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成必然和普遍的现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可以较好地解决农户之间土地余缺矛盾,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但由于现阶段土地流转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并引发了个别农户上访。目前就如何解决这个新问题,已成为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重是之重。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财政扶贫如何定们成了一个重要课题。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共同组织的财政支持科技扶贫试点工作的实施,说明我国的财政扶贫选择了一个准确、高效的切入点。目前,我国农村贫困的特征是区域和农民个人撍顢并存,经济发展科技含量和劳动力素质撍蛿并存。二者互为因果。财政支持科技扶贫试点主要以科技为先导,通过一定财政资金的投入,提高贫困地区支柱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劳动力素质,提高贫困地区的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发展能力,不仅使现有农村贫困人口在2000年底前解决温饱,而  相似文献   

3.
消除二元经济的影响向一元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农村劳动力资源向城市转移。我国目前正处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在转移过程中具有数量大、文化和技能素质低、稳定性差和分布不合理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利用和经济的发展。同时,引发了相应的教育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徐丽 《中国电动车》2009,(11):118-118,117
2008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8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5624元的88.5%,低644元。其中,农业纯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30元,非农纯收入比全省低1474元。可见,推动我市农村劳动力转型就业,提高非农收入是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重要方面。据测算,2008年年末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14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48.3%。  相似文献   

5.
本着重从中国农村人口现状、发展趋势出发;探讨农民素质低下是导致农村交通事故的主体根源,并分析造成农民素质低下的现实原因,提出以人为本,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的大环境下,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不容乐观。就整体来看,提供给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远大于实际需求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满足需求的多样化。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目前的就业形势空前紧张。因此,对农民劳动者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够通过培训让劳动者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也能够缓解劳动力市场目前的压力。本文就此话题,详细阐述了以下四方面内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意义,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造成现状的原因,针对种种现状提出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投资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比较低,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阻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改善农村落后的经济状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加快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8.
土地流转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解决当前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当前,各地土地流转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但总体上呈现越是地理位置偏僻的地方,土地流转面积越多的格局。相比之下,城市周边的土地并没有体现出应有地域的优势,流转面积比例较低,成片流转的面积较少。  相似文献   

9.
自中央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以来,诸暨市政府重点关注农民的劳动力素质培训,把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且专门出台各项政策,加大对欠发达村镇农民的培训。为了将培训效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政府按照“需求单位出单、培训单位接单、政府买单”这一理念,每年拨出专项资金800万元,用于农民的技能培训和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占农村劳动力60%以上的农村妇女是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独特作用的社会群体,充分发挥农村妇女的角色和作用,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农村地区土地流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农业产业化进一步提升,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但是在土地流转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以及流转机制的不完善,农民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本文通过对安化县土地流转的调查和分析,试图提出一些对策来改善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时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出路,但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影响,在转移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笔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所呈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新阶段实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原有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在目前情况下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了,同时其缺陷也日益显露,这就产生了农村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很好的适应了现代农村的规模化发展,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这些缺陷应通过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来加以避免。  相似文献   

14.
刘佳  王琳 《中国电动车》2007,(12):207-208
本文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局限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出发,认为在工业化道路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将是影响大局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使用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进行引证。通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分析,发现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问题是工业化进入高级阶段农村劳动力无法满足高新工业需要的结构失衡和二元社会结构(户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限制。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区文化对社会主义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及提高农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起步晚,存在着社区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传统文化保护不好、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活动内容和形式单调等问题,需要多方努力共同改变,发挥文化建设对思想的引领、经济的促进、社会的和谐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土地特有的社会保障功能、城乡二元观念在土地使用权领域的延用、农村产业的先天缺陷以及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中介组织的缺乏等都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合理构建形成了障碍。我国应从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建立土地使用权权利流转机制、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程序及健全流转登记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述国内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分析了国内农村征地补偿涉及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占用了大量土地,人和耕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忽视这一矛盾.政府和社会应认真研究解决办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证对在国家建设中失地、少地人群的公正和合理的安置,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向社会转移的能力,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这一公共政策的公平性,认为进行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农村持续向前发展的关键,是让农民得到切实利益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等。提出为了更好地发挥新农村建设的公平性作用的具体措施: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民思想水平,建立民主管理制度,进行新农村建设资金筹集机制的创新,因地制宜建立绩效考评制度。  相似文献   

20.
积极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进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生活条件差距,已经成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与此同时,农村公共事业还是提升农村人口的素质,缩小城乡之间发展距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关键抓手。通过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村公共事业的提升,为农村发展输入更加强劲的动力与活力,这是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对社会事业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基于城乡经济一体化背景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