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叙述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站在投资人的立场,把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归结为收益最大问题,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布局和多维logit选址优化模型,运用静态博弈论的相关理论,采用C++编程作为技术支持,通过模型求解物流配送中心的最佳布局和选址位置,并进行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铁路集中化运输的要求,基于铁路物流中心的层级特点,结合分层选址的理论和方法,以铁路物流中心覆盖的总需求最大化和物流运输成本最小为目标,以各级物流中心数量、服务能力和服务覆盖范围为约束,构建了铁路物流中心分层选址-分配的0-1整数规划模型.最后针对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分配模型的特点,设计了算例,并采用ILOG CPLEX软件进行求解.算例结果验证了该选址-分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城市既有铁路货运站由于传统的大宗商品物流需求存在着偏离城市中心,零散物流效率低下等缺点,所以在城市内重新规划适合城市人民物流需求的铁路物流中心并建立新型货运站符合铁路转型的趋势。本文分析了城市内铁路路网与城市物流需求点的相关影响因素,建立模型,改进重心选址算法——建立投影重心选址算法求解基于城市内铁路路网的铁路物流中心选址问题,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体系进行选址的筛选优化。最后举出案例证明基于城市内铁路路网新建铁路物流中心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物流中心选址基本原则、分析物流中心选址常用方法的同时,综合物流中心选址的层次分析法(AHP)和数据包络法(DEA),提出了物流中心选址的AHP/随机DEA方法.通过引入随机变量,解决了数据包络分析中权重选择的不足之处,把选择物流中心地址过程中的主观判断转变为可信度判断,提高物流中心地址评价的可信度.该模型在实际物流评价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将生产商与销售商之间的直接供需关系纳入到多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布局问题的研究当中,通过引入物流配送中心选建0~1变量,对现有一般运输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改进,从而建立多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布局问题的非线性混合0~1规划模型,并通过lingo语言编程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既实现了货物运输方案最优,也实现了物流配送中心选建数量最优,为多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布局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时代和电子商务环境下,规划物流中心地址是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快速响应外界需求的重要因素。文章就供应链上的一种物流中心——枢纽型物流中心的选址意义、选址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在分析传统选址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GIS方法解决中心选址问题,最后利用GIS模拟实现了一个区域的枢纽型物流中心的选址过程。  相似文献   

7.
单一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对物流系统的运营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单一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提出了单一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介绍了单一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程序、方法,并对选址影响因素做了分析,最后总结了选址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刘倩 《交通标准化》2008,(8):147-149
物流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系统的枢纽,而配送中心选址的确定是物流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合理的配送中心选址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根据配送中心地址问题的特点和要求,并结合实例验证,有关采用模拟退火算法解决选址模型的尝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物流配送中心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配送中心选址可以降低配送中心的运营成本和建造成本.本文首先评析单一配送中心选址方法中的重心法模型的优缺点,然后针对这些缺点提出了一个既能用于单一配送中心选址也能用多个配送中心选址、既考虑了变动成本又考虑了固定成本的更符合实际需要的离散选址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为合理优化物流配送中心的位置,引入Voronoi图的相关特性及其应用,实现物流节点服务范围的动态划分,综合考虑影响物流节点选址的影响因素,并赋予相应的权值,建立改进P-中值模型,构建总服务成本最小的目标函数。将Voronoi图与改进P-中值模型相结合,在Voronoi图动态划分物流节点服务范围的基础上,利用Matlab编写模型的优化求解算法,通过不断迭代,求出整个物流系统的节点选址最优布局。结果表明:基于Voronoi图的物流节点优化方法是合理的,能够使得配送中心的总花费成本最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相似文献   

