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交通科技     
《人车路》2003,(5)
汽车安全气囊技术的新发展安全气囊主要由控制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气袋组成,在发生碰撞事故时,传感器感受汽车碰撞强度,电子系统接收并处理传感器的信号。当判断有必要打开气袋时,立即由触发装置发生点火信号触发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收到信号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并充满气袋,使得乘员能够与一个较柔软的吸能缓冲物件相接触,而不是与汽车的内饰件猛烈碰撞。新型安全气囊的特点是具备内层,它使气囊在充分展开后,才朝着驾驶员方向膨胀。它采用全力充气器,其展开方式在对人体的冲击方面,可与减力安全气囊相比。目前安全气囊技术的研究开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1)智能化:这种气囊系统能够在汽车碰撞的一瞬间根据碰撞条件和乘员状况来调节气囊的工作性能。(2)小型轻型化:安全气囊总成采用体积小的新型气体发生器(有利用压缩气体的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及采用有机气体的纯气体式气体发生器)。(3)实现全方位保护:安全气囊不再仅局限于保护驾驶员与前座乘员。(4)环保型:采用新型气体发生技术,使之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飞机上可以打手机了近日,在英国维珍航空公司由上海飞往伦敦的班机上,乘客成为第一批被允许在飞行途中使用他们的手机进行通话的客人,这在全球航空公司中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2.
针对路边侧方位停车起步或车门开启时存在与道路上行驶车辆发生碰撞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车-车通信的防碰撞预警系统.停放车辆通过传感器收集自身转向车轮转动和车门开闭状态的数据,采用RFID技术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传输至附近道路的行驶车辆,经道路行驶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安全判别后,决定是否生成预警或...  相似文献   

3.
第一,安全气囊是一次性产品。在碰撞引爆后,安全气囊就不再具有保护能力,而须送回维修厂家重新更换一个新的气囊。  相似文献   

4.
侧面碰撞在实际交通事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研究侧面碰撞对于保护乘员安全是很重要的。改善车辆结构以减少乘员伤害情况的方法有许多.其中改善B柱的结构对侧面碰撞的影响很大。而通过对两辆车B柱更改前后侧面碰撞乘员伤害情况的研究,提出“合理的B柱结构可以降低乘员伤害指标”的结论,可以使车辆在不安装气囊的情况下,降低对车内乘员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5.
侧面碰撞在实际交通事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研究侧面碰撞对于保护乘员安全是很重要的.改善车辆结构以减少乘员伤害情况的方法有许多,其中改善B柱的结构对侧面碰撞的影响很大.而通过对两辆车B柱更改前后侧面碰撞乘员伤害情况的研究,提出"合理的B柱结构可以降低乘员伤害指标"的结论,可以使车辆在不安装气囊的情况下,降低对车内乘员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6.
在两船构成碰撞危险或紧迫局面时,只要当时环境许可,驾驶员应及早地按规则要求采取避让行动,如有足够水域一船采取转向避让。在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两船已逼近到相当接近的局面时,单用转向避免碰撞的两船最近距离模拟器试验为10-12倍船长。  相似文献   

7.
在两船构成碰撞危险或紧迫局面时,只要当时环境许可,驾驶员应及早地按规则要求采取避让行动,如有足够水域一般采取转向避让。在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两船已逼近到相当接近的局面时,单用转向避免碰撞的两船最近距离模拟器试验为10—12倍船长。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车辆的集中控制和系统管理提供了实现条件。例如车辆的制动、转向、门锁的集中控制和发动机、变速器的电子控制等。同时,智能化传感器和控制机构的应用,使得数字技术应用于声音车辆识别、安全碰撞、适时诊断、导航等成为了可能。因此,车辆电控技术将是优化人一车辆一环境系统性能的基本手段。车辆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侧平线与另一直线的相对位置可由两面投影直接判断,当侧平线与另一直线之间可见到交点时,可由点分线段的定比性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当侧平线与另一直线之间见不到交点时,如果另一直线是投影面垂直线(包括铅垂线和正垂线),则两直线交叉(或称交错),如果另一直线也是侧平线,则可由平行直线的定比性及直线的方向趋势判断,或由辅助对角线法判断。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够在危险情况下给驾驶员提供帮助,车载传感器系统应能自主地、高精度地、高可靠地、实时地探测周围障碍物的位置和速度。在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中,会有多种原因使得遥测传感器(探测目标时不与之作物理接触的传感器)很难满足上述要求。本分析两种主要的原因。第一个原因主要与车载遥测传感器有关,是在车载非惯性系中使用遥测传感器而出现的克里奥利效应。第二个原因是体目标效应,即由于目标大小并非无穷小,从而对反射信号有调制,结果导致距离、角度、多普勒速度测量闪烁,使得传感器测量出现显误差。本也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SRS,即汽车安全气囊系统(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顾名思义,就是在危险发生时可以保护驾驶员生命安全的气囊袋。一般是由一个折叠好的气囊袋、充气器、点火器以及氨气固态粒子组成,通过安装在车头的儿组传感器感应车辆与外鞫的撞击度,以确定是否需要引爆气囊。当车辆遭受正面强烈的撞击时,它会在瞬间充气膨胀以保护前座乘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汽车SRS气囊系统与其它电子控制系统不同。SRS气囊系统可以作为一套标准设备装备车辆,也可作为一套选装设备由用户选装。目前,大部分中、高档轿车都采用了SRS气囊系统。虽然SRS气囊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大同小异,但由于制造厂家不同,部件结构会有所差异。因此在检查(这里主要是指调取故障代码、清除故障  相似文献   

