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氢气无污染,无毒,它与氧气燃烧时只产生水,零排放。国际能源界预测:“21世纪将是人类告别华石能源进入氢能经济的年代。”为此,全球各大汽车公司均在燃料电池车/氢发动机车的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新成果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2.
燃料电池是把水电解成为氧气和氢气的逆过程.在1839年,英国科学家Sir William Robert Grove发现氢气和氧气能够再结合产生水和电流,这也就是燃料电池的诞生.尽管现在有多种燃料电池,但高分子电解膜燃料电池是车用燃料电池中的领先者,被全球汽车制造商认为是传统内燃机的替代物.  相似文献   

3.
刘远 《轿车情报》2010,(8):140-141
在电动车几乎被内定为汽车接班人的同时,另一项不产生污染的零排放技术也在诱惑着伟大的发明家们。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唯一产物是水,这个存在于初中化学教科书里的常识被认为是未来接替化石能源的又一可行性路径。而氢气的利用方式,目前也存在着两种流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汽车技术》2001,1(2):33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技术。燃料电池汽车能够提供一种可靠的汽车动力源,具有电动汽车的安静、高效和零排放等特点,同时又不受蓄电池特有的行程限制。 燃料电池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通过氢气和氧气以电化学方式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唯一的产物是水。其产生的电能可用来驱动汽车上的电动牵引电机,与电池供电的电动汽车功能相似。 目前,大批量生产燃料电池汽车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将氢气注入燃料电池组中。有 2种方法供选择:一是直接将氢气储存在车上;二是用液体燃料汽油或甲醇在车上生成氢气。直接氢气法对环境的益处最大…  相似文献   

5.
车用燃料电池的燃料出现多样化燃料电池是以氢气和氧气为原料,利用它们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原理制成的装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目前汽车领域呼声较高的一代动力装置。燃料电池所需的氧气可以从空气中获得,较大的技术难点在于怎样获得所需的燃料——氢气。燃料电池汽车将以多快的速度在全世界普及,取决于所使用的氢燃料的类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目前主要包括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甲醇重整燃料电池和天然气或汽油重整燃料电池等类型(见表2)。氢:从环保角度来看,理想的解决方案是使用纯净的氢气,然而,尽管氢的比能量最高可达到120.7kJ/g,但是由于氢在常温下为气体,而且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小,若使燃料电池汽车行驶里程达到500km,则在常温常压下需要约36m~3的氢气,若用在小轿车上,这将需要很大的存储空间,显然这是不现实的,并且还要以很大的成本在世界各地建立一套新的燃料供应系统。目前解决办法主要有压缩氢气、液化氢气以及合金储氢。压缩氢气就是将氢气比正  相似文献   

6.
正(接上期)5.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发电的装置,安装在地板下面。利用氢气罐提供的氢气和从车外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产生200V或更高的电压。燃料电池组使用单体电池发电,单体电池由一个电解质膜夹在隔板中组成,几百个单体电池连在一起产生高电压。  相似文献   

7.
《汽车情报》2008,(7):45
郡士(GUNZE)开发出使用固体电解质的新原理氢气传感器。与目前的接触燃烧式氢气传感器相比,具有不需加热、耗电低以及响应时问短等特点。目标用途为燃料电池汽车、固定式燃料电池以及氢气站等使用氢气的领域。作为固体电解质,沿用了PEFC(高分子固体电解质型燃料电池)一般使用的全氟磺酸类聚合体。然后再附加铂金类催化剂构成。与燃料电池构成相似,但不同之处是不使用氧极和氧气。氢气(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离成氢离子(H^+)和电子,氢离子穿过固体电解质逸出,因此可以检测出其浓度。  相似文献   

8.
燃料电池     
王永利 《汽车杂志》2007,(8):269-269
车神: 你们好!请教几个问题,请不啬赐教: 1.燃料电池是怎么样工作的?是不是利用氢气和氧气燃烧放出的热来发电?  相似文献   

9.
零污染汽车     
正当世界各大城市皆被汽车废气弄得污烟瘴气之时,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最近成功利用燃料电池(fuel cell)技术,制成首辆可驾驶的“零废气环保汽车”,预料这种能有效减少空气污染的高科技汽车,将于2004年正式推向市场。 这款取名为“NECAR 4”的5座位环保汽车,标志着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迈出一大步。燃料电池的运作原理,其实是将“电解”的过程倒转过来,即通过氢气和氧气进行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水并释放出能量,而水在经过足够能量导入的情况下(如通电),亦会重新分解为氢气与氧气,自然界之间,只有在能量守恒的情况下才能相互转化循环。这个道理导入到宏观的社会经济供需结构当中亦然。但不幸的是,我们眼前这个摩托车行业的循环正在被打破……  相似文献   

