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识别技术手段不能在适应网络通信量改变的同时,调整数据的分布状态。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基于船舶分布式通信网络环境的数据多状态识别技术。通过单点分布框架设计、通信协议选择2个步骤,完成舰船分布式通信网络环境的搭建。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状态相似度确定、识别密度确定2个步骤,实现新型舰船数据识别技术的顺利运行。分析对比实验结果可知,与传统识别技术手段对比,应用基于船舶分布式通信网络环境数据多状态识别技术后,网络通信量适应程度、数据调整及时性都得到适当提升。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舰船通信网络信息加密方法存在数据信息字节加密与信息流隐私映射加密强度较弱的问题,导致数据层在数据转存与二次转密钥替换过程中数据暴露风险提升,降低数据的安全性。为解决该问题,在假设检验技术的支持下,展开了舰船通信网络信息安全加密建模研究。根据数据加密过程中的数据流字节变化特点,在假设检验技术下,将建模过程分为3个步骤;首先对加密信息流字节进行过程优化,然后对传输映射过程进行保护优化,最后对传输过程进行对称密钥的传输优化。通过对比其与传统加密模型的安全系数证明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舰船通信网络信号质量检测区间受限的问题,提出强干扰下的新型舰船通信网络信号传输质量检测方法。通过信号波形特征提取、干扰算子定义2个步骤,完成强干扰下舰船通信网络的信号识别。在此基础上,通过传输信号质量的抖动幅值定义、传输时间间隔误差计算、检测相位算子求解3个步骤,完成新型信号传输质量检测方法的搭建。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应用强干扰下舰船通信网络信号传输质量检测方法后,待检测信号质量算子的最大值超过9.50 Mb,最小值低于2.00 Mb,整个检测区间长度得到明显扩充。  相似文献   

4.
舰船通信网络高机密数据传输协议是确保舰船通信数据安全的保障,数据传输效率对高机密数据的传输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传统的舰船通信网络高机密数据传输协议方法由于各种原因,仍然存在加密/解密时间消耗较长等缺点,不利于高机密数据的高效传输。基于此,提出一种舰船通信网络高机密数据传输协议方法。通过协议初始化、用户注册登录和高机密数据传输等步骤,完成舰船通信网络高机密数据传输协议方法的设计。通过对比实验,与传统的方法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提出的协议方法的加密/解密所用时间缩短了数倍,大大提高了高机密数据的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5.
舰船网络保密通信的椭圆曲线优化编码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5,(9):171-175
在舰船网络保密通信中,通过对传输数据信息进行优化编码,提高数据加密性能。传统的舰船网络保密通信的编码技术采用随机码幅度调制的信息编码算法,在舰船网络通信密钥扩展过程中,随着信噪比的降低,窃听者可破解全部密钥,加密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椭圆曲线加密的舰船网络保密通信优化编码算法。设计安全网络编码方案,采用椭圆曲线加密技术实现对通信数据的算术编码与加密,通过多个字符序列进行算术编码,产生加密所需的一个参数密钥,使用改进型Logistic映射得到舰船网络保密通信的信息编码的散列值,分别恢复出信源的编码矢量,得到舰船网络保密通信椭圆曲线加密密钥排列图,实现优化编码通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舰船网络保密通信数据编码,具有较好的数据加密传输性能,对网络攻击具有较好的抵御效果,适用于舰船保密通信系统设计中。  相似文献   

6.
现有技术不能在大气湍流情况下,保证舰船间通信质量,始终处于较高水平。为解决此问题,设计基于TCP/NC环境大气湍流对舰船通信质量影响的仿真模型。通过通信拥塞分析、网络协议编码2个步骤,完成TCP/NC通信环境的搭建。通过FFT数据的并行处理、影响时间确定、执行程序设定3个步骤,完成新型影响仿真模型的搭建。模拟应用环境,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新型影响仿真模型后,舰船间通信情况在大气湍流影响下,依然可以长时间保持高质量状态。  相似文献   