13.
点模式匹配在比较两幅由不同时间或同一时间不同传感器采集的图像时,是常用的方法之一,许实时应用系统对匹配效率有很高的要求,文中构造了一个基于极坐标转换的算法和一个基于三角形近似顺序全等的算法,两个算法都具有原理简明,识别能力强,计算速度快的特点,文末对两个算法进行了比较,并用数值实例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4.
考虑到气囊模型的特性与弹簧模型的特性相似,利用有限元法把复杂的气囊模型简化为常用的弹簧模型。弹簧系数通过作用力与位移的关系体现,其大小与气囊的内压、相互间接触位置(倾角)及直径有关。探讨了弹簧系数在不同气囊参数下的变化规律,为其在工程保障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船舶在互见中航行避让时,由于对各种条件的认识不同或当时的局面比较复杂,常常使船舶驾驶员产生判断上的失误,而导致两船或多船间的不协调行动,严重时产生碰撞。导致不协调行动的原因中,有两个因素不容忽视,即驾驶员的认识、判断和当时会遇的局面。为了能够真正做到防止互见中船舶不协调行为的发生,不仅要对会遇情况正确认识判断,还要根据局面的不同,采取适合于当时情况的避让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家用汽车》2012,(3):13-13
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天合已研发出新一代自适应式前安全气囊.在车祸发生时.该自适应式安全气囊可以根据乘员的体积以及其他可能产生的变量.自动调整气囊的压力以及体积大小.预计2013年开始生产该自适应式安全气囊。目前,天合已研发并生产出安全气囊自动排气系统,当乘员距离安全气囊太近时,安全气囊内置的通风口可以自动排出一些气体调整气囊的柔韧度。  相似文献   

17.
对四缸柴油机的两种试验台架,大基础直接连接式的实验台架和加装气囊的试验台架上四缸机的振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后处理分析计算,试验结果表明几种台架振动烈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大基座传动轴橡胶块连接、大基座传动轴尼龙绳连接、气囊隔振传动轴尼龙绳连接、气囊隔振传动轴橡胶块连接,气囊对X方向振动的吸收效果明显.在改进台架设计中,必须在支承点处配合适的减振装置,减振装置的布置应尽量对称于发动机的重心传动轴需采取合适的挠性连接方式.  相似文献   

18.
选取长沙市中心区4个典型信号交叉口,利用视频轨迹追踪软件,提取右转机动车与直行非机动车的冲突交通流轨迹数据.以减速、换道等避险行为与可能发生碰撞(距离碰撞点时间小于2 s)为依据,采集机非冲突样本;选择距离碰撞最大时间(MTTC)和冲突时间差(TDTC)作为评价指标,提出一种基于交通流运行轨迹的改进型TTC(Time ...  相似文献   

19.
基于汽车安全状况的CST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与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系统之间的联系,提高汽车安全性能的整体水平,提出了基于汽车安全状况的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装置(CST)控制系统思想.即以单片机控制技术为核心,对汽车制动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实时检测,判断制动系统安全状况,利用毫米波雷达实时监测本车与前方车辆(或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运用行车安全距离模型以确定本车的安全状态,一旦发现制动失效和制动不良,或距离超出安全范围时,则立即将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系统推出至全伸状态,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当制动系统完好或安全隐患不复存在时,则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系统自动回缩,实现根据汽车所处的安全状况自动确定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系统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20.
制作空心板梁的气囊内模上浮控制及补救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东  周彬 《湖南交通科技》2004,30(4):72-73,87
论述了先张法气囊内模制作空心板梁时影响气囊内模上浮的各种因素,提出控制上浮的办法,并取得很好的效果。根据工程实例分析气囊内模上浮的空心板梁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及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弯矩,据此提出气囊内模上浮的空心板梁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