11.
无需维护型铅蓄电池,又称为免维护型铅蓄电池,英文叫做“Maintance free”,简称MF蓄电池,是新型蓄电池中比较先进、使用方便的一种,近几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进入我国的比较高档次的轿车,如丰田、现代、三菱,几乎全部装用免维护型铅蓄电池。 一、无需维护型蓄电池结构和材料 无需维护型铅蓄电池,孔盖的内部设置了一个氧化铝过滤器,它既可以使氧气和氢气顺利逸出,又可以阻止水蒸气和硫酸气体的通过,故减少了电解液的消耗。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用加蒸馏水,这是无需维护型蓄电池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2.
总部设在美国波士顿的阿瑟·D·利特尔公司最近发明了一种高效率、低污染的新型电动汽车动力装置。 据美国报纸报道说,新型动力的原理是将燃料氧化后与空气混和,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然后去除硫化物,加入水蒸汽,大部分一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该法将剩余的一氧化碳去掉之后,得到较为纯净的氢气,将之送入燃料电池。再与氧气反应,得到热能与电能,生成水。  相似文献   

13.
氩气循环发动机是一种零排放的发动机新概念,本文中立足于探索氩气循环发动机上更高效的喷射策略,利用定容燃烧弹对氧气向不同比例的氩氢氛围中喷射的射流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对氧气射流的贯穿距、射流体积、卷吸率等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提升喷射压力有利于氧气射流贯穿距和卷吸率的增加;背景压力的下降会使射流体积增大,但会对卷吸率产生负面影响;氩氢氛围中氢气的比例对射流的贯穿距、卷吸率等特性影响明显,较高的氢气浓度会带来射流贯穿距的快速增长和较高的射流卷吸率。  相似文献   

14.
秘鲁最近则安装了第一座减少碳排放“人工树”。这座高4米、代号为“PAU-20”的“人工树”,其实是一台巨型空气净化器。它虽然没有树干、树历久不衰,却能模仿树木进行光合作用,把造成全球暖化的二氧化碳,转化为人类所需的氧气,还可以净化空气中的尘埃、病菌和各种细菌,降低汽车废气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公路与汽运》2007,(3):60-60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的2辆由氢气为动力的汽车,被挂上以代表氢气的HY为开头的车牌。目前,该车辆已经被允许在欧洲的公路上行驶。这是挪威第一批被批准的氢气车。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批准和认可,表示它们与其他能源动力的车辆是同样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戴巍 《天津汽车》2006,(6):42-42
充电时,蓄电池的电是否充足可根据下面现象来判断:蓄电池内部激烈地放出大量气泡,电解液呈“沸腾”状态,蓄电池电压达到2.7V并保持3h不变,电解液比重达到最大值且3h内不再增加。这是因为随着充电量的增加,当单格电池的电压达到2.4V时,其极板上的PbSO4几乎都转化为PbO2和Pb,如再继续充电,电能就会引起水的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以气泡的形式剧烈放出,形成沸腾状态。由于H准负极板上与电子结合较慢,于是靠近负极板处积存大量H^+,使电解液和极板之间产生了0.33V的电位差,因而使单格电池的端电压升高到2.7V左右;再者由于极板上的PbSO4已全部转化完毕,因此电解液的比重也就不再增加了。  相似文献   

17.
SUZUKI SX4-FCV     
《轿车情报》2008,(11):75-75
铃木SX4-FCV代表了铃木汽车在车载燃料电池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为铃木第4款零排放车型,SX4-FCV将采用氢气与氧气作为燃料来源,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电能为全车供电。SX4-FCV的燃料电池最大输出功率为80kW,而电动机的功率为68kW,车内还配备了一个紧凑型电容器用以回收制动能量。  相似文献   

18.
<正>课程导入车身组件多由钢板或型钢构成,常用的焊接方法有二氧化碳保护焊、气焊、手工电弧焊等。焊接具有节省钢材、操作简单、密封性能好等优点。气焊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最初的气焊是使用氢气和氧气混合的气体,由于其燃烧火焰的温度只能达到2 000℃,所以当时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到1895年人们发明了电炉制造电石技术,发现乙炔和氧气燃烧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次特殊的试驾体验活动,因为试驾的不是传统的燃油发动机车型,而是氢气燃料电池车——每辆车的造价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的帕萨特领驭燃料电池车!  相似文献   

20.
许鸿德 《汽车杂志》2004,(12):122-125
在原油价格堂堂突破50美元/桶大关,正朝着60美元/桶的关卡迈进时,汽车产业开始积极寻找“立即可用”的替代能源,而不是50年后的“氢气动力”大梦。你或许不知道,欧盟政府大力支持,从植物油中提炼出“烯酸甲酯”的Biodiesel(生化柴油)不但已经实用化,也能够在许多现有的市售车上使用。什么是生化柴油?它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我的车能不能使用?我们一起来了解Biodiesel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