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本文建立了检测血GSH-px 的ELISA 双抗体夹心法。用此方法对克山病病区患儿及健康儿童的血液GSH-px 活力进行了测定。发现病区慢型克山病、潜在型克山病以及健康儿童血GSH-px 活力均明显低于非病区健康儿童(p<0.01);慢型克山病患儿血GSH-px 活力低于病区健康儿童(p<0.05);病区健康儿童血GSH-px 活力与潜在型克山病患儿无差异(p>0.05)。本文对实验方法及结果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
探讨潜在型克山病患者柯萨奇 B组病毒 ( Coxsackie virus B,CVB)感染情况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 ( ELISA)对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病区潜在型克山病患者 CVB1~ 6Ig M,CVB1~ 6Ig G以及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1潜在型克山病组血清 CVB1~ 6Ig 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病区健康对照组 ,但明显低于病毒性心肌炎组。2潜在型克山病组血清 CVB1~ 6Ig 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病区健康对照组 ,但与病毒性心肌炎组无明显差异。 3潜在型克山病组红细胞 C3 b R花环率明显低于非病区健康对照组 ,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率则明显升高 ,而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潜在型克山病患者有 CVB感染存在及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 8年来病情及相关因素的变化。方法 选择黄陵县的 6个重病村设立监测点 ,该区居民列为监测对象。 1995年至 2 0 0 2年连续 8年对该监测点克山病的发病情况监测及 3~15岁儿童内环境硒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①潜、慢型克山病的检出率 1995、1997、1999、2 0 0 0和 2 0 0 2年依次为 4 .3%、3.6 %、7.5 %、8.0 %和 8.5 % ;②潜在型克山病的新发生率 1995、1997、1999、2 0 0 0和 2 0 0 2年依次为 5 5 .6 /万、5 3.5 /万、19.5 /万、0 /万和 2 5 /万 ;③全县 8年慢型克山病死亡 2 2例 ,15例死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占 6 8.2 % ) ,7例死于猝死 (占 31.8% ) ;④病区 3~ 15岁儿童发硒含量 8年均达到非病区水平。结论 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的发病呈平稳低发态势 ,但潜在型克山病仍有新发  相似文献   

4.
<正> 近20年来,全国各地小儿克山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尤以西南病区患者几乎都为儿童,其中小儿亚急型克山病发病占80%。本文根据1979年6月至1982年9月在大理县医院收治小儿亚急型克山病315例的临床表现、X线和心电图检查,笔者拟将小儿亚急型克山病分为轻症、中症和重症三种类型,以便  相似文献   

5.
<正> 克山病是地方性心肌病,由心肌病损所致原发性心肌收缩力减损是引起克山病急、慢性心力衰竭的始动病理生理基础。洋地黄用于医学实践已近二百年,至今仍被公认是一种最可靠的心脏正性收缩能药物,无疑,也是治疗克山病急、慢性心力衰竭的首选药。但洋地黄治疗量安全范围小,耐受性个体差异大,若用量不慎、用法不当、或观察不严密,常导致中毒。1973~1976年间,我室收治的94例儿童克山病心力衰竭患者中,有32例发生中毒反应(34%),其中2例因中毒死亡(6.2%)。鉴于近年来儿童克山病发病率高,几乎全部儿童病例都需短期或长期洋地黄治疗,为了总结经验,记取教训,现对儿童克山病洋地黄中毒32例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低硒、氧化应激和柯萨奇B组病毒 (CoxsackievirusB ,CVB)感染在克山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了陕西省黄陵县 30例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CVB IgM抗体、硒水平、总抗氧化能力以及脂质过氧化物 (LipidPeroxide,LPO)。健康对照选自黄陵县克山病病区和非病区西安市。结果 ①克山病患者组CVB IgM阳性率显著高于病区和非病区健康组 ,分别为 43.3%vs 1 5 %和 43.3%vs 1 0 % ,P <0 .0 1 ;②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居民血清硒水平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非病区西安人群 (P <0 .0 5 ) ,但克山病患者血清LPO水平显著高于两健康组 (P <0 .0 5 ) ;③克山病患者CVB IgM( + )者血清Se水平、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CVB IgM( - )患者和病区健康组CVB IgM ( + )和CVB IgM ( - )者 (P <0 .0 5 ) ;克山病患者CVB IgM( + )血清LPO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5 )。结论 低硒、氧化应激与柯萨奇病毒感染可能与克山病的发生及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 本研究报道克山病病区低硒儿童血小板聚集性和血栓素水平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与血硒水平的相关性,为缺硒在克山病病因和发病学中的作用提供新的依据。