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英法政府已达成协议,决定在英吉利海峡建造一条运输隧道。去年英法两国政府代表举行会晤,讨论英吉利海峡的隧道设计方案,最后终于从四个方案中选择了  相似文献   

2.
约翰·雷迪  李兵 《航海》2001,(6):38-39,41
格特鲁德·埃德尔面带微笑,信心十足地从法国海岸的一块岩石上跃人英吉利海峡。这个来自美国纽约的18岁的姑娘尽力向20多英里以外的英国游去。这是1925年8月18日。 英吉利海峡是世界上最汹涌、最难征服的海峡之一。风暴、海流和潮汐永不停息地在这个海湾里肆虐着。在这之前,只有5个男人曾经横渡这个海峡。  相似文献   

3.
多佛尔海峡,地处英法两国陆地之间。它的东北方是北海,西南方向经英吉利海峡进入大西洋。它和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等地一样,是举世闻名的海上交通咽喉地带,而只有多佛尔海峡的来往船只最多,交通环境最为复杂。据外刊报道,英国一九七一年的统计数字(下列括号外的数字)和英法一九七七年联合调查的结果(下列括号中的数字)均表明:平均每天过往多佛尔海峡航道的船只多达310艘,亦即每小时13艘。其中约77艘(75艘)使用英国海岸;115艘(108艘)向西南航线航行;103艘(112艘)向东北航线航行;剩下的15艘(15艘)使用法国海岸。除了这些南来北往的远洋船只,还  相似文献   

4.
陈安刚 《航海》2001,(5):27-28
英国和法国位于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英吉利海峡隔海相望,拥有良好的海洋环境。英法两国既是北约主要成员,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长期以来在地区和世界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美苏率先获得核爆炸成功之后,英国和法国也先后于五、六十年代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并很快建立起陆、海、空“三维一体”的核打击体系,双双成为世界“核俱乐部”中的“二流大国”,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新的世纪里,英法两国海基核威慑实力如何,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5.
大家或许都知道,游泳横渡英吉利海峡在今天已不再是什么希罕的事了,在英国,差不多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这样的活动。然而,当我们的记忆回到一百多年以前,有那么一个人,他只身一人有史以来第一次不穿救生衣游泳横渡了英吉利海峡。他的成功那是实实在在引起过人们的惊叹和轰动。创造这一奇迹的人是英国船长麦修·书伯。麦修·韦伯船长一八四一年一月十九日出生在一个普通医生的家庭,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从小酷爱游泳。七岁的时候,他已经差不多练就了一身好水性。他曾在家乡的塞文河中救起过想跟  相似文献   

6.
可换箱体正以压倒ISO集装箱的优势运用于英吉利海峡隧道的多式联运中。当1994年7月开始隧道运输时,许多承运商对这两种设备中哪种更受货主青睐心中无底,英国承运商开始时不愿意在运输设备方面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7.
多灾的海峡     
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在欧洲大陆与大不列颠岛之间,总长约600公里。从东端多佛尔海峡到西端英吉利海峡,呈由东向西开口的喇叭形。多佛尔海峡的最小宽度仅33公里,晴天时两岸彼此清晰可见。由于两海峡沟通北海和大西洋,所以是国际海运的要冲。据统计,平均每年通过海峡的大小船只达35000艘之多,每天通过的油轮就要近40艘。海峡每年有六个多月的雾季,还经常掀起狂风恶浪,加上峡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事》2011,(10):70-70
航行于北海、英吉利海峡和斯卡格拉克海峡的船舶在使用深海引航员引航问题上,IMO和欧盟更强调引航员资历。欧共体理事会第79—115号令中规定引航员应具备成员国权威机构颁发的在北海和英吉利海峡引航的合格证书。IMO第12次大会决议A.486(12)也阐明在北海、英吉利海峡和斯卡格拉克海峡,只有具备合格证书的引航员才能为过境船舶引航。  相似文献   

9.
正芬兰和爱沙尼亚签署协议,在两国首都之间建造一条海底隧道。这条约100公里长的铁路隧道也被称为FinEst(芬兰和爱沙尼亚的首字母缩写)连接线或"塔尔辛基隧道"。这条隧道最深处位于波罗的海海底200米处,不仅使高速列车将两个国家的首都连接起来,还可容纳超高速互联网和其他通信电缆,有望大大提高整个地区的交通水平和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颜世璎 《航海》2006,(6):24-25
200年多前,西班牙特拉法加海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海战。英国舰队在海军上将纳尔逊勋爵指挥下,以颠覆传统海战战略的险招,击败规模浩大的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赢得了英国海军史上最轰动的一场胜利。但纳尔逊也在激战中伤重不治,成为英国人心中永久的英雄。以劣抗优,迎击拿破仑的海上入侵1805年秋,英吉利海峡战云密布。拿破仑在法国西北的布伦海岸集结了17万士兵,还造了上千艘登陆用的平底船,准备跨海进攻英国。当时,拿破仑成天盼着起雾。在雾天,法国船队不易被英国舰队发现,就能把法军护送过海峡。他说:“只要再起3天雾,我就能成为英国的…  相似文献   

