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完善内河交通工程学,弥补航道网规划、航道升级改造理论依据不足的缺陷,结合京杭运河施桥船闸多年的实际运行资料,应用数理统计原理,提出了内河航道设计小时交通量的概念,研究了航道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讨论了设计小时时位的稳定性,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研究表明:内河航道设计小时交通量取第200位最高小时流量最为稳定,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在0.14~0.19之间。  相似文献   

2.
阐述长三角地区内河航道网交通量连续式观测点和间歇式观测点的布设原则;在分析对观测点布局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提出内河航道交通量观测点布设方案的一种多目标、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应用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江苏省内河航道网交通量观测点布设方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介绍内河航道交通量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成以及功能和特点,并对开发该系统的技术关键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4.
内河限制性航道工程实施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复杂的工程数据,针对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不利于档案的保存和检索,行业主流数字化档案管理平台使用不够直观等问题,本文基于BIM技术开展了内河限制性航道工程档案管理研究,开发出基于BIM的内河限制性航道工程档案管理系统,并依托某内河限制性航道工程进行了研究成果应用。实践表明,基于BIM的内河限制性航道工程档案管理,可方便用户对工程档案的录入及检索,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具备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依据船舶通过内河弯曲航道运动规律,考虑取水口对船舶航行的影响特点,以某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建立船舶通过内河弯曲航道凹岸取水口处安全横距计算模型。为保证船舶安全通过弯曲航道中取水口所导致的横流区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内河航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内河航道安全管理和维护的重要性,结合内河航道现状,对影响内河航道安全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管理措施,并对内河航道的维护提出了建议,可为进一步加强内河航道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内河电子航道图应用要同时满足国际标准和内河特殊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扩展的数据构建与显示方法。通过对数据标准和数据模型的研究与分析,总结归纳建设符合内河标准的电子航道图时遇到的问题;采用扩展属性的方式,实现了基于国际标准的数据模型扩展,保留了内河要素在国际标准中的定义并存储实际应用中的特殊需求;基于GIS实现了电子航道图的标准化显示,解决了符号快速检索与匹配、物标自适应显示等关键问题。以我国某内河下游为例,开展电子航道图的应用研究。实践证明,该技术合理、高效、实用,提高了航道信息化水平,可为我国内河电子航道图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8.
航道运行状态评价与研判是内河航道科学运维的重要前提。以内河航道基础设施为研究对象,基于经典的JDL(Joint Directors of Laboratories)融合功能模型,构建了内河航道多源信息融合功能模型;阐述各功能模块的基本原理,明确了信息在模型中的动态流向;通过兴趣反馈机制处理海量异构数据,保障功能模型的稳定性与时效性。针对内河航道信息多源异构的特点,从数据检测、过程优化、智能计算3方面对信息融合算法进行概述总结,为内河航道基础设施运行状态智能化监测提供了理论与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9.
智能航道是内河航道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内河水运发展对长江航道的业务需求,提出长江智能航道关键技术体系,包括3个层次20项关键技术,建立关键技术体系与内河水运发展目标之间的支撑关系图,明确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研发任务,为长江智能航道技术整体同步突破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文章指出内河航道生态疏浚的概念、内容以及核心问题,结合某区段疏浚整治项目,讨论了完成内河航道生态疏浚的途径,包含有项目环节的治理、污染物质的测控、疏浚土处置以及其资源的优化使用,维护了项目区段的自然生态,为内航生态疏浚污染底泥的处置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葛德杰 《中国水运》2014,(4):279-280,127
合裕线航道是全国内河高等级航道之一,升级改造设计开展湖区航迹带研究,体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构建数字化绿色航道等内河高等级航道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2.
内河航道服务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描述内河航道的交通状况与通过能力的关系,引入航道服务水平和服务交通量的相关概念,探讨航道服务水平的确定方法,建立以船舶行驶自由度和航道饱和度为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并结合航道实测交通流数据进行评价验证.评价结果表明:实例航道的运行状态在两个时间段的服务水平为二级,其余时间段为一级,计算等级与主观评价结果一致.因此,该评价体系能够真实反映航道的运行质量,可为航道设计和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内河干线航道服务区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慎  姜晔  邹勇军 《水运工程》2008,(2):96-100
为了有效地指导我国水网地区内河干线航道服务区规划建设,提升内河航道服务水平和水运行业形象,增强航道服务性功能,从内河航道服务区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分析入手,从航道服务性功能角度出发,对内河航道服务区进行系统定义与分类;结合船民服务需求意向调查,对各类服务区进行功能定位;分析内河干线航道服务区布局的指导性原则、要求、步骤,提出分类布局、整体优化的航道服务区布局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交通工程理论为基础,结合内河航道特征提出航道服务水平概念及指标;以内河和渠化航道标准船型为依据对内河航道服务水平指标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确定服务水平等级;将船舶交通流理论和航道服务水平相结合建立内河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模型。以淮河出海航道运行资料为依据,计算航道通过能力,并与设计水平年货流密度进行对比分析,可供内河航道规划、建设、评估、维护或升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智能航道是内河航道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内河水运发展对长江航道的业务需求,提出长江智能航道关键技术体系,包括3个层次20项关键技术,建立关键技术体系与内河水运发展目标之间的支撑关系图,明确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研发任务,为长江智能航道技术整体同步突破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正在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相关部门逐渐加大对内河航道的整治力度,以此来保证内河航道具有良好的通航能力。在内河航道整治炸礁工程中,必须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才能有效处理礁石,使内河航道保持通畅,提高内河航道整治炸礁工程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对某内河航道整治炸礁工程施工中重锤碎岩法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郭洪乾 《珠江水运》2014,(18):63-64
山区内河航道运输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为了使山区内河航道的综合效益得到全面提高,就必须要对内河道进行科学、系统的整治。基于此,本文就山区内河航道整治工程的一些主要技术进行了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内河航道测绘技术的不断提升、航道结构和动态信息采集手段的不断丰富、数据规模不断加大,建立内河航道大数据综合利用技术体系成为重要研究问题。本文将内河航道大数据划分为静态航道结构数据、慢变航道状态数据、动态航道状态数据三个类别,分别从数据采集技术、数据融合方法、数据组织管理、数据更新技术等方面提出内河航道网络大数据综合利用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陈媛  张凌  张旭 《水运工程》2013,(4):117-121
内河航道岸线综合利用规划是涉及内河航道两岸港口、产业、综合交通、城市发展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综合性规划.针对水网地区内河航道布局特点,提出内河航道岸线功能的分类方法、岸线综合利用规划的思路和原则,以及各类岸线的控制要求.最后以昆山市内河航道网岸线综合利用规划为例,对水网地区内河航道岸线综合利用规划的方法进行了阐述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内河生态航道建设有利于协调生态保护和航道工程的关系。新时期新形势下开展内河生态航道建设是水运行业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谋求航道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分析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本文从内河生态航道建设理论框架出发,系统论述国内外内河生态航道建设的相关理念、技术和发展前沿,总结了我国内河生态航道的成绩和不足。结合国内内河生态航道建设现状,提出下一步需要重点开展生态航道架构及评价方法、生态修复、生态航道影响与效应监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