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引言我公司在济青高速公路六合同段路面施工中 ,购置了日工 NAP-BD-1 60 0 AB-D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一套 ,附属设备及钢结构件在国内购置和制造 ,与全部购置相比节省外汇 2 5万美元。该沥青拌和站为间歇式 ,生产能力 1 2 0 t/ h,拌和量为 1 60 0 kg/次 ,设备总装机动力 32 5k W。国内配套的主要设备有 5t/ h沥青脱桶设备、75万 kcal/ h导热油加热炉、沥青储存罐、1 50 t/ h水平皮带输送机、50t/ h石粉螺旋输送机、2 t/ h成品料提升机等 ,钢结构件有柴油管道、支架、梯子、栏杆、护板、烟囱、烟道等。2 沥青拌和站的安装进口主机部件…  相似文献   

2.
1问题的提出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在2001~2005年期间参与了京珠高速公路、广惠高速公路、开阳高速公路、新台高速公路等约400 km多的高等级路面建设,为此先后引进了国产LB3000型间歇式沥青拌和设备3台及进口美国ASTEC-50型360t/h间歇式、连续式两用沥青拌和设备2台及德国边宁荷夫4000型1台.  相似文献   

3.
英国派克(Parker)公司生产的 M750型间歇式沥青拌和设备,结构紧凑,移动灵活,安装迅速,适用于施工路线较长和需勤换施工工地的工程。在含水量3%,出料温度160℃时,平均产量为60t/h。该设备主要由以下各部分组成:(1)骨料和粉料供给系统:4个6.9m~3的料斗均装在可供移动的半拖挂车上。每个料斗长2.6m,宽1.85m,便于一般装载机装料。其岀料口除装最大骨料的采用变速皮带  相似文献   

4.
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具有生产效率高、能耗少、维修保养少、沥青用量控制准确、生产质量稳定等诸多优点,本文从双滚筒连续式拌和设备的概述出发,说明了配合比设计中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与间歇式拌和设备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的区别,分析了影响连续式拌和设备拌制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因素,进而探讨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波料位计实现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冷料自动调整石家庄市政设施管理处加工厂刘海涛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都是采用先将冷骨料粗配、烘干、加热,然后再筛分,精确称量,最后加入依据油石比称量好的矿粉和沥青,强制搅拌成沥青混合料的工艺方式。国内目前搅...  相似文献   

6.
庄祥麟 《公路》1991,(11):41-44
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以下简称拌和设备)是一个关键的设备。为了给使用者选用时提供一点帮助,本文就拌和设备的选型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同行们参考。一、型式目前,在国内的高等级公路施工中,拌和设备宜选用间歇式而不宜选用连续式。使用间歇式,由于共计量精确,配合比、油石比均能可靠地保证,能保证所摊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所以,我们认为在高速公路施工中,拌和设备应选用间歇式。  相似文献   

7.
2 沥青与水泥砼路面铺筑机械与设备沥青路面铺筑包括沥青混合料的制备、输送、摊铺与压实等过程.原料(必需粒径的碎石、砂子和细骨料—粉状石灰石)的采集加工通常由建筑材料工业企业集中进行.美国制造的沥青砼搅拌设备,生产率在100~200t/h 以上的约占一半.苏联建筑与筑路机械工业部所属企业制造出—117—2、—117—2、—645—2、—645—2及—84—2等型号沥青砼搅拌设备,生产率分别为25、32、100、200t/h.苏联制造的不同生产率与用途的搅拌设备的给料器、烘干装置、拌和器、矿粉和沥青制备装置、集尘装置、成品混合料料仓、燃油箱、沥青贮箱等装置都是标准的具有广泛的通用性.间歇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11月,北京加隆推出了CL-750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是目前市场上最大的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CL-750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额定生产率达到600 t/h,搅拌周期45 s,装机总容量1 020kW。它拥有9层半筛体结构,可以精确筛分出10种骨料,实现配料精确密集,可以满足超高等级路面的苛刻要  相似文献   