11.
1915年3月18日清晨,阳光明媚,英法海军联合编队为了支援在达达尼尔海峡进行的登陆作战,对海峡入口两岸的土耳其海岸炮台进行炮击。在隆隆炮声中伴随着几声巨响,声音不是来自于陆上,却来自阵中军舰:英国战列舰“海洋”号、法国战列舰“布维”号相继触雷沉没,另外还有数艘战列舰触雷重创,英法联合海军被迫撤退……  相似文献   

12.
<正>1.概述什么是水下公路隧道?凡是在河流、湖泊、海湾、海峡等水域底下开凿的公路隧道,都叫做水下公路隧道。世界上最早的水下隧道,大约产生于公元前2160年,由古巴比伦人修建,是一座穿越幼发拉底河的水下隧道。这条隧道全长900?m、宽3.6?m、高4.6?m,用砖衬砌。有史学家推测,该隧道是用于军事行动,便于骑兵和战车的通过。这座距今近4?000年的水下建筑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用于交通的水下隧道。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公路的  相似文献   

13.
多佛海峡是通往西北欧洲的水上咽喉,又是英吉利海峡瓶颈之处。常年能见度不良,通航密度大,是欧洲大陆通往英伦三岛之间的捷径,高速车客渡轮交通要道。整个海峡交通十分繁忙,也是事故多发海域。现将我轮几次安全航行多佛海峡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周新民 《世界海运》1996,19(6):36-39
世界上时速超过30海里的高速渡轮航运始于1969年英法间多佛尔海峡的英国SR.N4型气垫船。本文介绍了自该船问世以来世界高速渡轮的有关情况,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并说明了高速渡轮的成功在于定时性,耐航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1941年5月23日下午,在丹麦海峡北端的入口处,英国重型巡洋舰“萨福克”号正在紧张地执行巡逻任务。战争爆发后,这条海峡一直是德国军舰进入大西洋的要道。为此,英国海军在海峡的入口处布设了多道水雷阵地,使得和平时期宽达70海里的海峡,如今只在靠近格陵兰岛海岸线附近留下了一个宽约10海里的缺口,以方便己方舰船通过。这个缺口就是当前“萨福克”号小心翼翼看守的地段。  相似文献   

16.
荷兰不但有“郁金香于国”之称.而且也是老牌的海洋国家之一.17世纪上半叶.荷兰拥有商船16000艘,是法国、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四国商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二。荷兰人垄断了世界的贸易,荷兰商人的足迹遍及五大洲各个角落.因而荷兰人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与庞大的商盼队相适应,17世纪的荷兰海军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其海军舰只几乎超过英法海军总和的一倍。  相似文献   

17.
警报一九四○年四月八日凌晨,英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为了保护英法海峡航行的安全,迫使德国舰船无法利用挪威领海躲避英国海空军的打击,决定在挪威沿海布设水雷。顿时,抗议破坏挪威中立的电报象雪片一般飞向伦敦。然而,这些抗议电报就象废纸一样毫无用处,因为英国海军业已完成布雷任务。  相似文献   

18.
南半球有一条库克海峡,它把新西兰分为南北两个大岛。库克海峡自古以来就是一条重要的水上通道,每年有许多船只从这里经过。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在库克海峡里生长着一只海豚。当地土著毛利人相信这只海豚就住在库克海峡的佩勒鲁斯湾底的一个深深的洞穴里,所以,  相似文献   

19.
超大型散装船舶从中国北方港口至西澳港口有两条航线可供选择。一条是外航线:台湾东部——吕宋岛以东——斑达海——东帝汶——西澳港口,这条航线是国际推荐的大型船舶航线。另一条是内航线:台湾东部——中国南海——民都洛海峡——苏禄海——爪哇海——龙目海峡或ALAS海峡——西澳港口,这条航线通常是吃水12m以下的船舶使用。以北仑港至丹皮尔的航线为例,外航线的航程是3279n mile,内航线的航程是3179n mite。  相似文献   

20.
希腊神话中有个名叫列昂德的英雄,他每天晚上只身横渡爱琴海,去达达尼尔海峡与爱人幽会,来回四百余公里。其路程之遥,速度之快,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当然,这毕竟是神话。在现实生活中,当然找不出游得这样远、这样快,而且还能坚持每天往返的人。然而,试图征服浪涛,驰骋海洋的人,从十四世纪起,就时有所闻了。英国诗人乔治·拜伦于1810年春,与少尉军官埃克海特搭伴,在土耳其由欧洲海岸塞托斯城游到亚洲海岸城市阿比道斯,两岸相隔六公里,拜伦等人借顺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