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董松 《机电设备》1990,(4):8-12,15
柴油机燃料的经济性,螺旋桨效率的最佳性以及船舶操纵性能的有效性等等,均取决于对船舶主机和螺旋桨轴转速的控制精度,而且柴油发电机网络的频率,在负载发生变化时,也取决于调速系统如何很好地保持柴油机转速的稳定.以往用的是机械液压离心式调速器,随着对调速系统要求的提高,导致了电子调速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推进系统是船舶的动力来源,决定了船舶的动力特性,随着海洋运输行业的迅猛发展,对船舶推进技术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为了提升船舶的动力特性,适应复杂的航行环境和货物负载,柴油机-可调螺距螺旋桨推进装置被成功研发出来,并获得了较大的装机量。柴油机-可调螺距螺旋桨推进装置可以根据船舶的负载、速度、载荷等工况调节螺旋桨的螺距角,改善推进作用力、推进效率和机动性,具有重要的市场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柴油机-可调螺距螺旋桨推进装置的结构与数学模型,设计了柴油机-可调螺距螺旋桨推进装置的控制系统,并采用AMESim软件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试验。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船舶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几年来开发并得到应用的船舶节能技术,诸如节能型低速柴油机系列、中速柴油机系列、新型螺旋桨、正反转螺旋桨以及Lips高效舵、流体控制翼等节能附体技术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现代大型船舶的控制系统中一般都需要依赖柴油主机提供动力,然后经由发电机转换成电力,从而驱动螺旋桨电机工作,保证整个船舶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避免柴油机系统出现故障。本文通过免疫算法,对船舶柴油机的故障模式进行主动的学习,提高了故障的识别效率。同时通过自主的诊断系统和控制程序,对潜在的故障进行预测,在提高了柴油机的故障诊断效率的同时,也能够优化柴油机的控制参数,进一步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螺旋桨转速和直径对船机桨匹配的影响,以某149.8 m近海散货船为研究对象,采用NAVCAD软件进行螺旋桨匹配设计。针对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了低转速大直径和高转速小直径螺旋桨对螺旋桨推进效率及船舶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柴油机额定转速时,低转速大直径螺旋桨比高转速小直径螺旋桨的敞水效率高,船舶动力性和经济性更好。  相似文献   

6.
船用柴油机拉缸事故屡有发生。本文从柴油机的制造,螺旋桨与柴油机的匹配,燃油与气缸油的匹配,跑合时间和负荷分配各方面分析了产生拉缸的原因,并介绍了避免发生拉缸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船舶柴油机转速的线性自抗扰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环  陈辉 《船舶工程》2016,38(3):31-36
船舶柴油机推进系统包含非线性、时变参数以及柴油机-推进轴系-螺旋桨之间的强耦合作用,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且易受到螺旋桨负载扰动的影响,不利于船舶柴油机转速的实时准确控制。针对此问题,将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技术应用于船舶柴油机的转速控制系统。首先,基于平均值建模方法建立了某大型低速二冲程船舶柴油机的模型,并分析了转速控制中的不确定因素;然后,针对柴油机的转速控制问题设计了二阶LADRC控制器;最后,以船舶柴油机平均值模型为载体对LADRC的控制性能进行仿真测试,并与经过遗传算法优化的PI控制器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负载扰动及模型参数改变的情况下LADRC表现出良好的控制性能,并且比PI控制具有更优的扰动抑制能力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船舶柴油机动力系统,重点分析船舶柴油机的动力装置,给出船舶柴油发电机转速和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并构建出船舶柴油机推进负载,分析船舶螺旋桨转矩和转速之间的曲线关系;构建船舶柴油机动力系统多工况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仿真,并对柴油机中的燃烧率、压强以及扭矩进行分析;构建的船舶柴油机动力系统多工况数学模型,对我国船舶柴油动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0引言某远洋拖船的主机为2台MAN 9L32/44CR型9缸四冲程直列共轨电喷柴油机,其控制管理单元ECU采用Sa Co Sone,单台功率为5 040 k W,发火转速为130 r/min,启动成功后的怠速为450 r/min,额定转速为750 r/min。螺旋桨为可调螺距螺旋桨。2台柴油机经常出现启动困难的现象,须多次启动才能成功。柴油机启动失败表现为:(1)启动时柴油机不转动,启动空气压力几乎没有变化;(2)柴油机不转动,但启动空气压力下降很快;(3)柴油  相似文献   

