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武器系统是舰船作战能力的保障,由于导弹在发生过程中与船体的运动相互耦合,是一个典型的多体动力学问题。为了提高舰载导弹的发射精度,降低舰船导弹发射的校准误差,本研究建立了舰船及导弹系统的运动坐标系,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了舰载导弹发射的误差原因,并基于卡尔曼滤波器进行了舰载导弹发射过程的校准控制。SkyFly仿真平台的仿真结果表明,本研究有利于降低舰载导弹发射的误差,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2.
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是当今海军水面舰艇武器系统的重要象征之一,它以载弹量大、重心低、稳性好、射速高、反应速度快、360度全射界等优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倾斜再装填发射装置。它可以在同一发射井内使用不同用途的导弹,为水面舰艇的任务灵活性提供了很大方便,非常适合当前局势诡谲多变、战术任务变化频繁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美国舰载导弹发射装置通用化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舰空导弹,舰舰导弹和舰潜导弹共用一种发射装置对增强整个海军舰艇战斗力和降低海军装备费用的重大意义,进而提出了实现舰导弹发射装置通用化的基本条件,并为如何高水平地实现舰载导弹发射装置的通用化指出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4.
舰载导弹共架发射装置通用标准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述了舰载导弹共架发射装置电气控制技术。阐述了舰载导弹共架发射装置通用标准控制系统的组成构想。重点突出了通用性和可靠性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5.
俄国舰载战术导弹垂直发射技术的研制工作早于美国。俄国的舰载战术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从1988年开始装舰服役。目前舰载战术导弹垂直发射装置有两个型号:SA-N-6Grumble舰载战术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和SA-N-9TOR-M舰载战术导弹垂直发射装置。这两种型号的垂直发射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不同大小的舰上选择的发射单元的数量不同,火控系统也不尽相同。相同之处在于每个发射单元都是圆筒式旋转弹舱。每个弹舱可贮弹8枚。每个弹舱的舱口既是发射舱口又是装填补给舱口。  相似文献   

6.
燃气流公共排导是当今舰载导弹垂直发射装置最为常用的一种燃气排导模式,同心简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垂直发射技术。从结构特性人手,对两种类型发射装置的多项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同心筒技术在燃气排导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采用公共排导技术的发射装置在备弹量、适装性等指标卜占优。两种技术各有特点,应根据实际使用要求以及不同的装舰对象区别应用。  相似文献   

7.
舰载导弹发射装置通用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国外舰载导弹发射装置通用化相关技术以及对武器系统综合作战效能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重点对导弹共架所必须面临和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我国发展通用发射装置的一些设想和应及早解决的问题,对促进我海军导弹发射装置通用化研制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据外刊报道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在研制一种舰载精确攻击武器系统 ,该系统可在很远的距离上对水面舰艇和岸上目标 (包括运动中的车辆等 )发起精确攻击。称之为垂直发射自主攻击系统 (VLAAS)的这种精确攻击武器不仅可满足美国海军水面作战 (例如攻击小型舰艇和快速巡逻艇 )的要求 ,而且可使水面舰艇拥有对岸上紧急目标 (如装甲车和移动式导弹发射装置 )的攻击能力。VLAAS将沿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垂直发射反潜导弹 (已在美国海军和日本海军服役 )系统的主要部件 ,而且还将利用低成本自主攻击弹药 (LOCAAS)。这种自主…  相似文献   

9.
本发明提供一种箱式发射装置。该装置为导弹提供环境保护,并提供温度和湿度控制。箱式发射装置的机械电子和调节空气接口为发射导弹提供了机动性,允许导弹从不同舰船或舰船上的不同位置上发射。  相似文献   

10.
国外飞航导弹发射系统发展概况及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外舰载和潜载飞航导弹发射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水面舰艇倾斜/垂直发射、潜艇水下发射飞航导弹有关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肇文 《航海》2009,(2):43-43
为满足海上舰长在20米以下的小型舰船需求,德国莱茵金属公司设计了一型可用于昼夜作战的多功能新型导弹发射装置。该装置重量轻,体积小,可在甲板上(或下)辅加安装其他部件,如热成像仪和光电转换器等。该新型导弹发射装置具有独立的监视和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12.
水面舰船建筑造型不仅关系着舰载设备的性能发挥,而且对舰船总体综合性能产生直接影响。提出了水面舰船建筑造型设计约束。通过对二战后三个特定时期典型水面舰船的功能、性能及造型协调处理分析,总结了水面舰船建筑造型设计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给出了影响水面舰船建筑造型影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美海军舰载发射装置面面观(续)(俄)海军上校B.奥西波夫上文介绍了美国海军舰载发射装置的一般性能和第一类发射装置(导轨式或梁式)的结构特点,以下对第二类和第三类发射装置进行类似介绍。箱式发射装置被列入第二类。在这类发射装置中,有限数量的导弹(4~8枚...  相似文献   

14.
吴利民  陈劲草 《舰船科学技术》2007,29(A01):69-70,94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导弹在舰载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中排导系统内的燃气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认为导弹垂直起飞过程中高速燃气射流可将外部冷空气引射入排导系统内。通过对排导系统内燃气射流的引射机理进行研究,对于利用燃气射流的引射功能降低排导系统内的温度,改善导弹发射的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舰载导弹垂直发射安全技术是一项新的研究和应用课题。扼要地介绍了现已投入使用的舰载战术导弹垂直发射技术,讨论了垂直发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标准2—Ⅳ”型导弹发射装置装舰据《海军工程师杂志》1996年第1期报道,随着海军引入新式武器系统;人们已在考虑冲击波对甲板设施的各种影响。舰载垂直发射系统所发射的最新导弹是”标准2—Ⅳ”型导弹,这种导弹采用了MK72推力矢量控制助推器,因而飞行弹道...  相似文献   

17.
现代舰艇的威胁不仅来自水下潜艇,而更多地来自空中。如果说大多数舰艇尚能对付单目标,或少数目标的来袭,那么对付多层次、多方位、多目标的饱和攻击则困难得多,被动得多,为此世界各国海军舰艇通过现代化改装和全新研制,更多地装备了导弹垂直发射装置。 导弹垂直发射装置通常以标准模块系统安装在舰  相似文献   

18.
1980年,SA-N-6防空导弹系统随“基洛夫”级巡洋舰首舰“基洛夫”号正式进入苏联海军服役。SA-N-6舰空导弹系统的服役.首开舰载防空导弹采用垂直发射系统之先河.在舰载导弹发射技术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同随后装备部队的美国MK41等垂直发射系统相比.SA—N—6的垂直发射系统却逊色不少,特别是其采用的俗称“大左轮”的大型环形转动弹舱(每发射一发弹都需要转动一下).最为遭人诟病。通常的看法是.这个转轮的采用大大降低了发射系统的发射速度。据此.也有人对中国新型驱逐舰采用的转轮型垂直发射装置颇有微辞。然而,实际情况可能未必如此。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舰载垂直发射装置在发射时受到的冲击影响,以某垂直发射装置为例,根据其结构特点,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垂直发射装置的自由振动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实际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产新型导弹护卫舰的公开亮相,人们终于得以一睹该型多功能战舰的风采。令人欣喜的是,这艘标准排水量可能不足4000吨的战舰不仅较之先前已经服役的525号护卫舰又有新的变化,从而具有更佳的雷达隐身性能和适航性,而且更引入注砑的是,舰上首次采用了作战效能更高的新型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及更先进的舰载雷达火控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