11.
电子商务促使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采用多配送中心模式优化车辆的配送路径,纯电动汽车逐渐替代了传统的燃油配送车辆,以改善生态环境. 结合多配送中心联合服务模式的特点和纯电动物流车辆的行驶特征,构建带时间窗的半开放式多配送中心纯电动车辆路径优化模型,设计蚁群算法对其求解. 算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半开放式的多配送中心联合服务,能合理利用相关物流资源,改善车辆路径,降低物流费用,但需要寻找合适数量和位置的配送中心进行联合,才能达到节约成本的最佳效果;相比单配送中心,多配送中心联合服务提供了更多潜在的较低价格的充电点,在配送中心补充电量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物流成本.  相似文献   

12.
电子商务促使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采用多配送中心模式优化车辆的配送路径,纯电动汽车逐渐替代了传统的燃油配送车辆,以改善生态环境. 结合多配送中心联合服务模式的特点和纯电动物流车辆的行驶特征,构建带时间窗的半开放式多配送中心纯电动车辆路径优化模型,设计蚁群算法对其求解. 算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半开放式的多配送中心联合服务,能合理利用相关物流资源,改善车辆路径,降低物流费用,但需要寻找合适数量和位置的配送中心进行联合,才能达到节约成本的最佳效果;相比单配送中心,多配送中心联合服务提供了更多潜在的较低价格的充电点,在配送中心补充电量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物流成本.  相似文献   

13.
基于VRP模型的两阶段物流网络路径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基于VRP模型的两阶段三层次物流网络路径优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利用启发式算法中的分解法将问题分为选择物流中心与配送路径优化两个子问题,并与数理规划软件LINGO 8.0相结合给出了基于VRP模型的MSDL-RP问题——多供应商、多配送中心选址与路径优化问题的求解模型。利用所提出的模型可以求出商品从多供应商经过多物流中心到最终客户这一过程中能使费用最小的供应商的最佳位置与数量、物流中心的最佳位置与数量及从物流中心到客户的最佳配送路径,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对于小规模问题,运用所提出的方法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求出问题的最优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章鱼图H(Cm,n)是指由圈Cm的一个顶点与星图STn=K1,n的中心重迭得到的图,研究了章鱼图H(Cm,n)的IC-着色问题,通过分类讨论的方法,分别得到了当m=3,4,5,n≥1时章鱼图H(Cm,n)的极大IC-着色和它们相应的IC-指数,并提出章鱼图H(Cm,n)一个上界猜想。  相似文献   

15.
针对停车场限制的物流中心选址问题,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以物流中心费用最小来确定物流中心的位置,下层规划建立了配送/采购车辆与城市道路交通组合分配模型,最后,采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16.
用Spreadsheet解决配送中心选址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送中心是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的流通型节点。在整个物流中作用显著。故科学合理地进行配送中心的选址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多种科学理论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到这一领域,Spreadsheet即是其中相对简单、直观的一种,它有助于企业进行配送中心选址决策。  相似文献   

17.
在简述软件TransCAD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多配送中心车辆路径问题,考虑到每辆运输车辆在完成任务后必须返回配送中心的条件,提出一套合适的车辆调度方案,并给出了解决方案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求解,验证了方案、模型及软件包在物流运输规划应用中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广州港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广州港发展物流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阐述了广州港发展物流的战略定位、功能设计和空间布局,提出了广州港发展物流的国际航运中心战略、物流园区整合战略、全程物流链构建战略、港区特色业务战略、竞争合作共赢战略、物流企业形象战略.  相似文献   

19.
Dijkstra algorithm is a basic algorithm to analyze the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VRP) in the terminal distribution of logistics center.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lient demands of service speed and quality, the conceptions of economical distance of delivery and the best routing algorithm were given on the base of the Dijkstra algorithm with consideration of a coefficient of the road hustle degree. Economical distance of delivery is the shortest physical distance between two customers. It is the value of goods delivery in shortest distance when concerning factors such as the road length, the hustle degree, the driveway quantity, and the type of the road. The improved algorithm is being us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distribution path information system in the terminal distribution of logistics center. The simulation and practical case prove that the algorithm is effective and reason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