供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铁路客运站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客运站与城市发展形态的适应性,客运站与城市交通网络的有效衔接三个方面问题;分析了铁路线引入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并说明在铁路客站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与城市交通规划的协调和配合.  相似文献   

3.
9月28日至10月5日期间,番禺汽车客运站累计加班324班次,发送人数10796人。客流高峰出现在10月1日,客流峰值为2.1万人次。该站所有一线岗位工作人员取消休假,加班加点,最大限度地开放售票窗口,保证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以最好的状态应对此次客流高峰。  相似文献   

4.
铁路上海站是上海铁路客运站“四主三辅”客运系统中的主要客运站之一。2010年世博会期间,铁路上海站还将作为上海市主要的对外客流集散点。据专业部门的规划与预测,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远期集散客流量为32万人次/天。其中,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的换乘,同市内交通之间的换乘比例为9:7。客流特征如下: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快速公交潮汐客流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冼伟雄 《城市交通》2011,9(2):26-33
为有效应对广州市快速公交早晚高峰潮汐客流问题,通过客流调查、交通仿真、实车演练等方法寻求应对措施.首先,从系统模式、BRT通道和车站、客流情况几个方面介绍了广州市快速公交系统的概况.针对BRT潮汐客流问题开展客流调查,分析客流一般规律及车站客流分布.围绕动态借道、静态借位、灵活线路、始发分流、智能调度几项措施,分别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建设速度加快,多个设计理念超前、技术先进的特大型铁路客运站相继建成.在对国内新建或已建的大型铁路客运站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得出其在交通规划中存在的共性特征,提出同类型铁路客运站的一般规划思路,可为今后的铁路客运站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朱军功 《交通标准化》2009,(22):110-112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建设速度加快,多个设计理念超前、技术先进的特大型铁路客运站相继建成。在对国内新建或已建的大型铁路客运站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得出其在交通规划中存在的共性特征,提出同类型铁路客运站的一般规划思路,可为今后的铁路客运站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合理分配引入高速和城际客运专线的铁路枢纽内客运站的接发旅客列车任务,以始发终到客流在各客运站之间的分配、始发终到和通过客流的运行路径为决策变量,以最小化枢纽内始发终到和通过旅客的费用为目标,以客运站始发终到能力和通过能力、铁路线路旅客列车通过能力、旅客运输需求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客运站分工多目标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考虑铁路枢纽内运行路径少的特点,设计了基于枚举法、多最短路和线性规划的精确求解算法.算例表明,该方法能够对3个客运站的接发旅客列车数量进行定量分配,始发终到能力占用率分别为100%、64.5%和69.3%,通过能力占用率分别为78.7%、65.9%和25%.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我国大中型铁路客运站的设计和运营问题,并通过建立客运站系统设计优化模型,提出了大中型铁路客运站系统设计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潍坊汽车客运站为例,分析了汽车客运站的客流特征,根据客运站客流变化规律,建立了回归预测模型,经平均绝对百分误差检验预测误差小于10,属于高精度预测.同时进行了实际客运量预测,为汽车客运站合理安排组织运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不同种类与发展模式的公路客运站的经济属性和供给机制,分析与其相适应的融资形式,并界定了融资主体,得出公路客运站的建设融资特征,对解决公路客运站建设融资难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引入既有枢纽客运站的布局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高速铁路的特点、运输组织模式、枢纽内客运站分工、旅客换乘需求以及运营管理体制、引入线工程难易程度等因素的分析,论述了高速铁路引入既有铁路枢纽客运站方案与城市位置、性质、规模及城市规划发展的关系;并对引入方式与既有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出了适应中国高速铁路引入既有枢纽客运站布局的比选类型和建议。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铁路枢纽内客运站布局的优化,对铁路的运营发展以及整个运输系统效率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有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客运站布局影响因素的分析和优化问题的相关描述,将整个网络系统简化,略去从一个客运站到另外一个客运站的运输过程,仅考虑向客流消失地疏散或从产生地集中到客运站的旅客出行过程,建立铁路枢纽内客运站布局优化模型,并设计相应的算法。  相似文献   

14.
客运站运营的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客运站工作可靠性的Petri网,对客运站工作的可靠性进行模型化分析,明确铁路客运系统工作中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及系统的薄弱环节,制定预防措施,提高铁路客运站的运营质量对提高整个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成都铁路枢纽客运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都铁路枢纽客运系统为研究对象,作者讨论了客运专线引入枢纽对客运系统的影响,城市形态及其发展规划与铁路客运站选址的相互关系,铁路与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中其它运输方式的衔接方式、换乘关系及协调发展;提出了未来三十年成都铁路客运系统车站的分工布局、客货线路在枢纽内的走向及疏解原则,同时提出近期新成都站的建设方案以及市内各种交通运输系统与之协调共谋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关于促进汽车客运站快速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客运站场作为旅客运输生产各环节之间以及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衔接的重要节点和场所,在道路运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站场网络,是推进道路客运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分析山西省道路客运站场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规划、投资、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适应道路客运业发展的站场网络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学的客流预测是合理布置交通设施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火车站综合交通客运枢纽客流构成,提出客流预测的总体思路和框架,并对客流预测的常用方法加以介绍,最后总结相应的设施容量计算方法,这为火车站客流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客的时间价值观正日益提高,减少旅客在站停留时间是提高铁路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针对车站换乘的研究很多,但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基础设施的布置,而没有针对旅客到发车站与列车到发车站的协调配合展开研究。以耦合理论为基础,探讨车站旅客到发站与列车到发站的协调程度,从而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改善城市交通与铁路列车到发的不平衡性,提高车站工作效率,减少旅客在车站无谓的时间消耗。  相似文献   

19.
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公路客运站旅客发送量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分析公路客运的运营特征和需求特性,对已有和规划的公路客运站适应性进行论述。提出符合城市发展的公路客运站布局方案,并对其功能定位进行研究,实现城市客运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该研究方法可为类似城市的公路客运站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