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贾云新 《水运管理》2008,30(2):25-27
为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实施对于船舶物权登记工作的指导作用,从船舶物权登记的性质、登记机关的审查义务和赔偿责任、共有船舶的处分原则、船舶价值评估和登记规费征收以及新船舶登记制度的创设等6个方面分析《物权法》有关条款在船舶物权登记实践中的应用,认为《物权法》的实施对船舶物权登记产生重要影响,船舶登记机关应及时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2.
姜光忠 《中国海事》2007,(12):29-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确立了物权变动的一些基本原则,规定了物权变动的一些新的规则,对船舶登记工作必将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从船舶的物理定性、登记的审查形式、登记的对抗效力、登记行为的法律属性等方面,从物权法角度阐释了船舶登记行为,从而在对船舶登记工作再认识的基础上,不断规范船舶登记行为,逐步调整和完善船舶登记工作,以适应物权法对船舶登记工作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虚假登记严重影响船舶行政管理秩序和船舶物权管理秩序.造成船舶虚假登记的主要原因是登记申请人提供了虚假的申请材料.分析虚假登记主要形式及产生原因的基础,可以从申请材料审查、完善船舶登记法律制度、增加违法成本等方面采取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虚假登记严重影响船舶行政管理秩序和船舶物权管理秩序。造成船舶虚假登记的主要原因是登记申请人提供了虚假的申请材料。分析虚假登记主要形式及产生原因的基础,可以从申请材料审查、完善船舶登记法律制度、增加违法成本等方面采取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郑梅  金燕 《中国海事》2005,(5):39-41
船舶登记就是对船舶享有某种权利的人,向国家授权的船舶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应的文件,经船舶登记机关审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予以注册,并以国家的名义签发相应证书的法律事实。  相似文献   

6.
陶亮  汪翔 《中国海事》2013,(11):31-34
文中从船舶抵押权的概念入手,梳理了我国船舶抵押权登记与设立的关系以及船舶抵押权设立的程序,以此为基础对船舶抵押权登记的法律性质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我国船舶登记机关现行的船舶抵押权登记审查标;住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我国相关立法提出了新的船舶抵押权登记审查标准,为船舶抵押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商法》并未规定船舶物权预告登记制度,这是立法上的一个缺憾。建议将来在修改《海商法》时建立船舶物权预告登记制度,以维护当事人及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使我国的船舶物权登记制度与物权法的规定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姚彪 《水运管理》2010,32(12):34-36
阐述船舶登记档案制度和船舶登记档案在船舶变更船籍港时移转的程序;指出船舶登记档案移转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船舶登记机关对规范的理解和尺度的把握不一致,各船舶登记机关做法相互不认可;提出改进船舶登记档案制度建议:建立全国船舶登记档案数据库和查询系统,实行船舶登记档案只接收不审查原则,统一船舶登记材料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9.
物权法自200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已有两年多时间,它对船舶登记工作中涉及船舶物权的许多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从物权法的相关内容以及物权基本原则,就物权法实施对船舶登记工作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0.
船舶等特殊动产的登记制度的质疑第二十六条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对动产物权、权利质权进行登记的,参照不动产登记的有关规定办理。第二十八条船舶、飞行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问题]第二十六条规定,对动产物权的登记参  相似文献   

11.
《物权法》与《海商法》对船舶物权制度规定之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实施的《海商法》尚未引入物权的概念,但与船舶所有权、抵押权、留置权等有关的物权制度却得到清晰和明确的确立。随着《物权法》的实施,《物权法》中有关物权的法律制度与《海商法》中的船舶物权制度却有差异性规定,这无疑会对《海商法》下的船舶物权制度产生影响。其差异性规定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本文着重从船舶所有权、抵押权、留置权等方面涉及的船舶定义、船舶法律特性、船舶物权内容、船舶物权登记对抗、船舶物权实现方式等分析《物权法》与《海商法》的不同规定。  相似文献   

12.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随着《物权法》的实施,船舶所有权、抵押权、留置权等有关的物权制度得以清晰和明确。文中从船舶所有权、抵押权等方面分析了《物权法》的实施对我国现行船舶登记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建立船舶预告登记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毅 《中国海事》2008,(2):29-31
SUN预告登记制度起源于早期普鲁士法所规定的异议登记,后来为德国、瑞士、日本等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民法所接受,成为民法中一项重要的物权制度。它将物权法理论和债权法理论结合起来,对保障当事人的权利、保护交易安全、维护市场信用具有重要作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对预告登记制度作了相关规定。文中结合物权法中预告登记制度的基本原理,针对目前船舶登记工作中尚未制定该制度的欠缺,对船舶登记工作中建立预告登记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船舶抵押权登记法律实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涛  魏方  安馥 《世界海运》2006,29(1):53-54
对船舶抵押权登记在实践中存在的船舶所有权的认定、船舶价值评估、抵押登记请求权和变更登记等几个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同时为更好地推动船舶抵押权登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船舶融资租赁登记起到将物上权利登记公示后保护交易各方利益的重要功能。现行船舶融资租赁以光船租赁形式进行登记,存在将两者实质化混淆的行政风险。文中归纳了现行制度中船舶融资租赁登记的特有审查要点。然后依据《民法典》对特殊动产登记的定位,辨析了现行登记制度中将船舶权利登记行政化处理导致登记机关诉讼风险和社会资源浪费的现状。最后回归船舶融资租赁登记的社会价值,借鉴民用航空器登记制度、美国申明登记制度等从立法、部门规章及实务操作方面提出了完善船舶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结合《物权法》中与船舶物权相关的规定的基础上,分析了《物权法》的颁行对我国船舶物权及登记制度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的出台,明确了动产所有权转移、共有物及担保物权制度,必将对我国船舶抵押登记制度的完善产生重要影响。文中通过对船舶抵押登记制度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完善意见,要求我们在船舶登记工作实践中应当适应《物权法》对船舶抵押登记工作的新要求,以保障船舶抵押登记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