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文章基于东南亚各国多种轨距特点,开发了一种超大轨距变换的600 mm/1 067 mm变轨距转向架,在研制过程中2个“穿袖”半构架装配面制造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制定出解决方案,研制的样机按照试验大纲要求在试验装置上完成了地面变轨试验。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现有变轨距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600/1067 mm变轨距动车组转向架的方案,并对变轨距关键零部件进行了基本强度校核。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案从原理上可实现600/1067 mm轨距变换,关键零部件基本强度校核满足要求,具有较强工程实施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要分析了有源变轨机构特点,提出了一种有源变轨距转向架结构方案,并对其主要零部件进行了设计分析。针对该有源变轨距转向架结构提出了一套与之匹配的地面变轨设施,并对该变轨距转向架变轨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4.
根据转向架变轨距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套适用于1 435/1 520 mm轨距的高速动车组转向架夹钳随动装置,并对其变轨随动过程进行了分析介绍。分析表明,该方案能够实现制动夹钳自动跟随轮对转换。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中国与邻国不同轨距联运问题,根据标准动车组转向架的技术参数要求,设计出一种适用于1 435 mm和1 520 mm铁路轨距的高速动车组变轨距轮对及其地面变轨装置方案,并对其变轨过程进行了介绍。分析表明该方案能够实现轮对内侧距的自动转换。  相似文献   

6.
变轨距转向架轮对轴箱是变轨距转向架的关键核心部件之一。简述了1 435/1 000 mm变轨距转向架轮对轴箱的特点、设计要求、设计思路及结构,对轮对轴箱结构及轮对的变轨过程进行了重点说明,并对轴箱转臂梁进行了有限元计算。计算表明,轴箱转臂梁在各个载荷工况作用下安全系数均大于1,其静强度满足标准EN 13749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简要分析了国外成熟的变轨距转向架技术,根据我国国情,设计出一种适用于1 435 mm和1 520m m轨距的变轨距动车组转向架,对其结构特点和变轨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关键部件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8.
结合我国铁路货车现状,按照变轨距轮对结构特点设计出3种变轨距货车转向架初步方案。从结构和动力学性能两方面对这3种方案进行选型分析,结果表明变轨距货车转向架采用H形整体焊接构架式方案优于另外两种方案。根据方案对转向架各零部件进行设计,确定出了变轨距货车转向架的具体结构形式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物资运输日益增多。由于我国和其他周边国家轨距的不同,为国际联运和"一带一路"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因此对变轨距转向架的需求日益增大。文章对变轨距转向架的变轨机构和变轨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阐述了变轨距转向架的应用及发展情况,并结合国内外变轨距转向架的应用情况,介绍了几种变轨距转向架,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论述了变轨距转向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开展高速动车组变轨距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的滚动振动台架试验研究,最高试验速度为600 km/h,包括在准轨1435 mm和宽轨1520 mm轨距线路上的蛇行稳定性、运行平稳性和轮轴横向间隙动态变化情况.准轨线路的钢轨廓形为CN60,轨底坡1/40;宽轨线路的钢轨廓形为俄罗斯P65,轨底坡1/20.试验结果表明,在2种轨距线路上,变轨距转向架的线性临界速度均在600 km/h以上,实际轨道激励下临界速度大于440 km/h,满足线路实际400 km/h运营需求.平稳性指标小于2.0,舒适度指标小于1.5,满足标准限值要求;轮轴横向间隙动态变化量小于0.7 mm.  相似文献   

11.
简要概述了国外变轨距转向架的发展现状,设计出一种基于标准动车组的变轨距转向架结构方案,对锁紧机构和转向架各部件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并对1 435mm和1 520mm两种轨距情况下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和曲线通过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变轨距转向架车辆在两种轨距线路的直线运行平稳性和曲线通过安全性能指标均满足相关技术标准,所设计的变轨距转向架方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1435/1000 mm变轨距转向架总体技术要求和目前动车组现有的技术及车型提出了一种新型变轨距转向架方案,并对动车和拖车转向架的总体结构、构架、轮对组成、一系悬挂、二系悬挂、基础制动装置及变轨距原理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对变轨距转向架的关键部件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对整车动力学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变轨距转向架方案现实可行,能够满足相关标准及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世界各国铁路一直保存着多种不同轨距的现状,解决铁道车辆在轨距不同区间的直通运行是国际和地区间联运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变轨距转向架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研究变轨距转向架的机理及结构,提出变轨距转向架的技术设计方案。着重对变轨距转向架的结构进行方案设计,并建立相应的动力学模型,利用计算机数值仿真模拟方法对变轨距转向架进行参数优化和动力学计算。对变轨距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进行变轨距转向架的方案设计研究,从变轨距车轮的型式、移动模式、载荷的承载方式、锁紧机构及变轨…  相似文献   

14.
简单介绍了几种国外典型变轨距转向架的结构及技术特点,并就研制我国变轨距转向架提出了开发思路及动车组和货车变轨距转向架的研究方法。在变轨距转向架应用方面,还需要考虑不同轨距国家的铁路标准体系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以适应不同轨距国家的运用环境和要求。为确保高速动车组变轨距转向架研制成功和运行安全,变轨距转向架应从继承性、成熟性和创新性3个方面着重考虑,在此基础上还要再进行充分的线路试验。  相似文献   

15.
地面变轨设施是与变轨距转向架密不可分的一种配套装置,转向架的变轨动作过程需与地面变轨设施协同完成。概述了国外典型的地面变轨设施及其结构,详细论述了地面变轨装置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对新设计的一种地面变轨设施结构特点和尺寸等作了分析和说明,并简要介绍了地面设施的变轨距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6.
变轨距除了轨距发生改变以外,还可能伴随有钢轨轮廓、轨底坡的变化,变轨距高速动车组对这些变化都要有较好的适应性,不仅稳定性要满足高速运行要求,而且其他动力学性能也要达到优良水平。变轨距转向架由于增设了变轨机构,增加了簧下质量,文章计算分析了变轨距动车组对这些变化的适应性。计算结果表明,变轨距动车组对轨距、钢轨轮廓、轨底坡及簧下质量变化的适应性较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变轨转向架运用中对轮轴的功能需求,从结构设计、技术参数及强度计算等方面介绍了一种变轨距轮对用轴套。这种轴套安装在车轮上,用于实现车轮的轴向移动和锁紧,从而实现转向架的变轨距功能。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1435 mm/1520 mm变轨距转向架的技术路线、主要结构特点、分析计算情况。变轨距转向架通过地面设施可以实现自动变换轨距,货物无需换装,具有周转快、效率高、货物损耗少等优点。变轨距转向架的成功研制为解决我国同周边国家不同轨距间的联运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转向架变轨距技术一直是国际铁路联运亟待解决的问题。概述了国外现有的变轨距转向架发展现状,对铁道车辆转向架变轨距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货车转向架变轨距方案,并对变轨距锁紧机构及转向架的轨距变换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准轨线路(轨距1 435mm,轨底坡140,钢轨型号CN60)与俄罗斯宽轨线路(轨距1 520mm,轨底坡120,钢轨型号P65)引起的轮轨接触关系差异,分析其差异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找出关键影响指标,针对主要影响指标,对变轨距转向架进行关键参数优化匹配分析,兼顾轨距变化前后的车辆动力学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变轨距转向架关键参数优化匹配方案,可以使变轨距转向架车辆在轨距变换前后都能获得较好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