结果表明克山病病区低硒儿童全血硒15±9(9)ng/ml和红细胞硒(65±30(19)ng/g Hb)明显低于非病区儿童全血硒106±15(14)ng/ml和红细胞硒545±75(20)ng/gHb(P<0.01);病区低硒儿童血浆血栓素B_2(TXB_2)(148.4±76.3(18)pg/ml)明显高于非病区(83±26.3(18)pg/ml)(P<0.01);而血浆6-硐-PGF_(12)病区23.9±3.7(18)pg/ml和非病区24.6±4.4(18)pg/ml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发现,用外源性花生四烯酸(0.5mmol/L)刺激血小板时,病区儿童血小板TXB_2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克山病病区健康儿童硒含量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清调节因子的检测结果。发现病区健康儿童硒含量及红细胞C_(3b)花环率明显低于非病区健康儿童(P<0.01),而病区健康儿童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率却明显高于非病区健康儿童(P<0.01)。但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和免疫粘附促进率两组儿童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病区健康儿童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缺硒和血清的免疫粘附抑制因子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 本文就我室对克山病病区201例正常儿童和20例潜在型克山病儿童的心脏X线观察报告如下: 对象及方法受观察对象为位于海拨800公尺的黄陵县店头公社的2—13岁农业人口。其年令按受检时的实足年令计算。观察对象的年令、性别、分组情况如表1。正常学令前儿童87人,男44人,女43人;正常学令期儿童114人,男54人,女60人;潜在型克山病儿童20人,全为学令期儿童,男12人,女8人。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克山病的防治及病因研究中,业已查明我国克山病病区人群的头发、血液及主要食粮中含硒量均低于非病区。这种低硒状态可能与食物中硒的摄入量较低有关。用硒制剂予防克山病的临床试验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家畜白肌病的调查也初步揭示出在克山病病区内发生着因缺乏硒所致的一些动物缺硒病。Wright等人证明喂饲低硒饲料的绵羊,其血液在体外用Na_2Se~(75)O_3培养时,红血球对Se~(75)的摄取率增高,而且此摄取率反比于食物硒的摄入。此后,Burk等人将此法用于Kwashiorkor病的研究中,证明K氏病的儿童红血球Se~(75)。摄取的升高反映了他们体内硒含量的降低,暗示出利用体外红血球对Se~(75)的摄取可作为观察硒状态的一个指标。为了更为直接地证明克山病病区人群的低硒状态,我们建立了人血红血球与放射性Se~(75)的体外培养方法,观察了红血球对Se~(75)的摄取。本文报告此试验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1.
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塞组(MI)、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MI组(FDPI)、假手术对照组(CS)及正常对照组(C)。高位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大面积急性心肌梗塞,观察FDP对MI后左室泵功能及舒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1、各MI组间,梗塞范围无显著差异,但FDPI似有缩小趋势。2、MI与FDPI组间,心率、每搏量、每搏量指数无明显差异;FDPI的心输出量(CO)(40.6±8.3ml/min)及心指数(CI)(164.8±30.5ml/min/kg)较之MI的CO(30.6±10.2ml/min)及CI(127.2±36.8ml/min/kg)有明显的恢复(P<0.05)。3、MI与FDPI组间,血液动力学及心肌舒缩性能虽无明显差异,但FDPI也有好转趋势。结果表明,FDP确有改善大面积MI后心泵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GM1 对脑卒中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脑卒中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加用GM1 治疗组 ,以RIA法动态监测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结果 脑卒中患者两组血清NSE均于病后 48h~ 9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P <0 0 1 ) ,且均在病程 3~ 4d达高峰 ,随后逐渐下降 ;常规治疗组血清NSE在病后 1 0~ 1 4d恢复正常 ,而加用GM1 治疗组血清NSE则在 3~ 1 4d较常规治疗组相应病期低 (P <0 0 5 ,P <0 0 0 1 ) ,且提前降至正常。结论 动态监测血清NSE有助于观察脑卒中患者病情的变化 ;GM1 可能通过减轻神经元的继发损伤 ,降低血清NSE ,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则定了49例糖尿病惠者血清、尿β_2m含量,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表明,血清β_2m值在糖尿病伴蛋白尿组、其他并发症组显著升高,尿β_2m在糖尿病伴肾盂肾炎组、蛋白尿组和其他并发症组也明显增加。血清β_2m值与BUN呈高度正相关,与Ccr呈高度负相关,尿β_2m值与PSP的2小时排泄率呈高度负相关。而且在BUN和血Cr升高或尿蛋白阳性之前,即可出现β_2m的显著增加。提示血清、尿β_2m测定是检查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一种灵敏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心阻抗图测定了76例4岁~12岁心肌炎患儿的左室功能,并以54名同龄健康小儿作对照,以PEP、LVETI、PEP/LVET、Q-Z、SV、CO、CI、HI作为观察指标,有1项以上异常者共55人,占72.4%,各项指标中,PEP/LVET、PEP、Q-Z较LVETL、SV、CO、CI和HI敏感。若以PEP/LVET>0.35作为衡量心功能异常的主要指标,则慢性期心功能异常发生率最高(81.0%),其次为急性期(36.7%),而迁延期患儿PEP/LVET比值均在正常范围。重型患儿心功能均异常,且PEP/LVET>0.40,而心功能正常的患儿病情均较轻。