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全市交通总体运行平稳、有序,世博交通组织为改善上海城市交通提供了重大的启示和成功的经验。一、继续保持对上海交通的高强度投入历届世博会均在发达国家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外围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址却选择在中心城区,  相似文献   

2.
陈必壮  朱洪 《城市交通》2003,1(1):47-51
城市发展与交通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交通既服务于城市空间拓展,又引导着城市空间拓展,因此城市空间发展中交通系统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上海为例。回顾了上海市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相互发展的关系,分析了上海市城市空间拓展与交通系统发展之间的矛盾,阐述了未来城市空间发展对交通系统的要求和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引导作用。本文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市城市空间发展的交通战略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日益临近。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的盛大展示,广大市民参与世博的热情高涨。近期有不少读者来信来电,询问世博期间交通出行的情况,充分显示出"大家都是世博主人"的精神风貌。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现将大家关注的世博交通出行的十大问题,集中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公交优先是上海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世博交通组织的基本原则。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要以集约交通方式来满足长时间、高强度的客流集散需求,因此,一方面需要积极考虑提升公交、旅游大巴等集约交通的优先度;另一方面要研究对个体交通限制和替代措施,优化世博客流出行结构。  相似文献   

5.
经过十多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上海城市空间与交通空间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得到了同步扩大。但城市空间尚未实现预期目标,交通问题也未得到根本解决,两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国内外智能交通技术交流,大力推进城市交通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国家测绘局地图管理司、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欧洲智能交通协会、上海世博事务协调局、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特别支持,国际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市分会共同主办并由上海市国际展览公司承办的“2008上海国际智能交通论坛暨技术和设备展览会”,  相似文献   

7.
曾宇轩 《轨道交通》2009,(11):16-17
“中国能向国际隧道行业界贡献些什么“10月28日开幕的第四届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上,国际隧道工程与地下空间协会(ITA)主席Martin Knights给出了答案。中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长、大、深越江越海隧道的快速发展,这些已经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地上地下空间和隧道市场开发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8.
交通空间与城市景观协调的设计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交通空间设计指导理念1.交通空间是人的移动空间交通空间本质上是人和物的移动空间,而不只是车辆通行的空间,不仅社会文化活动离不开人员的流动,而且城市的发展和扩大也有赖于人员的流动。评价交通体系的优劣,主要是看广大公众的交通利益是否得到保  相似文献   

9.
借助开源大数据平台,提出交通可达性及城市经济活动数据采集策略,利用全局常参数和局部变参数回归模型研究北京市六环区域内两者的空间特征.相比于全局模型,局部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经济活动间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私人交通可达性呈现以天安门为中心径向递减的多圈层结构,公共交通呈现轨道交通沿线区域高的特点.交通可达性与经济活动匹配度具有空间非平稳性,空间分离和匹配现象并存.西北部、中部区域空间匹配特征显著,东北部、东部区域次之,西南区域空间分离现象最为严重.丰台及良乡等分离区域,宜重视道路及轨道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未来科学城等私人交通匹配,公共交通分离的区域,可考虑修建轨道线路,并增加公交运营服务水平;中关村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匹配区域,以调整交通运营管理政策为主.  相似文献   

10.
借助开源大数据平台,提出交通可达性及城市经济活动数据采集策略,利用全局常参数和局部变参数回归模型研究北京市六环区域内两者的空间特征.相比于全局模型,局部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经济活动间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私人交通可达性呈现以天安门为中心径向递减的多圈层结构,公共交通呈现轨道交通沿线区域高的特点.交通可达性与经济活动匹配度具有空间非平稳性,空间分离和匹配现象并存.西北部、中部区域空间匹配特征显著,东北部、东部区域次之,西南区域空间分离现象最为严重.丰台及良乡等分离区域,宜重视道路及轨道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未来科学城等私人交通匹配,公共交通分离的区域,可考虑修建轨道线路,并增加公交运营服务水平;中关村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匹配区域,以调整交通运营管理政策为主.  相似文献   

11.
城镇密集地区城镇空间与交通规划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令斌 《城市交通》2012,(3):101-102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城镇建设,在中国城镇密度较高的地区,积聚了大量的人口与产业,各城市的都市化空间突破中心城区在市域发展,中心城区的城镇职能外溢到市域和区域,区域内的城镇之间社会经济活动密集,城镇关系密切,形成了超级都市化地区。城镇密集地区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主战场,也是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