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舰艇编队作战指挥辅助决策领域研究的理论基础,指挥决策方案生成模式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舰艇编队一体化作战需求为牵引,建立舰艇编队一体化指挥决策方案生成的相关概念体系;在分析传统指挥决策方案生成模式不足的基础上,基于复杂系统建模理论与智能辅助决策技术,构建了能满足舰艇编队一体化指挥决策方案生成特殊需求的GM_ICDS,并给出了GM_ICDS处理编队复杂战术指挥决策问题的实时优化调控原理与结构,为有效克服传统指挥决策方案生成难以适应战场态势变化的不足,构建舰艇编队一体化研讨模式综合集成作战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大型舰艇编队通信指挥决策方案的效能进行评估,建立了一套通信指挥决策方案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大型舰艇编队通信指挥决策方案的效能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能够快速直观地反映通信指挥决策方案在某一任务环境下的综合效能并对多个方案进行优选.  相似文献   

3.
王超  赵晓哲  康晓予 《舰船科学技术》2009,31(11):83-86,101
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海战,协同防空已成为编队防空作战的一种主要模式.怎样根据战场态势,科学、快速地制定编队的协同防空决策方案,是编队作战指挥的一个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构建了一个基于多智能体的编队协同防空决策方案生成系统.将编队协同防空决策过程中的主要决策单元抽象为情况判断智能体、任务管理智能体、舰艇决策智能体和编队决策智能体,通过各智能体之间的通信与协作,实现了编队协同防空决策方案的自动生成,为编队指挥员的防空作战指挥提供了科学的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海军舰艇实时指挥控制决策支持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从舰艇的决策环境出发,分析了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框架的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思想,最后给出了一个舰船指挥控制决策支持系统(C^2—DSS)的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5.
舰船长损管决策指挥训练模拟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舰船长损管决策指挥和应急处置能力培养难题,提出基于舰船原理和不沉性理论,采用计算机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设计实现了"舰船长损管决策指挥训练模拟系统"。该系统具有舰船防沉与抗沉、防火与灭火、搁浅与脱浅等损管决策指挥训练功能,通过实践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舰船长的损管训练提供有效的训练平台,促进了舰船长损管决策能力与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对舰船机密信息进行加密能够有效保证船舶信息安全,但在实际加密过程中,传统舰船加密通信系统不但运行效率低,加密后的数据完整性也不能得到保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个新型的海上舰船加密通信系统。首先确定系统设计目标,然后根据该目标完成系统总体框架的构建,最后在此基础上,完成系统软硬件设计。结果表明:与传统舰船加密通信系统相比,利用新型海上舰船加密通信系统对132 GB信息进行加密并传输,平均仅花费4.41 s,系统运行效率得到提高。此外,系统完整性也得到提高,提高了20%,极大地保护了信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在5G通信网络下,现有舰船4G通信网络无法支持5G技术的毫米波传输,无法建立有效连接。为此,提出基于5G技术的舰船通信网络系统构建。首先,重新设计5G通信框架,在框架基础上设计5G通信硬件;结合毫米波传输特征,对数据映射过程中的感知层系数进行优化;同时,引入基于5G技术的MIMO传输方案,保证通信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系统能够支撑5G标准下多模数据传输标准,且传输稳定性满足实际应用标准。  相似文献   

