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速公路改扩建新旧路基结合处的处治至关重要,同时软基处治和双侧拓宽填筑顺序也将影响路堤填筑效果。为探究高速公路改扩建软基处治段地基沉降与深层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依托广西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建立双侧拓宽路堤填筑模型,研究表明:(1)山间沟谷相软土为由软到硬渐变型软弱土,厚度3.0 m,下卧层为风化砂岩层,软弱土可采取碎石换填处治;(2)双侧拓宽的填筑顺序对软基换填侧地基变形影响较小,软基换填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山区软土处治技术目前研究相对较少,开展适用山区软土处治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文中基于广东省内较有代表性的山区软土高速项目——平兴山区高速项目,分析山区软基路基开裂或滑移的主要原因,提出山区软基处治设计关键内容。针对高速公路K87+175~K87+350路段因填筑过快导致路基滑塌问题,进行了换填和抛石挤淤联合处理山区软基方案研究。相对原设计管桩复合地基,片石来自于标段内隧道开挖石料,采用换填+抛石挤淤法可节省大量工程费用,经济优势明显,因此在片石资源丰富的条件下,挖除部分软弱土层再抛石挤淤也是一种可取的山区软基处理方案,相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有较大的经济优势。但采用此工艺在路基填筑前期稳定性相对较低,应结合稳定监控数据动态控制填土速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新乡至郑州高速公路软基处治工程,对软弱地基压密灌浆处治工程进行试验研究,总结出了压密灌浆在处理软弱土地基或路基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4.
对省道1931线、新辟的潮州港大道等软土路基作分析对比,并以该两项工程软基处治为例,介绍了抛石挤淤 填砂逼淤这一简易而又方便施工的软土地基处治方法,提出了笔者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5.
斜坡软弱地基上高填方路堤容易发生变形失稳引起路面结构的损坏,极大影响道路使用性能。通过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斜坡软基高填方变形失稳发展机理,比较了不同工况条件下各因素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然后,对实际工程中典型路堤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处治方法对提高路堤稳定性的效果,提出针对斜坡高填方变形失稳问题的处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沉降控制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路基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文章结合具体工程实际,以粉喷桩加固公路软基为例,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对不同桩长、桩间距、桩径条件下粉喷桩处治公路软基沉降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不同处治方案对于控制公路软土地基沉降的作用和效果,为制定合理的工程处治方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模拟计算了不同填土高度、不同填筑速率、不同软基厚度以及不同边坡比例构成工况条件下路堤边坡变形与稳定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揭示了软土地基上高填方路堤变形与失稳破坏的关系:路堤及地基的变形与破坏是相互关联的,路堤出现整体滑动破坏往往伴随大变形。最后,通过对实际工程中的软基高填方路堤进行分析计算,证明采用合适的处治方法控制路基不均匀沉降变形就可以有效提高路堤边坡的稳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国道主干线嘉峪关至安西一级公路沿线地质情况的调查,确定该地区主要分布为盐渍化软弱土,经过方案比选,选定K118+200~+405标段采用振动沉管挤密砂石桩处理该地区的盐渍化软弱地基,并介绍了具体的施工方法和工艺。通过原地基载荷试验和处理后地基的载荷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振动沉管挤密砂石桩处治盐渍化软基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软土地基修筑路堤的数量越来越多,在软基处治的许多方法中,或以砂柱为地基孔隙水的竖向排水体,或以砂垫层为孔隙水的排出通道,本以试验结果,对规范规定的软在处治用砂标准进行探讨,同时叙述对软基处治中的“中、粗砂”划分标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软基处治关键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事莲 《公路》2012,(2):56-62
分析了广东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软基处治中的关键问题,指出路基沉降与差异沉降、新路基沉降对旧路的影响、软基施工方案等,是其中3大关键问题.之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加宽工程适宜的软基处治方案为换填、水泥搅拌桩等复合地基、排水固结法十沉降隔离墙、高压旋喷桩、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堤,并提出了不同条件下宜采用的软基处治方案.最后给出了两个改扩建工程典型软基处治的实例.  相似文献   

11.
沿海高速公路曹妃甸支线穿越了软土、软弱土、渍盐土,以及不良地质砂土液化区,项目全线均为填方路基。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保证路基稳定,提出了科学的软基处治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设计,为项目建设、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嘉安一级公路沿线地质情况的调查,确定该地区主要分布为盐渍化软弱土,选定K117+900~K118+200段为试验段,采用强夯置换处理该地区的盐渍化软基,介绍了强夯置换加固的机理、加固方案设计和施工工艺。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载荷试验,结果表明,强夯置换处治盐渍化软基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公路工程中的软基处治,是影响工期和投资的重要因素,处理不当后期会出现路堤沉陷、边坡塌方、波浪形路面、路面开裂、桥头跳车等工程病害。本文对公路软土地基的处治方法进行了归类分析探讨,并结合工程实例,因地制宜处治软基。  相似文献   

14.
李强 《中外公路》2005,25(3):32-33
河滩相软土地基有其特殊的工程性质,处理此类软土地基的方法有很多种,该文介绍了高速公路软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适用条件。并通过一个实例介绍了排水固结法处治软基的过程及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江罗高速公路为例,介绍软基工程施工前设计补勘的作用,以及采用换填法、排水板+反压护道法、换填+抛石挤淤联合处治法等对不同路段软基处理效果的分析。施工前通过静力触探方法补勘,详细了解地质情况,选择不同段落不同地质的处理方法。实践表明,以上三种方法均适用于山区公路软基处理,其中换填法处理效果较好,且具有施工方便、速度快、材料充足、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和工程造价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在软弱地基处理难度大的特点,本文结合对山东某高速公路主线桥头软弱地基采用浆喷桩结合超载预压方案进行处治设计的实例,给出鲁西北黄河冲洪积平原区软弱地基处治(控制工后沉降)的一般适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山区,广泛分布着山间沟谷相软弱地基。对山区软弱地基特点进行较详细的分析比较,对常用处治措施进行总结,提出山区沟谷软弱地基的处治建议。  相似文献   

18.
软土路基超载设计与卸载时机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预压是最常用的软土地基处治方法。在工期较短,预压时间受到限制时,可采取超载预压的方法加快预压期的沉降量。根据广东省阳茂高速公路软基实况及基于沉降监测资料的分析,进行软土地基超载设计并推算相应的超载厚度,同时探讨了卸载时机的确定方法,确保预压期内地基应完成的沉降量和预压期末地基的固结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云南大理至丽江高速公路湖相软土形成的原因和工程特性,对深厚湖相软基沉降及稳定进行了计算分析,并结合具体软基路段处治案例,认为地形地貌条件应作为湖相软基处治的重要因素加以考虑,提出了云南深厚湖相软土地基处治设计与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20.
软土地基的处理是保证路基强度的基本条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软基强度是保证路基及路面结构稳定的前提条件。本文就东南公路软基处理为例,阐述了抛石挤淤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