7.
对舰船机密信息进行加密能够有效保证船舶信息安全,但在实际加密过程中,传统舰船加密通信系统不但运行效率低,加密后的数据完整性也不能得到保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个新型的海上舰船加密通信系统。首先确定系统设计目标,然后根据该目标完成系统总体框架的构建,最后在此基础上,完成系统软硬件设计。结果表明:与传统舰船加密通信系统相比,利用新型海上舰船加密通信系统对132 GB信息进行加密并传输,平均仅花费4.41 s,系统运行效率得到提高。此外,系统完整性也得到提高,提高了20%,极大地保护了信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传统AES算法仅能用于舰船通信过程中本地数据的加密计算,无法对无线通信中的数据进行加密计算。在无线传输为主要通信方式的当下,通信数据加密安全直接关乎着舰船航行安全。因此,提出AES算法在舰船通信数据加密技术中的应用。分析Socket通信信道,获得准确通信参量;创建无线加密通信信道;对通信数据进行基于AES算法的T盒加密计算。完成加密计算设计后,对设计应用方案进行仿真对比实验。通过数据对比证明,提出设计具有数据加密速度快、安全级别高、适用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数据加密技术是保证舰船通信网络安全的重要技术,当前数据加密技术存在易破译、数据加密速度慢,密钥的安全性差等问题。为了提高舰船通信网络数据的安全,设计了一种舰船通信网络的数据组合加密技术。首先分析舰船通信网络数据加密的工作原理,然后采用对称密钥迭代型分组密码算法和椭圆曲线加密算法对舰船通信网络数据进行组合加密,最后进行了舰船通信网络数据加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技术可以提高舰船通信网络数据安全性,能够对舰船通信网络数据进行安全、完全整传输,克服了当前数据加密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可以满足舰船通信网络数据保护。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数据加密方法采用公钥加密的形式,对于多维离散数据的加密耗时长并且加密效果难以保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研究舰船通信网络多维离散数据自动加密方法。对舰船通信网络进行混沌计算后,生成多维离散数据加密密钥。根据SM4加密算法原理,使用生成的密钥实现对数据的加密。通过与传统数据加密方法的对比实验,验证了研究的加密方法相比平均降低了约5.98%的数据丢失率,并且加密时间更短,使用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11.
不能准确估量舰船短波通信的线路探测频率,是现有技术手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高速变螺距舰船短波通信线路优化布置数学模型。通过实时频率预测、输入、输出变量控制2个步骤,完成舰船短波通信频率选择。在此基础上,通过通信容错量确定、传输时延确定、通信布置数据分类3个步骤,完成新型舰船通信线路优化布置数学模型的搭建。模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应用高速变螺距舰船短波通信线路优化布置数学模型后,线路探测频率估量值的准确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王慧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16):175-177
舰船通信信息加密时电路压缩和自举过程计算复杂,涉及大量的大整数乘法运算,导致最终加密安全性不高,针对这一不足,研究一种大数据资源调度下舰船通信信息全同态加密方法。首先转换处理舰船信息密钥,在大数据资源调度下,设定一个整数环,降低加密过程的计算量,设定控制信息熵,控制信息字节流加密过程,完成对大数据资源调度下舰船通信信息全同态加密的研究。实验准备不同硬软件参数的宿主PC及虚拟机,搭建一个MapReduce集群来模拟舰船通信传输过程,采用2种传统加密方法与之对比,控制不同的加密时间。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全同态加密方法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更大。  相似文献   

13.
考虑到舰船在海上航行过程中通信网络的不稳定性会影响通信数据的加密传输效果,为此提出舰船航行通信数据加密传输方法研究。在舰船航行通信数据传输过程中,将通信数据定义为字节集合,利用私密密钥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构建通信数据的密钥矩阵,引入椭圆方程曲线的加密理论,对通信数据的密钥矢量进行加密,生成舰船航行通信数据密钥。利用Logistic映射原理,得到舰船航行通信数据加密传输的编码散列值,恢复通信数据的编码矢量。根据数据编码矢量分布情况,绘制密钥排列图,实现舰船航行通信数据的加密传输。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通信数据加密传输方法可以减少密钥数量,并在短时间内完成通信数据的传输。  相似文献   

