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余霄 《中国电动车》2007,25(7):171-172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以"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它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不仅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非人的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而且呼吁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根据生态伦理的要求,人类应放弃算计、盘剥和掠夺自然的传统价值观,转而追求与自然同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生态伦理学对伦理学理论建设的贡献,主要在于它打破了仅仅关注如何协调人际利益关系的人类道德文化传统,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赋予了真正的道德意义和道德价值。其实,伦理本身暗含着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具有无条件性。在生态伦理中,责任充当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媒介,生态伦理是一种责任伦理。  相似文献   

2.
朱勤 《中国电动车》2007,(2):109-110
保护自然生态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然而,与自然生态相对应的文化生态不仅关系到一系列的文化问题、社会问题,而且是人类全面健康、长久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生态包括有形的文化资产和无形的文化资源,涉及到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文化生态可以充实旅游内容,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对民间手工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发掘和再利用也是旅游资产开发和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保护自然生态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然而,与自然生态相对应的文化生态不仅关系到一系列的文化问题、社会问题,而且是人类全面健康、长久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生态包括有形的文化资产和无形的文化资源,涉及到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文化生态可以充实旅游内容,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对民间手工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发掘和再利用也是旅游资产开发和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人类破坏生态环境,主要体现在产业活动上。产业生态化是人类构筑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产业生态补偿是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由之举,是生态补偿的重要研究和实践领域。本文以产业生态补偿的概念和意义探讨为基础,借鉴了国际产业生态补偿的经验,剖析了当前产业生态补偿存在不补偿,补偿不严、不足、不够、不强等问题,继而在产业生态补偿的立法、标准、手段、主体等方面提出完善产业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生态道德,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念和心理总和。企业的生态文化建设是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企业整体出发,以生态文化为引导手段,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达到经营与环境、生态、资源、社会协调统一,长期高效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汽车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油短缺和生态恶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能源的短缺将直接影响各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而环境污染则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天然气是当今世界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煤炭、石油并列为世界能源的三大支柱。据研究资料显示,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按汽车现在消耗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景观规划水平与品味,我们在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应用生态分析方法,既要强调资源环境、景区功能、艺术内涵与社会环境,更要强调生态环境基础一定要适应人类需要。本文以昆明市绕城高速公路为例,通过对景观设计要素的景观设计理念进行分析,结合对生态环境敏感区的环保措施等方面探讨了在景观设计中的生态观点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璐 《中国电动车》2014,(11):120-120
丰富的深层生态美学智慧存在于中国传统的道家学派,其中以老庄所代表的最为典型。老庄以中国人特有的智慧,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表达了关于如何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主张。很多著作对于道家文化的生态美学思想及其智慧都有很好的表达,比如先秦时期的《老子》、《庄子》、《吕氏春秋》和汉初的《淮南子》等著作。现今我们对道家生态美学思想挖掘、探讨和学习,并用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将具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绿色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交通系统的构建,分析了生态新城绿色交通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南京南部新城绿色交通规划的经验,归纳了绿色交通体系构建的目标、绿色交通规划的方法及理念、方案落实的主要策略和经验。研究结果认为:生态新城的绿色交通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平衡绿色交通方式与非绿色交通方式的关系;不仅要考虑交通系统本身的规划整合,也要考虑交通与其他专业的协调,才能成功构建完整的绿色交通体系,并实现规划理念与规划方案的真正落地。  相似文献   

10.
根据西部黄土高原区生态环境特征和西部交通建设的特点,提出公路交通建设中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重点对西部交通建设中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议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应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设计生态化反映了人和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及整个生态系统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美好设计理想。作为让环境的影响达到与生态过程相协调程度的科学设计理念,它的实现与发展,必须经由浅层的生态设计迈向更为深层的路径,即深生态设计。这为设计走出技术整体化的板结困境,化解当下生态和环境的危机,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和有效的技术路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广东镉大米到全国持续高温,当我们在惊呼生态恶化的同时,是否也意识到,扭转这一自然环境恶化的局面,跟我们的事业有直接的关联。拿什么去拯救世界?用我们的环保理念,用我们的环保产品。今天,自行车之所以能风靡世界,就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已经有了共识。而将事业和环保联系在一起,是我们的优势。创造更多消费者喜爱的自行车产品,满足他们日益提升的需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正>看过柴静老师拍摄的《穹顶之下》后,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在这个矿产资源日益稀缺的年代,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们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且这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环境污染汽车行业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汽车企业早就已经开始了未雨绸缪和不懈地努力。  相似文献   

14.
尽管2008年留下了满目疮痍的全球经济生态,尽管未来还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但是,伴随着人类战胜经济病魔的胆识和力量的彰显,也伴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边际化”,2009年仍然给人带来了黑暗即将过去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发展的加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城市内涝已成为城市水生态环境重点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要求,并大力推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来解决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雨洪管理问题。然而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住宅小区是最贴近人们生活的对象之一。海绵型居住区通过景观设计的技术手段来力求创造自然与居住、人与环境的高度融合,以达到居住区空间内部与外部景观的和谐美。如何实现健康景观与居住环境的共融,恢复被破坏景观的再生与自我更新能力,以及如何通过景观界面的分析和规划设计,将人类传统文化和自然系统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发现和预防潜在的环境危机,正是海绵型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全球石油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再加上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2007年6月4日原油价格为66.21美元/桶),已对传统的石油燃料发起挑战。美国是石油最大消费国,60%石油需进口,而2/3石油用于交通工具,因此开发新能源来替代石油成为全球发达国家也是美国的重要内容。美国总统布什于2006年1月31日发表国情咨文,表示在未来20年里,美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将减少75%。  相似文献   

17.
近自然陆域环境是公路建设的重要载体.高速公路建设中,需要在不损害交通安全性和时效性的前提下,实现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社会文化环境的互相融合.研究结合国家中长期规划、公路建设发展趋势及近自然陆域生态景观的产生,分析了公路建设对近自然陆域环境的生态影响,提出了公路生态设计准则.G40崇启高速崇明段所处的崇明国际生态岛,是一个高度人工化的景观系统,是典型的近自然陆域环境.结合崇明岛生态本底,介绍了近自然陆域环境下公路生态建设的7个准则和公路生态实现的4个路径.  相似文献   

18.
对于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业内人士给予极大的关注,这是一次继往开来的大会,对于中国自行车产业未来走向起到指导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给我们无比美好的憧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我们过去一直强调对自然的征服,人的主体性日益膨胀,其结果是在取得巨大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了生态失衡等诸多问题。"美丽中国"包含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对世界现代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在某些地区使得生态地质环境更加脆弱,生态功能和承载力也急剧下降.通过重大交通工程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切割、隔离、阻碍和扰动作用的研究,建立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尝试在适合研究区的层次分析基础上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区线形工程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处理好重大交通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高原环境、促进基础建设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韩钢 《中国电动车》2014,(12):24-25
在当今时代,企业发展的理想经济模式是生态循环经济,应该由原来的企业经济模式转变为企业生态与经济复合的经济模式。企业的目标不能只是盈利,而应当把资源的循环利用与环保同时纳入企业的生产管理体系中,实行无污染生产,绿色循环经济模式,赚取利润的同时也保障环境不被破坏,尽可能做到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的局面。本文主要阐述循环经济的内涵以及探讨循环经济下企业商业生态的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