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晓青 《汽车情报》2004,(26):27-29
一汽一大众在捷达柴油轿车上市1年之后,1.9L宝来柴油TDI(涡轮增压直接喷射)轿车,年初推向市场。这次推出的是1.9L宝来TDI,售价比同配置的宝来1.6高1.5万元。2004年预计销售2500辆柴油宝来轿车,销售8000辆柴油捷达轿车。从外形看,它与其它宝来轿车完全相同,最大的区别是它装备了最新型的德国大众TDI柴油发动机,这是一汽一大众自2001年推出第一款以柴油机为动力的捷达车后又一款柴油动力轿车。这也是中国第一辆直喷式涡轮增压柴油车。  相似文献   

2.
继柴油捷达后,一汽大众再度出击,推出了我国第一辆国产涡轮增压柴油轿车宝来TDI。一汽大众此举开创了国内轿车的新动力时代,宝来TDI的出色表现也受到了我们的称赞。  相似文献   

3.
申城 《世界汽车》2004,(10):30-32
大众公司似乎对TDI情有独钟.在中国推出奥迪A6 2.5 TDI的同时.在德国推出其旗舰车型辉腾(phaeton)V6 3.0 TDI。看来大众公司是要将TDI进行到底,而轿车柴油化的时代也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4.
受国际石油价格影响,93号汽油价格从2000年的每升2.32元,到现在的每升5.09元(北京),我国的汽油价格正在成倍地增长。高油价时代的来临让所有的汽车消费者不得不面对用车成本增加的严峻现实。油价的上调更是带动了众多行业的价格调整,人们已深深感觉到了高油价对生活的影响。 汽油价格的迅速上涨,使人们又把目光投向了比汽油车更省油,更节约用车成本的柴油轿车。其实早在2005年9月。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资源节约与代用专业委员会就发布了《中国柴油轿车发展建议书》,提出现阶段中国应适度发展现代柴油轿车。以缓解能源短缺的压力。然而,目前柴油轿车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上可谓是曲高和寡,道路坎坷。与欧洲每年柴油轿车占新车销量半壁江山的势头相比。中国柴油轿车仅占每年新车市场的1%左右。我国柴油车在汽车保有量中的比重为23.7%,在轿车保有量中的比重却仅为0.2%.柴油轿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的地位可谓是微不足道。 纵览中国的轿车市场,真正的柴油轿车竟然只有一汽大众的捷达SDI、宝来TDI、奥迪TDI等屈指可数的几种车型。而随着市场的人为限制,一汽大众的部分柴油轿车也相继停产。面对如此尴尬的柴油轿车市场局面,面对还将不断上涨的汽油价格,那些渴望最大限度地节约用车成本。对柴油轿车充满期待的人们不禁要问:柴油时代离我们还有多远?[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田农  德甫 《世界汽车》2004,(6):43-45
继捷达SDl投放出租车市场之后,一汽-大众又推出宝来TDI,向中国柴油家庭轿车迈出第一步。柴油轿车前景广阔,但道路坎坷,第一只螃蟹只能是勇敢者的佳肴。 柴油轿车在中国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统计显示,目前,欧美国家除了100%  相似文献   

6.
等待春天     
从接手至今,这辆TDI在我们手中又增加了一万三千多公里的行驶里程。通过这3个月的使用,我们兴趣的一系列问题也都有了答案。总结一下,那就是:思前想后我们还是喜欢柴油轿车,特别是TDI。[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国际燃油价格上涨,导致我国燃油今年已第三次调高价格,柴油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排放(包括CO2)等优于汽油机。由于柴油汽车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原先认为柴油车冒黑烟、振动大、噪声大的缺点已不复存在,柴油车性能已可与汽油车相媲美。节能、安全、排放已成为国际上研究的主要课题,柴油汽车就具备了节能和排放的优势,但我国就有北京、兰州、厦门等很多城市都对柴油汽车实施限制政策。从去年开始,一汽一大众推出捷达SDI、宝来TDI、奥迪A6TDI柴油轿车,其中宝来TDI、奥迪A6TDI已达到欧|||排放标准,但仍受到北京等城市的限制。为此,本刊将陆续发表文章为柴油车呼吁,希望能为柴油车推广应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随着世界能源的紧张、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和降低由于汽车尾气对世界环境的影响,提高汽车发动机热效率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是当前汽车领域内重大的课题。柴油机技术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满足现阶段的要求。在当前的世界汽车制造领域,大众公司在柴油轿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在世界上是有目共睹的。在中国,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已经成功地批量生产了捷达1.9L SDI轿车、宝来1.9L TDI轿车、开迪2.0L SDI轿车和开迪1.9L TDI轿车、奥迪2.5L TDI轿车,一汽-大众充分利用德国大众的柴油机技术优势,凭借柴油机低排放、低油耗、扭矩大,动力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率先在中国轿车上推出柴油机技术  相似文献   