这一检查方法在协助诊断、判断病情、估计预后及观察疗效等方面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 I)及肌酸激酶同功酶(CK MB)对老年(65 岁及65 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30 例老年和30 例中年(65 岁以下)AMI患者0~4 h、24 h以内、48 h、72 h及1周后的cTn I,同时用自动生化仪测定以上各时间点CK MB值。结果 老年患者中,0~4 h内及1周后血清cTn I超过正常参考值范围者分别为70%和50%。而CK MB超过正常参考值范围者分别为17%和10%。中年患者中,0~4 h内及1周后CK MB超过正常参考值范围者分别为23%和6%。而血清cTn I超过正常参考值范围者分别占63%和60%。结论 早期诊断老年和中年AMI,血清cTn I较CK MB更为敏感。尤其对老年人症状不明显者,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磷脂损伤与换瓣术后低心排血量的关系。方法 将 2 0例风湿性二尖瓣替换患者按术后有无严重低心排血量分为正常心排血量组 (n =1 4)和低心排血量组 (n =6) ,另 8例健康意外脑死亡者心肌为正常对照组。应用电镜细胞化学法测定术前右房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磷脂超微结构定位改变 ,同时测定术中再灌注 3~ 5min时全心肌氧摄取率 ,并定量分析上述指标变化与术后低心排血量的关系。结果 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磷脂结构定位呈现不同程度的脱失改变。其中低心排血量组与正常心排血量组比较 ,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磷脂结构小部分脱失 (7 5%± 2 6%vs 4 9%± 1 6% )和大部分脱失(4 5%± 2 0 %vs 2 6%± 1 7% )比率均明显增高 ,且再灌注 3~ 5min时全心肌氧摄取率 [(2 .30± 0 50 )Vol%vs(3.42± 0 .60 )Vol% ]明显降低 (P均 <0 0 5)。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磷脂结构定位脱失程度与换瓣术后低心排血量的发生密切相关 ,可能是参与术后低心排血量形成、发展的细胞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7.
活血效灵丹对家兔脑出血后脑水肿和脑血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脑出血后应用活血效灵丹对脑水肿和脑血肿的作用。方法 以胶原酶Ⅶ诱导家兔脑出血模型 ,利用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 ,研究不同时间给药 (6h、2 4h)对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及脑血肿的治疗效果。结果造模后血肿侧脑组织含水量在第 4天、7天均较对照组增高 (P <0 .0 5~ 0 .0 0 1) ,且血肿侧高于非血肿侧 (P <0 .0 1~0 .0 0 1) ;经过活血效灵丹治疗后 ,6h和 2 4h治疗组血肿侧脑组织含水量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 ,其中 6h治疗组含水量减少略优于 2 4h治疗组 (P <0 0 5 )。治疗组在第 4天、7天 ,脑血肿的体积明显小于模型组 (P <0 .0 1~ 0 .0 5 ) ,但 6h和 2 4h治疗组血肿体积无明显差异。结论 脑出血后早期应用活血效灵丹对脑水肿和脑血肿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技术,对35例健康小儿的T细胞亚群进行了初步探讨。检验结果7岁~11岁健康小儿的CD_366~70%,CD_436~40%,CD_827~32%,CD_4/CD_8 0.86~1.76。本组资料的测定值与武汉、上海的类似研究进行了初步比较,对有关T细胞亚群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初步讨论。鉴于健康小儿的T细胞亚群值报道甚少,建议本组测定值可作为类似研究时之参考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日本光电公司所产RGA-5型阻抗血流图仪对102名健康人进行了心阻抗微分图的检测,得出以下正常值:SV为106.14±28.58毫升;CO为6.63±1.65升/分;CI为4.10±1.06升/分/米~2;TPR为1076.80±323.76达因·秒·厘米~(-5);PEPI为133.38±8.53毫秒;LVETI为404.39±16.76亳秒;Q—S_2I为538.23±20.95毫秒;PEP/LVET为0.3616±0.0344;Q—Z为156.20±12.80毫秒;HI为25.01±7.13;ZO为28.51±3.40欧姆。并对以上各值在不同性别、年龄组间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活血效灵丹对脑出血兔血脑屏障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出血后应用活血效灵丹对血脑屏障 (BBB)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以胶原酶诱导家兔脑出血模型 ,观察不同时间 (6h、2 4h)活血效灵丹灌胃对血肿周围脑组织伊文斯兰 (EB)含量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①模型组脑组织EB含量在第 4、7天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0 .0 1 ) ,且血肿侧明显高于对侧 (P <0 .0 0 1 ) ;6h、2 4h治疗组血肿周围脑组织EB含量在造模后第 4、7天均较模型组降低 (P <0 .0 1~ 0 .0 5 ) ,但 6h治疗组和 2 4h治疗组相比 ,EB含量下降的程度无明显差别 (P >0 .0 5 )。②模型组神经元、胶质细胞及其亚细胞结构和毛细血管均可见明显损害 ,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6h治疗组的效果优于 2 4h治疗组。结论 脑出血后应用活血效灵丹具有保护BBB和脑组织超微结构的作用 ;超早期 (6h)用药对BBB的保护作用无明显优势 ,但有利于减轻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