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齐亮  刘洁 《舰船科学技术》2009,31(9):104-106,135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Internet的迅猛发展,使用VPN和CDMA1X技术能很好地实现私有用户远程不固定目标监控的无线传输,CDMA1X技术提高了监控系统的开放性、灵活性、移动性;VPN技术实现专用网、无线CDMA网和Internet三网的融合.重点介绍了该技术在疏浚工程船舶无线传输平台上的应用,实现了指挥中心和作业现场实时沟通,为提高疏浚效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周祥恕 《船舶》2010,21(3):58-61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实现了私有用户远程不固定目标监控的无线传输,同时产量计技术在施工船舶上得到普遍使用。两项技术的融合为提高施工效率、改善施工管理、优化施工组织及成本效益预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船舶的可视化管理需求越来越迫切,利用现有通信技术进行改进升级设计出自航耙吸挖泥船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在船载卫星链路上实现了100 kb/s码流速率以下的多路高清视频传输,系统的部署应用很大程度提高了公司对船舶的远程管控能力,进一步提升了疏浚船舶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并为船舶的日常管理和安全救助提供指导和帮助,提出建立基于无线网路(CDMAIX)的船舶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CDMA1X无线网络传输船舶GPS动态信息和MPEG-4视频信息,集船舶动态监控和视频监控于一体.针对岸上因特网与船舶局域网用户的不同带宽.使用一种视频分级传输架构,对不同带宽的用户发送不同质量的视频流.同时为了提高视频无线传输的速度和质量,采用多路CDMA1X信道捆绑拓宽带宽技术传输船舶视频信息.渤海湾烟大线(Yantai-Dalian)客滚船上的实际测试表明:该系统完全满足近岸船舶监控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5.
基于WEB疏浚施工实时远程监测、回放分析系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公共网络和VPN技术搭建船舶与公司间安全高效的无线传输平台,采用网络自动侦测、自动传输、断点续传、多线程传输、解压缩等技术手段,将船舶端数字化的实时生产信息和历史生产数据自动传输到公司总部,总部数据中心提供基于WEB的对船舶生产过程的远程实时监测,以及历史生产过程回放、最新48小时耙迹线的自动生成与显示、历史生产过程参数曲线显示、两维施工参数自动寻优等计算机辅助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无线以太网的船舶机舱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船舶机舱监控为背景,描述了通过无线以太网实现安全监控、图像和语音传输的远程机舱自动化监控方案,给出了该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以及软硬件的设计和实现.该系统以数据库为中心具有远程监控、自动报警、报警信息的自动维护以及图像语音的采集、传输管理等多项功能.它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集于一体.经实践验证,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能优良,提高了船舶机舱监控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船舶运行的稳定和安全性,需要对船舶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设计无线网络下船舶运行状态远程监控系统,系统包括船舶运行状态特征采集模块、AD转换模块、总线传输模块、无线网络通信模块、集成控制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等,采用远程卫星通信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技术进行船舶通信网络构建,基于H.323协议和IETF的SIP会话初始化协议进行船舶无线网络通信的信令设计。采用多点多线程控制方法进行船舶运行状态的监控指令的集中执行,在集成GCC编译环境中进行监控系统的应用程序开发和交叉编译,采用异构、层次化的中间件技术进行监控系统的软件平台设计,实现船舶监控系统的网络接入服务和状态实时监控服务。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船舶运行状态远程监控系统能实时监测船舶的运行状态特征,系统自适应性和可靠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基于无线以太网的船舶机舱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船舶机舱监控为背景,描述了通过无线以太网实现安全监控、图像和语音传输的远程机舱自动化监控方案,给出了该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以及软硬件的设计和实现。该系统以数据库为中心具有远程监控、自动报警、报警信息的自动维护以及图像语音的采集、传输管理等多项功能。它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集于一一体。经实践验证,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能优良,提高了船舶机舱监控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利用船舶卫星宽带网络将疏浚船舶数据传递到岸端并用于实时监控船舶挖泥状态的数据远程传输系统。开发了数据采集子系统,可将压缩过的原始数据通过网络发送至岸端,岸端数据接收程序能实时还原船舶监控系统的画面,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该系统可为行业施工船舶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东波  赵辉  赵羽翀 《水运工程》2020,(S1):186-190
