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破冰船是世界各国推进极地战略的重要抓手,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世界在役极地破冰船主要集中在俄罗斯、美国、加拿大、芬兰、瑞典、丹麦等国家。其中,俄罗斯是全世界拥有破冰船数量最多,技术最先进,极地作业能力最强的国家。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其极地能力建设也不容小觑。本文旨在通过对近年来美、俄极地破冰船技术更新和能力建设情况的梳理,研判未来破冰船的发展趋势,从而为我国破冰船装备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科海拾贝     
《航海》2004,(5)
"机器龙虾"扫除水雷 美国生物学家和工程人员正在研发一种"机器龙虾"。科学家们希望以甲壳纲动物为蓝本,制造一种能携带多种传感器在沙质和礁石浅滩活动的仿真龙虾,让它们担负起为登陆部队清扫海底水雷或其他有威胁的障碍物等特殊任务。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4月21日,经过长达160多天惊涛骇浪、冰雪交加的考验,我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考察任务,搭载"雪龙"号极地科考船顺利返抵上海。极地科考的经历,让人终生难忘。2011年11月3日,"雪龙"号装载着一百多名科考人员和船员从天津起航,前往南极,航程28000海里,历时163天。这次科考任务有六项,主要有冰川、高空物理、固体潮、地磁、GPS及气象常规观察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自1984年首次组队开展南极考察至今,先后赴南极地区担负运输、科学考察的船只有5艘,它们是"向阳红10"船、"J121"号、"海洋四号"船、"极地"号和"雪龙"船。其中,前3艘船只进行过一个南极航次,"极地"号为冰区加强型运输船,在1986年购进后,经过改造投入到我国极地考察,1992年退出极地考察序列。"雪龙"船1993年购自乌克兰,原船设计为极区破冰运输船,经过两次改造后,成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极地科学考察船。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9月6日,中国船级社(CCS)总裁莫鉴辉应邀出席了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为美国SunStone Ships公司建造的首制极地探险邮轮"GREG MORTIMER"轮命名交付暨招商局豪华邮轮基地奠基仪式。"GREG MORTIMER"轮是招商局工业集团与美国SunStone公司签订建造4+6艘极地探险邮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事》2015,(3):59
国际强制性极地水域操作船舶船员资格要求和培训标准出台2015年2月2日至6日,国际海事组织人的因素、培训和值班分委会第2次会议在伦敦国际海事组织总部召开。本次会议的重点议题之一是制定在极地水域操作船舶船长、大副和高级船员资格要求和培训标准,会议决定以美国提案为基础起草极地水域操作船舶船员资格和培训标准(草案),并将被提交给2015年召开的MSC96  相似文献   

7.
本特·贝尔岭是一名美国极地勘探者和飞行员,最近他在一群极地专家中散发文章,提出北极冰块正在变薄,在以后的一、二十年间位于北极的这个海洋有可能成为一个不冻海。他的这一论点是以近年来几位极地气候专家和冰块习性专家的预测为根据的。但是,对另一  相似文献   

8.
科海拾贝     
《航海》2003,(5)
紫外线为船底清污 香港大学海洋生物学家多丽丝·奥试图用紫外线来清理船底。从船底收集了一些甲壳动物如藤壶的幼虫,将它们分为两组,一组暴  相似文献   

9.
寻访大乌贼     
易家康 《航海》1997,(3):32-32
今年秋季,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将开始实施一项深海探索计划——揭开行踪诡秘、出没无常的深海大乌贼,头足纲动物学家克莱德·罗泊将率领考察队乘坐深海潜艇(?)利用海下自动跟踪机器人摄像机追踪抹香鲸群,这样就能寻觅到它们喜食的深海猎物大乌贼。由于迄今尚无人捕抓到存活的大乌贼,因此,科学家希望拍摄大乌贼在深海自然生态的生存行为。罗泊预言:“只要见到抹香鲸,就不难发现大乌赃的行踪。”  相似文献   

10.
对目前世界上极地航行船舶的现状及需求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当前极地船舶技术发展的特点,指出我国发展极地船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在当前极地战略大背景下发展极地船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钟晨康 《中国船检》2014,(12):39-40
《极地规则》将2017年月1日生效,其适用于所有极地水域操作的客船和500总吨及以上的极地船,现有极地船实施极地规则留有一年宽限期。船舶只有持有极地规则要求的极地船舶证书才能进入极地水域操作。  相似文献   

