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 092 m的双塔钢桁梁斜拉桥,桥塔采用钻石形钢筋混凝土结构、高330 m,塔身采用C60自密实混凝土,单塔混凝土方量超过6万方(不含塔座)。28号墩桥塔采用先塔后梁方案施工;29号墩桥塔采用塔梁同步方案施工。在桥塔上塔柱施工中,通过添加粘度改性剂配制降粘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使混凝土顺利泵送至塔顶;在开裂风险较大的中塔柱下部区域,通过添加抗裂剂配制抗裂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减少混凝土开裂风险;上塔柱钢锚梁采用工厂化立式预制拼装、现场整体吊装方案施工,提高了安装精度和安装效率;29号墩塔梁同步施工时,采用全站仪天顶测距法和测距三角高程差分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桥塔高程控制,采用天顶投点法和塔顶控制点加密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塔柱平面控制,从而控制桥塔线形,解决了超高桥塔精密定位测量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曾炜  李隆  汪建群 《公路工程》2021,(2):222-227
双层桥梁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特别适用于城市立体交通.其建设涉及到立体作业,施工组织尤为关键.介绍了沪通长江大桥北引桥公铁合建段双层混凝土箱梁施工关键技术.该桥下层为铁路线,为7×49.2 m简支梁,采用节段预制架桥机节段拼装,现浇湿接缝方法施工.上层为公路线,为(4×49.2+3×49.2)m现浇连续梁,采用在下层铁路...  相似文献   

3.
川南城际铁路临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522 m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桥塔为钻石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250.8 m,设中、下横梁各1道及上横梁2道。桥塔采用液压爬模施工,其中下塔柱与下横梁采用同步施工;中、上塔柱与中、上横梁及连接板采用异步施工。在中、上塔柱施工时,中、上塔柱间设置6道主动横撑,解决了塔柱、横梁异步施工时内倾塔柱因自由长度过长导致其根部受力较大的问题,避免了开裂;中横梁采用附壁支架施工,设计简洁且耗材少,整体安装快速便捷,承载性能好;连接板采用无水平推力弧形拱架施工,解决了跨度大、承载力要求高的问题;风洞与上横梁采用落地式组合支架施工,既解决了狭小空间内部支撑构件的安拆问题,又满足承载力强、稳定性高、风险小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沪通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下游,通行4线铁路和6车道高速公路。桥位处江面宽约5.8km,大桥需要跨越南侧的长江主航道、北侧的专用航道和中间的横港沙(浅洲)。主航道桥采用主跨1 092m的钢桁梁斜拉桥;专用航道桥采用主跨336m的钢桁拱桥;跨南、北岸大堤及横港沙区段采用跨度112m的简支钢桁梁桥。主航道桥6个桥墩采用沉井基础,其余各墩均采用钻孔桩基础;主梁使用新研发的Q500qE高强度桥梁钢;斜拉索采用极限强度2 000MPa的平行钢丝斜拉索。  相似文献   

5.
6.
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140+462+1 092+462+140)m双塔连续钢桁梁斜拉桥,28号桥塔墩沉井顶平面尺寸为86.9m×58.7m,钢沉井高50m。为解决钢沉井快速定位、精确着床的难题,采用"锚桩+重力锚"相结合的锚桩锚碇系统进行钢沉井定位施工。锚桩锚碇系统由锚桩、蛙式重力锚、钢丝绳、液压连续千斤顶及张拉控制系统组成,锚桩采用长53m钢管桩,锚固点位于河床面;收缆系统由大直径钢丝绳+钢绞线组成,设置在沉井顶面;主锚绳采用3.5 m的钢桩下端套入110mm的钢丝绳套进行锚固,并设置限位框架防止上滑;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锚桩锚碇系统模型,得到结构受力及安全满足要求。施工时,采用2台联动APE400振动锤插打锚桩,锚碇抛锚定位后,采用锚桩锚碇系统进行钢沉井过缆、定位及着床施工。实践表明,沉井平面位置和姿态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桥塔上横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567 m的斜拉桥.该桥桥塔上横梁为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长23.85m、宽8.4m、高8.0m,桥塔采用液压自爬模施工,上横梁与上塔柱采用异步施工.上横梁浇筑支架采用在两塔柱内侧设置剪力槽,安放对拉式钢牛腿作为支架受力支承点的方案.上横梁分2层浇筑,在第2层混凝土浇筑前张拉部分预应力筋.采用MIDAS Civil建模分析上横梁施工过程,结果表明,分层浇筑和分次张拉预应力钢筋可以有效减小现浇支架的荷载,且混凝土应力满足规范要求.该桥桥塔上横梁施工技术切实可行,实现了桥塔快速化施工.  相似文献   