8.
传统舰船搜救系统对事故舰船定位的精准度较低,无法满足现今社会的需求,为此提出基于遥感探测技术的舰船搜救系统设计。舰船搜救系统硬件设计包括主控芯片的选择、供电及电源管理单元、定位单元、信号采集单元和显示单元的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包括主程序编写、定位算法设计、无线接收与显示程序编写。通过硬件与软件系统的设计,实现舰船搜救系统的运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系统的事故舰船定位精准度平均值比传统系统高出32%。说明设计的舰船搜救系统具备极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传统舰船数据实时通信系统在完成船舶数据实时通信过程中,需要多组数据交互设备协同完成。受到不同设备协议损耗的影响,实时通信质量很不稳定。结合PLC技术特点,提出PLC技术的舰船数据实时通信系统设计。通过PLC技术整合创建数据实时通信硬件的集成模组,根据设计硬件对通信协议接口进行设计;对接口数据进行定位策略的定义计算,从而完成整套系统设计。通过仿真实验对设计系统的数据实时通信效果进行对比验证,证明设计系统较传统通信系统,具有数据实时通信稳定性好,通信质量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曾耀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3):63-64,125
分析传统造船模式下舰船内部通信系统设计现状,研究区域造船模式下舰船内部通信系统设计与区域造船要求的匹配问题。在舰船内部通信系统设计中采用分区设计方法,并考虑用综合集成的思路将舰船内部离散的各类内通设备集成为综合内通终端,使舰船内部通信系统设计适应区域造船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传统舰船语音通信系统的缺点,更好地融合舰船的多个网络,引入下一代网络技术——软交换技术,设计构建舰船语音通信系统,分析研究舰船语音通信系统体系结构、接入设备方案等关键技术,探讨将传统话音业务与传统数据业务合二为一,实现低成本的IP话音和IP数据服务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舰船通信系统是保证舰船设备运行各项数据实时传输的硬件基础,在通信系统设计中,传统基于CAN总线协议、TCP/IP协议的通信系统难以保证实时通信速率的稳定性,可能存在数据报文丢失、通信质量不高的问题。在物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舰船通信系统应积极探寻和应用更为稳定成熟的数据交换协议。本文在分析传统数据交换协议的基础上,提出基于Zigbee数据交换协议设计的舰船通信系统,经过仿真实验验证,该通信系统能够保证较为稳定的实时通信速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入侵检测系统的准确率无法满足检测性能要求,提出了舰船电子通信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设计。通过设计舰船电子通信网络入侵数据解析模块和检测模块,完成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在选择舰船电子通信网络入侵特征参数的基础上,利用深度解析协议设计了舰船电子通信网络入侵检测算法,完成了软件设计,实现了舰船电子通信网络的入侵检测。测试结果表明,文中入侵检测系统无论在假冒入侵攻击下还是编造入侵攻击下,都具有更高的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前舰船电气设备检修系统存在检修耗时长、电流不稳定等不足,基于此提出互联网环境下的舰船电气设备检修系统设计。首先,通过数据接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对舰船电气设备检修系统的总体框架进行设计,然后,通过在数据接入层接入数据串口UHST0和UHST1,与网络层的MN420H519芯片进行连接,将芯片存储的数据通过发光二极管、计数器等传入状态显示模块和检修分析决策模块,实现对互联网环境下的舰船电气设备检修系统硬件设计;最后,通过节点算法完成系统软件设计,至此完成互联网环境下的舰船电气设备检修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舰船电气设备检修系统相比,提出的舰船电气设备检修系统的检修耗时更短,电流的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15.
舰船航行在广阔的海面时,其编队之间的通信系统会独立于岸基的通信系统,为了能够保证编队成员之间的通信安全,往往会通过雷达系统建立临时的协同通信网络,一方面加强了通信的距离,同时也能够有利于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发挥编队的优势。本文主要研究舰船雷达协同作战系统的通信原理,然后简述系统作战的拓扑网络。结合最新的ARM嵌入式通信平台,对协同通信中遇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数据过滤等技术进行验证,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舰船上采用的网络通信系统存在速度慢、质量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光纤技术的舰船高速网络通信系统设计。基于光纤技术对网络通信系统的硬件平台进行设计,对设计硬件平台进行架构设计;引入光纤高速传输算法对传输信号进行优化计算,完成对提出系统的设计。通过仿真实验,对设计的系统进行可行性验证,证明设计系统具有通信速度快、通信质量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为避免舰船编队通信网络在数据传输时出现网络堵塞和冲突,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研究舰船编队通信网络混合数据智能调度方法。分析舰船编队通信网络结构,根据舰船通信网络状态,构建混合数据智能调度优化目标函数,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优化方法,获取最佳混合数据智能调度方案。经实验验证可知,该方法可有效降低混合数据传输时延与路由开销,提高分组投递率,避免通信网络发生堵塞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舰船通信传输的稳定性,降低通信误码和失真,进行通信系统优化设计,提出基于激光传感器量化融合跟踪和信道均衡控制的舰船通信系统。构建舰船通信系统的信道模型,采用激光传感器量化融合跟踪方法进行通信信道均衡设计,结合波特间隔均衡和最小均方误差准则进行舰船通信系统均衡器设计,在通信系统的接收端设计调制解调模块进行通信信号调制和滤波处理,完成通信系统的优化设计。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舰船通信系统能提高舰船通信信道的均衡性,输出误码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在舰船通信网络异常数据的弱关联定位中,由于使用传统弱关联定位技术的定位误差较大,因此提出一种舰船通信网络异常数据的弱关联定位技术,利用Netflow系统对舰船通信网络异常数据进行提取,通过相空间重构技术处理异常数据提取结果,并利用极限学习机进行数据挖掘,建立舰船通信网络异常数据弱关联定位模型,从而实现异常数据的弱关联定位,通过对比实验可知,该技术的最大定位误差比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异常数据弱关联定位技术低21.1%;比基于特征遗传算法的异常数据弱关联定位技术低16.4%,证明了该技术更适用于舰船通信网络异常数据的弱关联定位。  相似文献   

20.
舰船通信卫星系统保障了舰船的通信、定位等功能,由于舰船处于运动中,导致舰船卫星通信系统存在一定的噪声信号和误差。本文通过建立船舶卫星通信系统的稳定性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DSP控制器的卫星通信系统稳定性控制系统,并详细介绍了该稳定性系统的步进驱动电机控制原理以及电源电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