9.
《汽车杂志》2004,(8):80-85
试车之前,我跟广州锦龙的张总聊了一下,问及大众在中国销售A6柴油版的决定,他很诚恳地告诉我,他们只是希望能给客户更多的选择,TDI技术是德国大众的强项,除了这款V6高端柴油轿车,一汽大众已将高尔夫列入柴油车计划。虽然中国柴油轿车无论从意识还是市场发展都比较滞后,但柴油车在国外,尤其欧洲一直很受推崇,在汽油油价高企的今天,他们相信会有精明的汽车消费者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0.
《车时代》2007,(5):53-53
大众向世界展示的最强有力的柴油引擎轿车:Phaeton V10 TDI.这个新款车采用5升10气阀引擎搭配双涡轮增压器在2000转的低转数时爆发750牛米的惊人扭矩,最大功率可达313马力。  相似文献   

11.
2004年2月26日,一汽—大众正式推出了一款新车型———宝来TDI轿车。从外形看,它与其它宝来轿车完全相同,最大的区别是它装备了最新型的德国大众TDI柴油发动机,这是一汽—大众自2001年推出第一款以柴油机为动力的捷达车后又一款柴油动力轿车。传统的柴油机虽然具有低油耗、大转  相似文献   

12.
读者E-mail     
SDI与TDI技术 编辑你好:能否介绍一下SDI与TDI有何区别?及各自的技术特征? (李志强) TDI是英文Turbo Direct Injec-tion的缩写,意为涡轮增压直接喷射(柴油发动机) SDI是英文Suction Direct In-jection的缩写,意为自然吸气直接喷射(柴油发动机) 就捷达SDI与宝来TDI柴油轿车所  相似文献   

13.
《汽车知识》2010,(1):26-27
<正>应用于Up!Lite的08升TDI涡轮增压柴油直喷发动机可能是全世界最省油的、可用于四座轿车的发动机。这款排量为800cc的双缸发动机,基于高尔夫和帕萨特BlueMotion等车型所搭载的全新1.6升4缸TDI发动机开发而来。以前轮驱动的方式装备于Up!Lite。同样概念的0.8升TDI发动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辉腾V6 TDI柴油机将环保与动力的结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采用了共轨直喷技术,可输出功率171kw;新的排放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其率先达到了即将在2009年生效的欧V排放标准。欧V标准对尾气颗粒(PM)排放的要求比目前的欧Ⅳ限值要低80%,而装用V6TDI柴油机的辉腾轿车则成为首款满足这一排放标准要求的柴油车型。  相似文献   

15.
Audi Q7 3.0TDI     
柳柽 《汽车杂志》2009,(11):90-91
奥迪继A6L2.7TDI之后,推出其第二款TDI车型——Q7 TDI,看来奥迪誓要在柴油豪车领域有一番作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柴油轿车在西欧市场的销售及发展情况,分析了柴油轿车在西欧发展的关键因素及发展趋势,预测了柴油轿车的前景及对我国轿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燃油经济性最佳的发动机当属直喷式柴油机。这是由柴油和柴油机的技术特点决定的。目前,柴油轿车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40%,而德国高达50%。预计到2006年,全欧洲每销售的2辆轿车中就会有1辆柴油车。欧洲知名的品牌,如奔驰、宝马都有自己的柴油轿车,而且产量逐年增加。目前直喷柴油机领先技术主要有SDI(自然吸气直接喷射柴油机)技术、TDI(直喷式涡轮增压柴油机)技术和CRDI(电控直喷共轨柴油机)技术。这3款技术同为德国博世公司研发,其中前两种技术曾应用于新捷达、新宝来和奔驰、宝马等品牌。其中,CRDI技术更是将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德国奥迪(Audi)公司最近推出了世界上功率最强劲的高扭矩轿车柴油机——6.0L V12 TDI发动机。这种最新开发的发动机具有368kW的极高输出功率和1000N&#183;m的扭矩,是奥迪Q7轿车的重要特征。这种新型发动机将带领奥迪Q7轿车跨入高性能运动轿车(SUV)的行列,同时还保留了TDI发动机低燃油耗的典型特征。该发动机既具有典型12缸机的设计特点,如采用60&#176;的气缸夹角,又与奥迪V6和V8TDI发动机具有极大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9.
柴油汽车在上个世纪90年代,国内消费者对柴油车的印象还是那些冒着黑烟、振动和噪声都让人难以忍受的家伙。而近十年来,柴油发动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为我们带来了一大批性能优异、尾气甚至比日常空气还干净的轿车和跑车。以参加"2007年必比登挑战赛"的奥迪A5 3.0 TDI为例。这款V6动力的轿车最大功率175kW(约240hp),最大扭矩500Nm,百公  相似文献   

20.
故障现象:一辆宝来柴油(TDI)轿车,高速行驶中,发现车速在120千米/小时时,起动加速没反应,但后来曾经有l分钟时间突然能加速到160千米/小时,松开加速踏板,车速回到110千米/小时后,再加速又没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