为满足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在河湖流域治理中的施工需求、提高环保疏浚质量,依托白洋淀内源治理项目中浚湖船,设计开发出一套适用于环保型绞吸挖泥船的疏浚集成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传感器、测量、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技术,对船舶疏浚作业过程关键施工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又集成施工方案设计、浚后工艺分析以及远程数据共享功能等,有效提高了船舶的环保疏浚精度和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3G技术的船舶远程监测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常规的基于GSM和GPRS的无线通信技术由于其传输速度问题,在内河船舶远程监测上的应用受到限制.结合正在推广的3G技术,将其很好地应用到船舶的远程监控系统中,解决了目前基于GSM和GPRS无线信息传输所存在的传输量不足的缺点.介绍了基于3G的船舶远程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的总体结构、船用TD-SCDMA系统的构成、TD-SCDMA信道的估计、上下行链路容量的估测以及软件的设计,这也使图像和声音这些反映船舶营运状态的重要信息真正应用到船舶远程监测系统中,极大地提高了船舶监测及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简单介绍码分多址(CDMA)的基本原理及性能;然后利用CDMA传输技术,设计一个无线视频图像传输系统。最后,介绍该系统的结构、基本原理以及在试验视频监视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船维修器材消耗难以有效远程监控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CDMA无线通信网络和基于Windows CE手持终端的远程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并分析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实现了网络远程通信、手持终端现场采集、数据监控处理等。该系统可达到精确化辅助器材采购和器材调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孟辉  李松 《船电技术》2012,32(3):51-54
通过分析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LabVIEW的几种网络通信技术,开发一套适合电机轴承-转子系统测试的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系统运用TCP技术和Remote Panels技术,采用无线网络,实现试验系统的远程监控。实验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响应速度快,能方便、灵活、安全地对系统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5.
以港口起重机金属结构的应力监测为对象,通过对数据无线传输技术和远程监测技术的分析,从硬件实现和软件功能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一个起重机结构应力的无线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终端用户远程安全接入需求也日益增长,为了满足用户的相关互联网应用需求,SSL VPN技术应运而生.SSLVPN提供了远程用户访问敏感公司数据最简单最安全的解决技术,远程用户通过SSLVPN创建的加密隧道,安全高效的接入公司办公网络.基于网络准入控制的SSLVPN平台为远程用户提供了可实现的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内现有利用无线遥测的远程监测系统在起重机结构应力测试中的应用的实验研究,验证无线远程监测技术实际应用的可行性,找出其存在的不足,为该项技术在设备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做出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船舶主机转速信号采集与无线传输模拟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主机转速信息是反映船舶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也是轮机技术人员监视主机工况的关键信息。本研究介绍了船舶信号采集与无线传输模拟系统的设计过程,及其所运用的各部件的功能和原理,通过设计模拟电路实现了船舶转速信号采集的自动化、无线化,并预测了未来船舶主机检测趋势。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替代现有的转速显示设备或者作为备用设备,并节约了大量的工程和技术成本,实现了远程多种端口对船舶转速实时检测的显示。  相似文献   

19.
研制了一种适用于高速公路计重收费或治理超载车辆的动态汽车衡。采用特殊的力学结构设计,保证了称重板动态测量的精度,并将无线传输技术应用于测量数据的近程传输,克服了野外工作烦琐的远距离布线施工,利用GPRS功能实现了远程设备监控、诊断和维护功能。  相似文献   

20.
内河航标遥测遥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内河航标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内河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实现了航标状态的远程监测,并能够进行灯质控制.介绍了系统中主控单元、遥测遥控等模块作用和电路设计,在模块选型、电路设计、应用方法等多方面充分考虑了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的能耗、传输距离、可靠性等要求,利用ZigBee路由算法,并进行了多项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解决以往类似系统中存在的通信不可靠、能耗过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