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的: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穿越武汉主城区,与线网规划中的多条地铁线路进行换乘。由于经过的城市区域尚处于开发时期,地铁工程多处与规划或在建的市政工程协调。本文通过对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换乘车站方案的介绍,论述了各个换乘车站的控制因素及方案形成的过程,以及方案形成过程中与规划的市政工程协调关系,以工程可实施性和乘客的换乘便捷为出发点,兼顾城市发展规划的需要,为换乘车站设计提出清晰的思路。研究结论:(1)地铁换乘车站设计除了在满足换乘功能外,还要与密切的相关市政工程同期设计、同期实施,应从城市发展的高度统筹协调处理;(2)处于开发阶段的城市区域可利用地铁建设的契机,完善强化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使得区域性的交通组织得到相应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武汉轨道交通一号线开通于2004年,至此之后,武汉成为中国第五个开始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武汉地铁进入高速和全面的发展阶段。依据规划,武汉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预计达到300多公里,线路覆盖整个城市区域和周边卫星城区。轨道交通日益发展给武汉地铁商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3.
《都市快轨交通》2009,(4):14-14
《长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2009-2016)》目前通过专家组评估,标志着长春市最大单体工程项目—地铁1、2号线进入立项程序,地铁工程项目建设工作正式拉开序幕。1号线一期工程18.5km,投资约107.5亿元,平均造价5.81亿元/km;1号线一期工程为北环城路至南部新城,途经长春站、人民广场、卫星广场等,全部为地下线;  相似文献   

4.
1 前言最近,杭州市政府宣布杭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国务院批准的消息规划中杭州市的轨道交通网线将由8条线组成,总长度278km。到2050年8条轨道线路全部建成后,可将杭州“一主三副六组团”紧紧地网在一起。近期到 2010年将建成地铁1号线一、二期工程和2号线一期工程,总长82.2km,初步形成轨道交通网络骨架,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杭州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时代即将到来。因此,对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基地的规划和定位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车辆基地的布局根据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没标准(试行本)的规定,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应由线网规划中统筹安排,明确各车辆基地在全线网中的地位和分工。在每条运营线路中应设一个车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很多城市均在发展地下轨道交通系统。通过轨道交通的建设,对其沿线地面、地下空间进行合理的开与利用,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下,提高城市整体功能的作用。本文以合肥轨道交通地铁3号线为例,针对某些站点进行物业开发方案设计研究,并对地铁车站结合物业开发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今后的物业开发设计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结合沈阳市新调整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从线路平面走向、工程建设时序、工程投资及工期要求方面分析确定沈阳至铁岭城际铁路工程起点位置,并对该线初、近、远期运营组织方案,以及与地铁2号线、规划11号线的衔接方案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郑州轨道交通获得国务院批准;长沙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国家批准;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建设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广州地铁建设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相似文献   

8.
沈阳市是我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其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规划5条线182km.远期规划11条线400km。目前开工建设的沈阳市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是沈阳市地铁1号线工程城区段.线路西起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士站.沿开发大道(沧海路)向北过沈新路,沿太湖街北行.然后右转沿沈大路、建设大路走行,过铁西广场后转向云蜂北街、  相似文献   

9.
司机速成培训模式的提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已日益显示出在大城市公交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轨道交通的运营给所在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北京地铁勾画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北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由13条线路和2条支线组成,2008年前地铁5号线、4号线、10号线将相继开通运营,届时北京轨道交通的运营里程将达到300公里,因此地铁电动列车司机这一特殊技术工种人员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0.
围绕轨道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理念及深圳轨道交通6号线前期综合研究案例,剖析了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及政策法规体系的现状,解析了TOD(交通引导城市发展)模式.针对国内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现状,借鉴“地铁+物业”综合发展模式成功案例的经验,在深圳轨道交通6号线的建设实践中,提出了既具有可操作性又能保证轨道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工作方法,既遵循了当前的政策、法规和建设管理规范,又在探索技术整合和规划优化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