14.
针对常规多舰船通信传输安全加密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多舰船动态群通信的安全加密方法。通过加密群动态通信数据,融入椭圆加密算法,加密通信发出数据。同时对密钥安全进行管理,迭代计算出动态密钥流,筛选后进行分组、删除,形成密钥安全结构。实验准备相关参数,统计传输20个样本数据时传统方法与动态通信群安全加密方法的加密效果。结果表明,传统方法安全加密效果在38%左右,而动态群通信安全加密效果达到97%左右,安全加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网络入侵检测算法在舰船网络中存在的检测误差高的问题,提出基于极限学习机的舰船网络入侵检测算法。构建舰船通信网络模型,在该模型下实时采集通信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将采集的数据作为输入项,利用极限学习机算法提取网络入侵特征。根据网络入侵行为设置行为特征标准,结合舰船网络入侵节点聚集度的计算结果,得出舰船网络入侵检测结果。通过与传统入侵检测算法的对比发现,设计算法的检测误差有所降低,即入侵检测精度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6.
普通船舶入侵检测模型不能过滤垃圾数据,导致模型检测有效性下降。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基于四层过滤的船舶通信网络入侵检测模型。通过E-R图设计、连通接口设计2个步骤,完成四层过滤船舶通信网络的搭建。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结构性质分析、检测不变量确定、检测流程完善3个步骤,完成基于四层过滤船舶通信网络入侵检测模型的研究。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船舶入侵检测模型相比,应用新型模型后,垃圾数据过滤强度、入侵检测有效性均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相似文献   

17.
随着舰船通信系统之间的联系性逐渐加强,通信过程中数据所遭受攻击的情况不断增加。常规加密算法仅使用单一密钥完成系统中全部数据的加密工作,无法提升数据的抗攻击性,导致通信系统安全性下降。针对此问题,设计新型舰船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加密算法。使用大数据消冗算法,完成数据预处理。根据处理后数据特征,设定多层级密钥。将密钥与数据压缩技术相结合,构建数据压缩加密单元。至此,舰船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加密算法设计完成。经算例分析验证,新型加密算法可有效提升数据抗攻击性,保证通信系统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18.
现有技术手段不能在保证信息稳定传递的同时,完成舰船物流的快速供应。为解决上述问题,搭建信息网络平台下的新型舰船海上物流供应链模型。通过平台边界范围界定、服务模式确定2个步骤,完成舰船信息网络平台的搭建。在此基础上,通过物流供应风险定义、风险因素识别、定量评估因子确定3个步骤,完成新型供应链模型的搭建。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应用信息网络平台下的新型舰船海上物流供应链模型后,信息传递稳定性、舰船物流供应速度均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数据备份方法效果不佳、耗时过多的问题,提出舰船通信网络的数据备份系统设计方法,分析研究数据备份的技术,设计了舰船通信网络的数据备份系统。深入研究了网络备份的概念、网络存储技术及备份策略,有针对性对数据备份系统硬件结构配置进行改善。为保障硬件设备运行效果,进一步对数据备份系统软件处理方法及去噪步骤进行优化,实现对舰船通信网络数据的有效备份。最后通过实验证实,本文研究的舰船通信网络的数据备份系统可以更加快速完整进行网络数据备份,保证船舶通信数据存储安全。  相似文献   

20.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不断优化,船舶通信网络得到快速的发展,链路容量越来越高,通信网络可靠性研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多使用舰船通信网络可靠性分析方法完成此部分研究过程,但此方法的数据分析能力较差,造成数据融合度不高的问题。因此,设计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舰船通信网络可靠性分析方法。根据多源信息融合层级使用Bayes估计法完成数据处理部分,实现通信网络数据融合分析。根据以上分析结果,使用完全状态枚举法,构建通信网络可靠性分析算法。将以上设计部分融入目前使用方法中,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舰船通信网络可靠性分析方法设计完成。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此方法的数据融合能力更为优秀,可靠性分析能力优于当前使用方法,可使用此方法弥补当前使用方法的不足,提升通信网络可靠性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