9.
以实例介绍间歇式沥青拌和冷料供给系统流量的标定方法和步骤,以确保冷料供给器按目标配合比准确供料,使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比更加接近目标配比,保证拌和成品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间歇式沥青混合料再生拌和设备的关键技术是其加热方式,文章阐述了间歇式再生拌和设备的新集料传导加热法、干燥筒壁传导加热法、气加热法、微波加热法等几种加热方式,并对各种加热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出微波加热与其他加热形式相比具有环保、安全、可靠、加热时间短、再生利用率高等优点,指出微波加热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鉴于生产配合比设计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的重要地位,结合中国沥青混合料常用拌和设备间歇式拌和楼,以实体工程ATB-30生产配合比设计为依托,对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中级配变异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生产配合比设计中二次筛分、各热料仓比例确定、振动筛网合理选用和最佳油石比确定等各个流程的操作技术,以提高沥青混合...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用于路面施工的强制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滚筒连续式拌和机,在施工中占有主导地位,笔者从配合比精度控制、成品料温度控制、溢料控制和关键部位的控制这几个要点,论述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施工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3.
1996年,为承建新疆吐—乌—大高等级公路第四合同段工程任务,我公司引进了一台日本日工株式会社生产的UBD-1600型沥青混凝土拌和楼。该拌和楼在安装调试后一次性投料成功,为本合同段提供了大量优质拌和料,确保了该段路面面层的摊铺质量。日工UBD-1600型沥青混凝土拌和楼为积木模块式单元,拌和缸、计量仓、振动筛、除尘箱及控制室级配等均为独立的功能单元,可实现自动和手动控制,设计产量为120t/h,实际使用中可达到125~130t/h,其除尘系统的除尘效果也完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要求。1 厂址选择我公司承建的吐—乌—大高等级公路第四合同段地…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玛连尼传统间歇式拌和站产品仍以UltiMAP和新型TOPTOWER两个经典系列为主。UltiMAP是MAP(Marini AsphaltPlant)的升级产品,该型设备的产量范围为100~380t/h,这款世界著名的设备迄今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量已超过几千台。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沥青拌和设备烟气余热的利用现状,计算分析了空气预热温度和空气过量系数对燃料节约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沥青拌和设备排烟温度为200℃左右、烟气排放总量为5 000m3/h、空气消耗总量为2 000m3/h时,空气预热温度能提高135℃以上;当空气消耗系数α=1.4时,其燃料节约效率能达到6.4%。  相似文献   

16.
我处于 1998年购置了一台西安筑路机械厂引进Parker公司技术研制开发的 L B- 10 0 0型强制间歇式沥青拌和设备 ,该设备在使用中从精度、技术来看均能满足施工工艺要求。但从整个使用情况来看 ,该设备有两处故障率较高。( 1)干燥筒下减速机的高压润滑油管容易厥口。由于干燥筒振动 ,发抖比较剧烈 ,该铜质油管随之产生振动 ,加上油管铆接口的铆接不是十分合理 ,这样致使该油管在使用大约 2、3个台班后就损坏。处理办法 :可以将铜质油管中间断开 ,然后接上一段耐高压、高温的软质油管 ,这样就能很好地吸收振动 ,免除共振的产生。( 2 )搅拌锅…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路面工程用料的绝大部分供应厂商没有按沥青路面严格的级配要求来分类,所以在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中,由于要加入新料,采用连续式拌和设备有一定的局限性。采用现有的间歇式拌和设备,对其进行适当改造,并控制好施工流程,则生产出高质量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振动搅拌技术可使水泥更好地分散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并且使混合料的强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增加了半刚性基层的路用性能,但是,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拌和设备是工地施工中的大型振动搅拌机,进行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时尚无室内振动拌和设备可用,以致于无法准确分析振动拌和与非振动拌和水泥稳定碎石的技术指标。针对此问题,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室内集料击振筛进行改装,以模拟水泥稳定碎石的工地生产振动拌和设备。通过一系列试验建立改装的室内振动拌和设备与工地振动拌和设备的等效关系。研究内容包括:室内振动搅拌机的原理与参数分析,室内振动搅拌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室内与工地振动搅拌的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对比等。研究结果表明:室内振动拌和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结果优于工地振动拌和的设计结果,而且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工地振动搅拌机拌和混合料的抗压强度;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改装的室内振动拌和设备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佳拌和时间,使改装的室内振动搅拌机达到了工地大型振动搅拌机的同样效果,可应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合比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9.
对现有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控制系统进行扩充后,增加实时监视和报警功能,并能将主要的拌和参数存盘记录。经实践表明,该监视系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连续式沥青砼拌和楼生产及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深圳龙大(龙华—东莞大岭山)高速公路工程,采用美国生产的连续式双滚筒沥青砼拌和楼进行面层混合料的拌和施工,生产了包括AC-20Ⅰ、AC-25Ⅰ及采用改性沥青的AK-16等类型的沥青混合料约15万t,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对比分析了连续式生产和间歇式生产的不同特点,对其施工组织及质量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