8.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567 m的钢桁梁斜拉桥,桥塔为H形混凝土结构.该桥桥塔塔柱采用液压爬模施工;下横梁采用落地式支架施工,与下塔柱节段混凝土同步浇筑;中塔柱施工时设置2道临时横撑,以改善塔柱施工阶段的受力;上横梁采用梯形桁架施工,与塔柱混凝土异步施工,上、下横梁混凝土均分2层浇筑.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建模对桥塔施工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下横梁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混凝土应力满足规范要求,且可有效降低现浇支架荷载;临时横撑的设置保证了施工阶段桥塔应力及位移均满足要求;上横梁梯形桁架支点处塔柱局部应力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跨567m钢桁梁斜拉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采用(81+243+567+243+81)m连续钢桁梁双塔斜拉桥,半飘浮结构体系,上层布置4车道高速公路,下层布置双线铁路.主梁采用上宽下窄的倒梯形截面,腹杆倾斜设置(斜率达1:2.7),主桁采用正N形桁式结构.公路桥面采用纵、横梁支撑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结构;铁路桥面采用多横梁支撑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结构;每个主桁上弦节点处均设有横向联结系.桥塔为H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斜拉索为空间双索面,桥面锚固系统内置于主桁上弦杆内.该桥采用悬臂散拼法架设,为解决斜主桁悬臂架设的技术难题,腹杆在节点外拼接.  相似文献   

10.
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 092m的双塔三索面斜拉桥,针对其塔高、跨大、质重、弱阻尼的结构特点进行抗震设计。采用MIDAS Civil建立该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对4种典型的塔梁纵向约束体系(阻尼体系、一塔固定一塔活动体系、弹性索体系、半飘浮体系)进行比选,最终选取能够有效耗能的阻尼体系。分析行波效应对该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得出考虑行波效应时桥塔的横向内力均小于一致激励下的计算结果;考虑行波效应时桥塔的纵向响应稍有增大,但满足结构抗震性能要求。阻尼参数设计时,通过假定的线性阻尼系数找到最优值,再根据能量守恒的原则确定非线性阻尼系数,最终确定非线性指数α=0.3,阻尼系数Cα=2 250kN/(m/s)0.3。抗震验算表明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塔墩深基础采用双壁钢吊箱围堰工厂整体制造、浮运的施工方案,吊箱围堰集钢护筒插打定位、导向、钻孔作业平台、承台施工功能于一体。2号与3号主塔墩围堰分别采用锚墩加预应力钢绞线精确定位工艺及重锚加定位船定位方案。主要介绍主塔墩基础的关键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斜拉桥主塔施工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塔具有规模宏大、钢筋与预应力结构密集、混凝土耐久性要求高等特点,在施工中应用了多项新技术、新方案,确保了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指标.介绍主塔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斜拉桥施工监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设计为主跨504 m的三索面、三主桁斜拉桥,钢桁梁架设方法首次采用桁段法与杆件散拼法相组合的方法.施工监控结合钢桁梁架设方案与工序变化等工程实际情况,应用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理论编制的空间结构分析软件3Dbridge研究并确定斜拉索二次张拉到位的控制方案及相应的工程变化应对措施,实现钢桁梁架设过程的连续性与多工序同步性,并系统研究及实施三主桁、三索面合龙口多手段多向空间变形主动控制技术,实现高精度、快速合龙的工程目标.第1期静动载试验以及近1年的运营情况验证了大桥结构线形与内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3号主塔墩吊箱围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国锋 《桥梁建设》2007,(A01):22-25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3号主塔墩双壁钢吊箱围堰集钢护筒插打定位、导向,钻孔作业平台,承台施工功能于一体,可根据施工水位依靠围堰自身浮力上下浮动。对该围堰的设计特点与设计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3号主塔墩围堰尺寸为69.5 m×44.0 m×15.0 m。在水深、体积大、结构及施工过程复杂,缺乏类似工程经验的条件下,按照系统的概念,以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为原则,合理确定流水压力,对锚锭定位系统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6.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主墩基础采用双壁钢吊箱围堰法施工。钢吊箱围堰在岸上整体拼装制造,通过测量控制围堰的轮廓尺寸,桩位,上、下导环的位置与同心度等,确保基础施工后主墩钻孔桩及承台施工偏差符合标准要求,并根据实测结果综合分析得出钢围堰的定位精度;采用气囊法下水,将下水坡度从1∶30逐渐调整为1∶5,保证了围堰入水速度及入水滑移距离;利用大马力拖轮设备组合将围堰整体浮运至墩位;利用重力锚碇加定位船系统分初定位、精定位和体系转换3个阶段进行围堰定位,其平面定位精度在5cm内,钢吊箱垂直度在1/1 000内,钢护筒垂直度在1/500内,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总体设计   总被引:3,自引:9,他引:3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位于微弯分汊型河段,为公路6车道铁路4线的公铁两用桥,根据通航要求,南汊为主航道,采用跨度504 m的钢桁梁斜拉桥结构,北汊需布置跨度80 m的桥梁结构。从减少拆迁量和用地、合理利用桥位资源的角度考虑,大桥选择采用铁路公路两用桥方式。经济分析表明,南汊大跨桥梁合建、北汊中小跨度桥梁分建为经济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为保证成桥状态满足设计要求,采用桥梁专用有限元分析软件3D-bridge建立全桥空间模型进行计算分析,运用无应力状态法,通过设定合龙与成桥两个目标状态进行施工监控.桥塔施工通过预抬支座垫石与斜拉索锚固点标高进行控制;采用相对坐标法,通过不间断施工测量过滤温度影响后调整杆件安装工序来控制钢桁梁悬臂架设线形;全桥斜拉索通过两次张拉到位,采用拨出量循环迭代法对初张拉索力精度进行有效控制;主桥中跨钢桁梁采用主动合龙,通过对合龙口转角、高程与纵横向位置的调整保证合龙精度;在道碴槽板施工完毕开始进行全桥二次调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