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汽车覆盖件试模调整工艺和试模调整钳工与CAE/CAD/CAM/CAT的关系,以及高速雕刻机与压力机的精度及提高高速雕刻机加工精度的方法。对汽车覆盖件拉伸模、修边模(含冲孔)及翻边模(折边)等在试模调整工艺中出现的冲压件R角不良、回弹及翻边(折边)尺寸超差等问题,以及冲压生产操作性不良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上述工艺问题的原因及现场整改需要调整钳工的直觉与现场试验来解决。  相似文献   

2.
曹正喜 《隧道建设》2012,32(2):234-238
沈家门港海底沉管隧道工程北岸出入口原设计采用模袋砂围堰作为主体结构施工平台,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地质情况、海水涨落潮水流、模袋砂刚性等因素影响,模袋砂局部产生沉降、位移。为保证沉管隧道出入口的顺利修建,通过对模袋砂围堰沉降变形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各种加固施工方案进行比选,最终采用钢管桩加固模袋砂。并对钢管桩加固模袋砂的工艺、过程及施工效果进行了介绍。采用钢管桩加固既可以发挥模袋砂施工工艺成熟、机械化程度高,又可以发挥双排钢管桩的整体性好、刚度大、抗变形能力强等优点,是柔性与刚性体的很好结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驾驶员疲劳驾驶导致交通事故的根本理论原因,本文分析了驾驶疲劳的形成过程及其机理。基于人因工程学角度,以疲劳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承担驾驶负荷的驾驶员身体系统,并把驾驶行为分为三个阶段,把每一阶段所产生的疲劳严格区分为精神疲劳和体力疲劳。根据驾驶疲劳的程度,把驾驶员的疲劳状况分为了四类,建立了驾驶疲劳累积模型。根据对驾驶疲劳形成的系统分析,概括了现阶段疲劳驾驶监测技术的研究方向,并提出了对疲劳驾驶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汝郴高速公路赤石特大桥为例,对施工过程中爬模爬架设计、动力控制系统设计、爬模过程控制及主要危险源的控制进行重点研究,为爬模的安全使用及桥梁建设质量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载货汽车遮阳罩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利用模流分析方法对遮阳罩产品的结构成型性进行了模拟分析,找出了产生缺陷的原因,提出了产品结构优化方案.通过对不同结构优化方案的模拟分析、使用材料的合理性分析及成型后产品试验,确定了该遮阳罩产品的结构和材料,达到了减重降耗、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李卫庆 《公路》2006,(1):71-73
简要介绍了模袋砂子堤和模袋混凝土结构的组成。对第一次应用于高速公路路基工程中的模袋砂子堤及模袋混凝土施工要点、工艺等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浅海滩采用此工艺能减小路堤的工后沉降,可以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大整数模幂运算在公钥密码算法运算效率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RSA算法加密与解密都使用了模幂运算.对于加密,要计算密文C=Memod N,对于解密,要计算明文M=Cd mod N,其中e和d分别为公钥和私钥.当e和d非常大的时候(可能达到几百位或者上千位)时,计算速度就会大大降低.因此,研究快速幂的运算效率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是研究计算y=gsmod m的效率问题,论述了大整数模幂算法在国际上最新的进展,并实现相关的算法,进行测试比较,并给出结论.  相似文献   