12.
吴刚 《船舶工程》2021,43(7):前插3-前插10
南北极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且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开发极地航道和极地空间、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极地战略、装备先行",极地的进入和探索严重依赖先进可靠的技术装备,因为我国科研人员进入极地需跨越漫长而又环境复杂的极地水域.在众多装备中,船舶装备首当其冲.回顾我国首制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的设计建造过程与体会,分析了极地船舶装备研制特点和国内外技术现状,并对未来我国极地装备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正对于极地这方净土,可能再多的考虑都无法表达出航运业对其环保的珍视与船舶安全的关切。而之所以此次《极地规则》实施颇受关注,也许正弥补了业界对于极地"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初心。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未来越来越多的船舶将在极地水域航行。为了保护极地海洋环境以及在极地航行船舶及船上船员和旅客安全,在北冰洋和南极洲水域航行船舶须遵守的强制性规则——《极地规则》已于2017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这一极地水域航行安全和环境保护"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于志同  黄彦  胡洛佳  马蓉  肖鹏  程晓 《船舶》2023,(1):12-19
极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新疆域,是未来大国之间围绕生态安全、利益福祉和战略合作的制高点,我国在极地科考、搜索救援、航道开发等方面面临新的需求和挑战。提升极地全球治理与安全保障能力,实现极地全域的实时感知、利用和主导治理已成为极地强国的标志。欧美日等地区和国家已加快发展极地环境认知的立体观监测能力,而我国的极地进入与探测能力仍存在明显短板,相关冰区和海区的第一手资料依旧缺乏,迫切需要加大对极地卫星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极区数据获取和采集能力。该研究侧重面向极地船舶航运的现实需求,系统论述国内外现有极地遥感卫星观测技术现状,提出我国极地天基观测系统的发展趋势,为论证新增极地卫星装备体系能力、制定顶层框架和发展路线提供支撑,支撑我国进入、开发和利用极地,增强在全球地缘政治敏感区和战略区国际重大事务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世界海运》2017,(10):41-46
随着全球变暖和北极海冰快速减少,国际航运界正在积极开发北极航线。但同时,极地航行的环境、航道条件非常恶劣,船舶轮机管理者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通过分析极地航行的特点以及因此导致的极地船舶动力装置的特殊设计,归纳总结极地航行船舶动力装置的管理要点,以期为极地航行船舶的轮机管理提供参考,并最终实现船舶在极地水域的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16.
媒体     
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预计11月份完成Polar Code《极地水域船舶航运安全规则》草案。包括国际船级社联合会(IACS)、国际海洋运输保险协会(IUMI)、北极理事会成员国(加拿大、芬兰、冰岛、挪威、俄罗斯、瑞典、美国、丹麦以及格陵兰岛和法罗群岛)、瑞典保赔协会、瑞典极地研究秘书处。  相似文献   

17.
南北极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域,也是涉及国家权益的敏感地区。遥感技术是极地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航空遥感由于其独特的尺度优势,在极地遥感中扮演重要角色。文中论述了极地航空对地观测对于我国极地权益与战略需求的重要性,回顾并总结近年来国外极地航空观测计划与应用,在分析我国当前极地航空对地观测的现状及其与国外差距的基础上,尝试对我国南北极航空对地观测的未来应用方向进行展望,以期更好地开展我国极地科学考察,认识和利用极地,为人类共同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整理、归纳,分析我国在极地事务中的重要性,结合极地开发、国际极地规则,融合绿色造船、新能源动力装置的应用,分析极地航行对船员的特殊要求。融合环保目标型标准理念,构建极地航行船舶从法规、设计、建造、教育多维度环保理念。北极航区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减少船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为更好地倡导和协调发展海上"一带一路"发展,提供了极地环保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维  吴彬  汤清之  李源 《船舶》2023,(1):40-50
极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极地活动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而频发的突发意外事故,对极地区域的应急救援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在南极和北极开展了大量的科学考察、商业航运等活动,但在极地救援方面的基础十分薄弱。该文通过梳理极地现有的主流救援模式,提出极地救援体系的初步构想,并从组织架构、法规研究、平台搭建、环境勘测、通信导航、站点布局、装备发展、人才培养和规程制定等方面予以阐述说明,填补我国在极地救援体系研究方面的空白,以期为今后极地救援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极地区域发展的未来,从极地船舶发展现状及发展研判中可见一二。极地是世界各国未来发展必争的战略空间。当前,国际极地事务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北极地区进入了开发利用的准备期,南极地区围绕资源开发的竞争暗流涌动,冰区航行的极地船舶技术发展问题也成为了极地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本文通过对极地船舶发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