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再生混凝土耐磨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宁  王崇革  赵美霞 《公路》2011,(6):171-174
通过对150 mm×150 mm×150 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进行耐磨性试验,全面地比较和分析了再生粗骨料的取代率、水胶比、砂率、胶凝材料的总用量对再生混凝土耐磨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确定适宜的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耐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水胶比对再生混凝土耐磨性影响最显著,砂率和胶凝材料...  相似文献   

2.
刘刚 《公路》2012,(11)
通过在浏醴高速六标开展的C50混凝土弹性模量和强度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高速公路工程中所用C50混凝土的强度比设计强度高很多,有的已经达到C60的抗压强度,有的甚至达到C65的强度.由于外加剂的使用,混凝土出现过于早强的现象;弹性模量也高于设计时采用的弹性模量,故而出现上拱值不够等现象;弹性模量的增长与抗压强度的增长有近似线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4.
缪一新 《交通科技》2011,(Z2):104-106
从设计前准备工作、原材料选择等方面探讨了C5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过程,并提出了生产过程中配合比的调整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采用五种不同搅拌时间的振动搅拌与单一搅拌时间的普通强制搅拌在相同材料配合比下对普通C50混凝土进行对比试验,分析振动搅拌时间对C50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混凝土的破坏模态。结果表明,相比普通的强制搅拌,振动搅拌在搅拌时间为90s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提升最大,较强制搅拌180s强度分别提高9.6%、13.6%。混凝土抗折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则分别在振动搅拌110s和100s时获得最大提高,较强制搅拌分别提高10.0%、21.9%;采用振动搅拌120s左右制备的混凝土比普通强制搅拌180s制备的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和易性。合理控制振动搅拌时间,可有效改善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6.
对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设计方法、注意事项及施工中的控制重点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从不同骨料类型、径粒大小、3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的特性入手,采用弹性波试验与标准轴心抗压强度、静力弹性模量的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相应混凝土的各种物理力学参数和声学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拟合,建立不同骨料类型及径粒大小的混凝土动态弹性模量与静态弹性模量的相关关系,为现场原位检测混凝土弹性模量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研究表明:混凝土试件用超声波脉冲法得到的动态弹性模量与静力法得到的静态弹性模量均有一定差异,但在同一参数水平下,混凝土的动-静态弹性模量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8.
独伟 《路基工程》2019,(6):134-139
为了探究影响道路透水混凝土宏观性能的主要因素,选用目标孔隙率、水胶比、集料级配以及粉煤灰掺量作为因素,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影响道路透水混凝土强度及透水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水胶比和目标孔隙率是影响透水混凝土宏观性能的最主要因素,随着透水混凝土水灰比的增大,透水混凝土强度先增大后降低、透水系数不断降低;透水混凝土目标孔隙越大,透水系数、强度越低;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与目标孔隙率、水胶比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89。  相似文献   

9.
牟龙  于方  熊建波  邓春林 《隧道建设》2020,40(6):793-799
超高强泵送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还存在配合比设计尚无相应规范参考、配制过程大多依靠经验、技术尚不成熟等问题。为满足工程采用超高强泵送混凝土的要求,阐明关键配合比参数对超高强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系统研究水泥品种、胶凝材料用量、矿物掺合料种类、水胶比和碎石种类等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配制出满足工程要求的C100超高强泵送混凝土。研究结果表明: 配制C100超高强泵送混凝土,水泥品种和碎石种类是2个关键参数,宜选用P·Ⅱ52.5水泥和母岩强度高的碎石;在本试验条件下,胶凝材料用量宜为640 kg/m3,矿物掺合料掺量宜为25%(宜选用含硅灰的掺合料体系),水胶比宜为0.20。  相似文献   

10.
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公路和城市基本建设中.如何更好地认识和掌握这种较新的施工方法,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混凝土施工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从一个施工者的角度论述了有关混凝土泵送施工的原理、要求、泵送设备、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等,并结合施工实践,总结了一些泵送混凝土施工中重要且实用的工艺和方法,对混凝土的泵送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对比分析了不同种类高抗折强度路面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对常用高抗折强度路面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与抗折强度关系进行了回归,根据回归方程对其抗折弹性模量与抗折强度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低弹模纤维对混凝土路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试验研究结果,分析低弹性模量纤维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特点,探讨这类纤维在工艺方面的适用条件,对路面混凝土抗折强度,抗冲击,抗疲劳与耐久性方面改善的可能性,提出利用低弹模量纤维改善混凝土路面性能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研究地震波法检测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脱空动力响应影响因素,基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角隅脱空试验,采用室内地震波法检测缩尺试件的试验方法,得出水泥混凝土路面角隅脱空路面板在含水和不含水不同振动参数状态下应变值的变化情况,分别对比不同角隅脱空面积的试验数据和不同锤击高度的试验数据,发现随着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角隅脱空面积的增大,脱空区域的应变值也会随之增大;对于不同锤击高度的试验数据分析发现随着锤击高度的增大,对应脱空区域的应变值也会增大。另外,针对含水状态的分析,发现含水状态下脱空区域的应变值明显大于不含水状态下的应变值。  相似文献   

15.
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由于其增加了纤维成份,其力学性能较普通再生混凝土有所改善和提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纤维掺量、纤维品种、微细硅粉及原生骨料类型等因素对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成本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建设与拆迁的废料是建筑和基础设施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以中国为例,近几年废料的数量以每年大约1 400万t的速度急剧增加,而这些废物的存在势必会破坏环境和城市的文明面貌。建造大型废物处理场或者将这些建筑垃圾填埋都会产生巨额的费用。同时,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常常存在原材料稀少的情况,需要采石、加工和长途运输,这些工序往往消耗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废料的回收及二次利用可以同时解决上述问题。对废弃混凝土和砖块混合物(RCA/RCM)用作柔性路面材料的研究中,还鲜有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来预测散体材料的弹性模量相关的研究。该文建立LSSVM模型预测RCA/RCM混合物的弹性模量,并与回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比较。同时通过常规试验和先进试验对所研究的混合物进行评价,并通过重复载荷三轴试验确定混合物的弹性模量值。利用回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LSSVM模型对所研究的混合物的弹性模量进行预测和比较,优化最佳设计模型。结果表明:LSSVM模型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工具来评估RCA/RCM混合物的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18.
根据铁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要求,针对哈大铁路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箱形简支梁用C50抗冻混凝土,采用P·O 42.5普通硅酸盐低碱水泥、Ⅱ区中砂、5~20(25) mm 碎石、Ⅰ级低钙粉煤灰、S95磨细矿渣粉及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等原材料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复验试验,配制出C50抗冻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其56 d龄期的电通量小于900 C,能承受425次以上冻融循环,具有很高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和抗冻融能力.该混凝土已成功应用于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灯塔制梁场32 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中.  相似文献   

19.
BP神经网络用于斜拉桥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弹性模量的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大建  陈太聪  苏成 《桥梁建设》2003,(1):74-76,79
尝试采有基于快速优化算法L-M法的BP神经网络进行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参数识别工作。对影响参数之一的混凝土弹性模量的网络学习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法对数据的处理,在操作简单的基础上,表现了较强的鲁棒性和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针对机制砂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上部结构中应用存在疑虑的问题,结合湖南吉茶高速公路建设情况,针对机制砂特性以及粉煤灰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对C50T型梁机制砂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分析了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因素,优选了施工配合比,并对成型T梁进行了静载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完全可以配制出强度和工作性能满足T梁要求的高强混凝土,且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