8.
刘力英  黄雪阳 《隧道建设》2017,37(Z1):20-25
为了探索硬质地基上干坞坞口模袋砂围堰变形的空间效应及合理的平面布置方案,以广州洲头咀沉管隧道轴线干坞坞口模袋砂围堰工程为背景,借助数值手段建立围堰三维有限元模型,明确了干坞内降水工况下围堰空间条件下的水平向变形规律,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同时对多折角U形和两直角U形2种围堰平面布置方案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降水工况下,模袋砂围堰纵向不同位置的水平向变形规律不同,将围堰变形视为平面应变问题存在缺陷;2)围堰存在类似于基坑的空间效应,其本质源于围堰自身平面布置导致的系统刚度差异;3)围堰顶部斜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围堰角部与中部系统刚度不同,差异变形的存在导致了裂缝的发育;4)多折角U形围堰布置方案优于两直角U形布置方案,前者对空间效应的利用更为充分。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汽车凸轮轴热锻模寿命,对4Cr3Mo2NiVNb(HD)电渣钢进行了力学、热稳定性及热疲劳等性能试验,并进行了综合性能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选用HD电渣钢,采用改锻-锻热固溶调质予处理与复合强化处理新工艺,与原3Cr2W8钢制该模常规热处理工艺比,消除了早、中期失效,提高寿命8~10倍,被誉为寿星模,可产生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使用的锤锻模大多采用5CrNiMo、5CrMnMo,以我公司来讲,我们的锻造毛坯大多是中小型锻件,宜采用5CrMnMo、5CrNiMo材料制作的模具。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锤锻模模具失效的原因,大都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常因型腔尺寸磨损和产生纵向裂纹、横向裂纹、以及网状裂纹(龟裂),即所谓热疲劳裂纹而报废。造成这些失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原材料的问题、模具毛坯锻造金属的组织成分、模具毛坯锻造温度的合理选择、模具的几何形状、模具的热处理工艺及质量等。现就以我公司5CrNiMo、5CrMnMo为材质的热锻模,根据模具使用条件常用的几种热处理方法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1.
一批小零件,需要在1.5~2mm薄板上冲出Φ3mm的圆孔和3mm×3mm方孔,刚开始加工时我们采用老方法固定凸模(如图1示),由于凸模太细小,强度又低,冲孔时凸模经常折断,更换新凸模又相当麻烦,为此,我们分析研究后,对凸模的固定进行了一些改进,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改进后的方法如图2所示,加了一个垫柱,可以传递冲裁力,材料用45#钢加工而成,可以多备一些长短不一的垫柱,以便于换装。另外,对于凸模套内孔尺寸,加工时应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断口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和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压型模毛坯淬火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压型模锻造成型后。共晶碳化物未得到充分的改善是引起淬火开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冲制新型■型弯梁新的工艺方案。分析了这种方案产生回弹的原因,阐述了减少弯曲回弹的措施,并通过计算设计了相应的弯曲模。生产出了合格的零件,可为类似零件的成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空心板梁是普遍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芯模的制作及安装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常用的是木制芯模,近两年胶囊芯模和纸芯模也开始应用,各种芯模均具有独特的性能。结合目前桥梁施工中通常应用的3种芯模,对其制作、安装以及运用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智能交通的快速发展,驾驶员较以往所获得的信息量大幅增加,随之加重了其任务转换节奏,增大了脑力负荷,产生了驾驶安全的又1个研究重点.文中研究情景感知的脑力负荷,以期更清楚的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介绍了几种情景感知的应用,建立了驾驶员的情景感知仿真模型,对仿真模型进行了评估,进行了事故致因分析.   相似文献   

16.
因为受施工场地狭小、结构防水要求高、混凝土成形质量好等原因,地下工程墙体若采用传统支模工艺成本太高,多数采用单侧支模施工工艺.但为了保证深基坑的稳定性,基坑围护常采用地连墙及多道内支撑结构,为此给模板等物料倒运及模板施工带来困难.通过对单侧支模工艺进行优化、支撑系统采用可调式自撑,解决单侧模板倒运及模板施工问题.该文从施工工艺原理及其受力计算、施工工艺流程及其操作等方面介绍了其施工技术,并与传统方法做了比较.实践表明,可调式自撑单侧支模技术切实可行,同时具有施工方便、操作简单、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以 Moldflow 作为分析平台,利用某汽车前保险杠现有模具的设置,分析了新型材料用于该保险杠成型的可行性,并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预测,同时也找出了制品成型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与实际成型对比,验证了模拟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根据 Moldflow 分析结果进行现场试模调试,制品未出现质量问题,达到了利用现有设备成型制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液压爬模施工是高墩(尤其是异型段不多的高墩)施工中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采用液压自动爬模系统进行墩身施工在我国桥梁建设中已经逐渐代替了以往墩身施工中的脚手架搭设操作平台的模式。宁波甬江大桥索塔施工即是采用了液压爬模系统,该工程具有墩身高,数量多,体积大等特点。该文介绍了液压爬模在斜拉桥索塔施工上的应用,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拉延模具虚拟合模结果,对拉延凹模动态变形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拉延凹模动态模面的补偿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模具进行反向补偿由于压机作用而产生的变形,在拉延凹模局部特征部位进行紧压处理,补偿因动态变形造成的局部特征不清晰,此项工作可大量减少钳工手动研修量。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预测船舶引航员人因可靠性,以认知可靠性和失误分析方法(CREAM)基本法为基础,建立了人因可靠性预测模型.使用三角模糊数改进决策实验与评估实验方法(DEMATEL),获得了CPC因子权重;将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引入CPC因子绩效效应评价,降低了专家判断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通过构建情景环境指数和人因失误概率的函数关系,实现了人因可靠性的精确预测.分别采用CREAM基本法和模型分析了实际情景环境下和设定情景环境下引航员的人因可靠性,结果表明:模型较传统的CREAM基本法有更好的可靠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