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2014、2015两年,中国诞生了9几家航运保险中心,中国的航运保险真的成熟了?我国航运保险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远不及我国航运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这是我们必须直面的现实。虽然我国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国际贸易大国、第一港口大国、第二大造船国及第三大国际航运大国,但从航运保险这一个侧面来看,中国离航运强国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正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航运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中国也确立了自己航运大国的地位。但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将实现由"由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转变",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与模式,是航运业的一次战略调整,也是航运现代化的具体体现。我国具备了成为航运强国的实力在航运基础设施方面。我国的航道、船舶、港口等基础设施已经具备了成为航运强国的基础。在航道方面,我国内河航道以"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为基础,构成基本航道网。在港口方面,港口建设与布局基本建成,并向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迈进。在船舶方面,也向大型化、标准化发展。截至2010年底,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全面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我国已拥有运输船舶17.8万艘、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基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海事组织一直提倡"上船去"的活动,意在呼吁全球关注海员,崇尚航海事业。作为中国海事主管机关,为航运一线输送高素质的海员历来是海事管理工作中的关键所在,也是走向海员强国的努力目标,更是中国航运大国走向航运强国的必备条件。继2009年举办舟山市海员技能大比武活动、2010年举办浙江省海员技能大比武活动之后,经交通运输部  相似文献   

4.
"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水运业的现代化,实现由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转变."6月26日,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水路交通发展政策及相关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我国水路交通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我国航运服务业发展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航运服务业是航运主业的重要支撑,是一国由海运大国走向海运强国的保证。经过改革开放逾30年的发展,我国港口基础设施和船队总体规模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我国的航运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阻碍我国向海运强国的全面转型。为尽快提升我国航运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运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水运行业进入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已是海运大国、港口大国,也是内河运输大国,正在向航运强国、港口强国迈进,水路交通现代化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7.
钟彩 《珠江水运》2013,(20):29-31
过去,中国内地港口在世界港口中默默无闻,现在它们却正在改变着全球港口业的格局,全球港口业迎来了中国时代。一直有观点认为,我国是航运大国,而非航运强国;我国是造船大国,而非造船强国。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我国是港口大国,也是港口强国。  相似文献   

8.
雷海 《航海》2013,(3):7-8
今年是"泰坦尼克"号触碰冰山沉没一百周年,又是新中国第一艘远洋货轮"跃进"号触礁沉没五十周年。两艘巨轮的海难是我们现代航运人的历史遗产。将航运大国建设成为航运强国的"中国梦"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这一代  相似文献   

9.
“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水运业的现代化,实现由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转变。”6月26日,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水路交通发展政策及相关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我国水路交通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吕航 《中国船检》2007,(9):32-36
高热的中国经济决定了航运业的快速和持续发展。今天,我国船队在全球主要航线上的主要港口,都实现了商业存在,跨国经营成效明显。举国上下,对港口航道和集装箱码头的投资热情,也前所未有。种种迹象表明,我国航运大国的地位日益牢固,向航运强国迈进的势头不可动摇。坚定航运强国信念,积极夯实航运基础,是全行业及上下游产业链上的人士共同关心的问题。仲夏时节,记者采访了原交通部部长,现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的钱永昌先生,请他就中国从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迈进中的核心问题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世界海运》2014,(5):12-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目前,中国经济已发展成为对海洋有高度依赖的外向型经济,海洋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建设海洋强国也成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海洋强国的核心是海运强国,中国是世界航运大国,然而由于软实力建设相对滞后,中国航运与世界航运强国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大连海事大学在深刻领会十八大会议精神、深度思考海洋强国战略的内涵和自身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之后,经过精心筹划和准备,于2014年3月18日成立了世界海运研究中心,旨在为中国航运事业的发展,尤其在推动中国航运软实力建设上为海洋强国建设做出贡献。本次"中国航运大讲坛"的与会嘉宾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畅谈海洋强国战略下的中国航运软实力建设,探讨怎样加速通向海洋强国之路的步伐,共同为中国航运软实力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正>为深化航运数字化转型,应加快构建“感、传、智、用”体系,推动数字化在航运业的全面应用。交通是兴国之要、富民之基。航运是国际贸易的桥梁和纽带,经济强国必定是航运强国。面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的形势,港航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化可以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论述,加快实现由“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跨越式发展,谱写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航运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日前表示,我国要实现从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转变,就必须致力于航运软实力的提升。自改革开放后,我国无论是从船队运力还是港口建设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海运船队运力规模已超过1亿载重吨,位居世界第四位。中远集团船舶总运力跃居世界第二位,中远、中海集装箱船队运力位居世界十强。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5个港口进入世界前十位,拥有亿吨大港14个,集装箱运输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造船产量出现了惊人的增长,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14.
《世界海运》2015,(3):65-66
<正>《吕氏春秋》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中国航运大讲坛是由大连海事大学发起、交通运输部批准设立的搭建在航运主管部门、科研院所、航运企业之间的高层次对话平台,旨在加快航运行业各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换,整合行业思想力量,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难题寻求破解之道,助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航运强国建设。"中国航运大讲坛"于2009年6月5日正式开讲,至今已经在大连、宁波、  相似文献   

15.
<正>《吕氏春秋》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中国航运大讲坛是由大连海事大学发起、交通运输部批准设立的搭建在航运主管部门、科研院所、航运企业之间的高层次对话平台,旨在加快航运行业各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换,整合行业思想力量,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难题寻求破解之道,助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航运强国建设。"中国航运大讲坛"于2009年6月5日正式开讲,至今已经在大连、宁波、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对航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航海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善水上运输系统,对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我国实现由航运大国到航运强国的转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船员在船舶的安全生产、航运企业的争创效益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航运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培养一支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的船员队伍也是我国实现由航运大国到航运强国转变的重要力量。那么,如何提高船员的职业能力呢?下面从船员职业能力的内涵、培养意义、我国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和航运、金融大省,还是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南沙作为实施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来看,在南沙建立离岸航运资金结算中心都有现实必要性。我国是航运大国,航运结算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发展空间上都非常巨大。  相似文献   

19.
<正>《吕氏春秋》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中国航运大讲坛是由大连海事大学发起、交通运输部批准设立的搭建在航运主管部门、科研院所、航运企业之间的高层次对话平台,旨在加快航运行业各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换,整合行业思想力量,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难题寻求破解之道,助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航运强国建设。"中国航运大讲坛"于2009年6月5日正式开讲,至今已经在大连、宁波、舟山、重庆、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举办了二十二讲,在航运界已经形成了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讲坛名称:中国航运大讲坛讲坛宣传语:流动航运智慧  相似文献   

20.
《世界海运》2015,(1):63-64
<正>《吕氏春秋》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中国航运大讲坛是由大连海事大学发起、交通运输部批准设立的搭建在航运主管部门、科研院所、航运企业之间的高层次对话平台,旨在加快航运行业各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换,整合行业思想力量,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难题寻求破解之道,助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航运强国建设。"中国航运大讲坛"于2009年6月5日正式开讲,至今已经在大连、宁波、舟山、重庆、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举办了二十二讲,在航运界已经形成了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