10.
螺旋桨设计是船舶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基于船舶设计NAPA软件平台,使用NAPA自带的NAPA BASIC语言,利用坐标变换方法,根据螺旋桨桨叶的伸张轮廓和叶切面形状,得到了桨叶几何造型所需的三维坐标值,同时研究了桨叶二维图形的生成方法,从而有效地将船舶设计软件与螺旋桨的几何造型紧密结合起来,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了计算机技术在螺旋桨设计领域的应用,为船用螺旋桨的精确和高效绘图寻求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针对NOx排放实船测试的特点和要求,探讨各主要测量参数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设备,以及按推进特性运行的船舶主柴油机的试验循环工况标准。提出在船舶试航时进行NOx排放测试,并以试航工况曲线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试验循环工况标准,以便NOx排放实船测试切实可行,并有利于减小测试工况偏差而引起的NOx排放测试误差。  相似文献   

12.
论述主柴油机螺旋桨(FPP、CPP)推进特性的同时,结合螺旋桨推力系数(KP)、扭矩系数(Km)、随螺旋桨进程比,(λp)的变化情况,指出λp在大于某一定值后,螺旋桨将出现负推力和负转矩,这称为螺旋桨的水涡轮工况。此现象多发生在船舶机动作业的紧急换向工况中,对于CPP船若控制不慎,可能引发主机飞车或使船舶实际换向时间太长,两者都将延误船舶紧急避碰时机。现推荐一种"能耗法"的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缩短船舶紧急换向实际时间,避免海难事故,保障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3.
针对NOx排放实船测试的特点和要求,探讨各主要测量参数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设备,以及按推进特性运行的船舶主柴油机的试验循环工况标准。提出在船舶试航时进行NOx排放测试,并以试航工况曲线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试验循环工况标准,以便NOx排放实船测试切实可行,并有利于减小测试工况偏差而引起的NOx排放测试误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三峡消防艇动力装置的设计概况,通过列表对比的方法阐述了“主机飞轮端+OMEGA无级调速齿轮箱+定距桨,自由端+对外消防泵”、“主机飞轮端+标准齿轮箱+定距桨,单独设2台消防泵发动机”及“主机飞轮端+齿轮箱+调距桨,自由端+对外消防泵”三种方案各自的优势和劣势。着重介绍了最终选择的动力装置的性能、OMEGA齿轮箱的结构原理以及消防船专用的电子遥控系统——EC200FIFI的模式设置,并阐述了它们在消防船上应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负荷控制就是把调距桨作为主机负荷的调节器。在主机转向和转速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调距桨桨叶角度实现主机负荷的增大和减小,保持主机的负荷与转速关系沿设定的负荷曲线变化,以改善舰船在不同航行工况下的主机推进效率和舰船操纵性能.文中在介绍负荷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将模糊控制方法应用到负荷控制中,并进行仿真验证了模糊控制负荷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王冬冬 《上海造船》2017,33(2):24-29
针对目前一些船舶在恶劣海况下遇到的加速问题,以及通过转速禁区时间过长的问题,从螺旋桨匹配和主机内部设计两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围绕转速禁区功率裕度,结合相关案例,从轻螺旋桨裕度、转速禁区及MAN主机输出扭矩能力等方面入手,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机桨联合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分析了机桨联合控制的关键问题,针对机桨联合控制的交叉耦合问题,提出了通过预测控制实现机桨联合控制的方法,结论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机桨匹配初步设计软件实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现有机桨匹配初步设计软件设计方法及其存在缺点,提出正确实现机桨匹配初步设计软件思路和实现方法.该方法从初步设计概念出发,搜索满足机桨匹配且效率最高的桨及对应主机,可用于绘制船舶一定航速下,定桨径不同转速及不同桨径最佳转速机桨匹配分析曲线.变换不同航速,还可得到完整的分析图谱.  相似文献   

19.
韩龙  张海荣  邰能灵 《船舶》2013,24(2):60-64
通过对定距桨推进器与调距桨推进器的比较,以及针对该吸盘挖泥船全电力驱动配置方案和一拖二(柴油机拖动螺旋桨和轴带发电机)动力配置方案的主要性能与参数进行论证分析比较,得出推荐采用全电力驱动配置方案的结论,并对全电力驱动配置方案中采用何种电力驱动方式及配电系统进行简单论证,为船东选择采用全电力驱动配置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对一船用中速柴油机进行了NOx排放试验,得出并分析了其用作船舶主机时,在持续运行区域内随运行工况变化的NOx排放特性.柴油机NOx排放水平与其运行工况密切相关.对于按推进特性运行的船舶主机,排放法规有必要针对NOx排放实船测试特点,规定合适的标准测试工况,并在台架试验的基础上对因测试工况偏差而引起的NOx排放误差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