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未来,购买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海外各大车企着眼于在我国加紧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看来也并不仅仅是为禁售燃油车所逼迫,更多的是为消费者以及我们的出行环境在努力,接下来,就让我们细数一下都有哪些海外车企已经开始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布局。车型联动—大众汽车车企战略截止到2020年前,大众将基于现有的MOB平台向中国市场部署包括纯电动以及插电式混动在内的13款新能源汽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系统汽车燃油消耗宏观预测方法——以苏州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苏州进行的城市交通系统汽车燃油消耗试验,分析了城市交通系统中影响汽车燃油消耗的诸因素。在对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交通系统燃油消耗宏观预测模型,提出通过城市交通与用地协调发展、交通工程改善、市民错时上下班、公共交通优先等政策和手段降低汽车油耗,减少能源使用,改善城市环境,形成集约型城市交通体系,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克强 《交通与运输》2008,24(6):36-37
进入21世纪,汽车已成为现代交通中人与路的纽带。汽车产品的安全性、动力性、舒适性和售后服务的延续性,不仅要随着客户要求的改变而改变,更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断提升。随着汽车4S品牌专卖店的逐步增加,商品和服务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东昌别克针对私人用户群体及企业公车推行了“车管家”的服务产品,通过“车管家”服务方案的推行,  相似文献   

4.
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T2020年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战略方针和重点任务,部署推动能源创新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同时,要求加快发展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船舶、天然气汽车和船舶,扩大交通燃油替代规模。  相似文献   

5.
正汽车产业面临的能源、交通和环保压力日益严峻,节能减排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紧迫任务。经济环境:我国已步入新常态发展时期,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当下,转型升级成为所有汽车企业面临的课题。历经风雨,几经坎坷,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一直咬紧牙关想要冲进汽车主流市场,如果,各个车企目标明确,信心十足,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在向着汽车强国的发展方向,一路奋勇前行。  相似文献   

6.
重塑华系车     
付辉 《家用汽车》2012,(6):157-157
华系车到了进行业务重塑的时刻。当中国汽车市场渐趋理性,增幅长期呈个位数行进时,华系车承担着比合资品牌更大的压力。从销量与市场占有率看,华系车与跨国品牌处于僵持阶段。以狭义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看,它基本在30%上下浮动。这样的市场局面,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以欧美及日韩汽车行业发展的规律看,在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两轮车事故的典型场景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基于中国实际道路交通环境下的两轮车避让系统典型测试场景,从上海联合道路交通安全科学研究中心(SHUFO)的交通事故深度调查数据库中,筛选得到160起发生在2010-2014年间汽车与两轮车碰撞的案例,提取出事故所涉及的驾乘人员、两轮车、汽车、道路及环境等基本特征信息,利用聚类分析的多元统计学方法,分析两轮车事故的典型工况与典型场景。并将其与国内外已有的两轮车避让系统测试场景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及原因,为两轮车避让系统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社会条件下日本的交通环境和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应以环境、经济、社会的公平性三方面与之适应。在环境方面。随着20世纪汽车化进程加快。汽车对环境的影响问题是面临的最大课题。交通发展战略由需求,供给,体制三方面的政策构成,在新形势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正在从过去为适应环境问题而改善汽车自身的环保性能为基础的需求追随型模式向非需求管理组合型模式转变。本文介绍其可持续发展条件下交通战略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共交通》2021,277(7):105-107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驾驶要求日益增高.作为人车交互最紧密的部分之一,汽车仪表经历了从机械式仪表、电气式仪表、模拟电路电子式仪表到全数字液晶仪表的发展历程.在智能化、电动化的发展方向下,全液晶仪表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交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应以环境、经济、社会的公平性三方面与之适应。在环境方面,随着20世纪汽车化进程加快,汽车对环境的影响问题是面临的最大课题。交通发展战略由需求、供给、体制三方面的政策构成,在新形势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正在从过去为适应环境问题而改善汽车自身的环保性能为基础的需求追随型模式向非需求管理组合型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夜间交通噪声影响居民生活的问题,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居民对夜间交通噪声的主观感受,调查显示居民的主观感受与噪声强度、居民年龄、身体健康状况、房屋是否临街、房龄等因素有关。综合考虑临街区域的夜间声环境功能区类型、夜间交通噪声强度、暴露人口数量及房龄系数等多个因素建立夜间交通噪声影响量化模型。以北京市海淀区某渣土车夜间配送场景为例,分析分别以燃油消耗成本最小、时间成本最小、噪声影响最小为目标的最佳配送路线。结果表明:不同目标下渣土车的最佳配送路线不同,以燃油消耗和时间成本最小为目标时,最佳配送路线的交通噪声影响量均较大;以噪声影响最小为目标时,渣土车配送路线需避开人口密集区域与医疗区域,此时的时间成本和燃油消耗成本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2.
车流波现象是城市交通流中一种不稳定状态.当城市快速路出现车流波现象时,车流运行的平稳性会明显降低,同时燃油消耗量和尾气排放量却随之上升.因此,对车流波状态下尾气排放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整个城市大气环境的改善意义重大,也更加有利于和谐、可持续交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7月7日,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旗下时代电动汽车公司和台湾纪旸公司共同主办的2015新能源客车新品(台湾)发布会在台北市举行。时代电动首次携其最先进、最成熟的三款高颜值、高性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亮相宝岛台湾。展览活动吸引了台湾地方政府交通主管官员、客运业者以及当地民众300余人,在现场体验中车研制的新能源汽车,当地交通主管负责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表示中车三款产品非常适合台湾,不仅技术先进  相似文献   

14.
正北方工大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纪雪洪新能源汽车推广尚待普及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没有完全推广开来,主要原因在于消费者没有对这一新兴行业建立完全的信任,在产品质量、续航里程方面的问题影响了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另外新能源汽车价格对比同级燃油车还是有一定差距,与其考虑这样一项新鲜事物,更多的消费者还是愿意购买一辆燃油车来解决出行问题。另外,充电桩建设方面不够完善、没有普及,设施建设也影响到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燃油汽车发展到今天,已面临"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降低油耗并寻求新的替代能源,以及开发低污染或零污染的绿色代用燃料汽车(又称环保汽车、清洁汽车),已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2015年武汉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要点(送审稿)》获武汉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记者在该工作要点中看到,2015年武汉将推广新能源汽车5000辆以上,续建4005个充电桩,城区公交车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的比例达到50%。据介绍,今年武汉市将在公交、出租、公务、物流等多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推进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据统计,截止2015年4月,武汉市在公交、企业通勤、租赁及个人购买等领域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2289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228辆、通  相似文献   

17.
依托先进的工业技术,日本在汽车驾驶模拟器领域积累了大量经验.首先回顾了汽车驾驶模拟器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应用.然后以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面向人、车、交通研究的通用驾驶模拟器”为例,着重从驾驶行为、道路与交通设计、交通安全、交通环境效益以及智能交通系统几方面阐述了汽车驾驶模拟器在交通研究上的应用.最后探讨了汽车驾驶模...  相似文献   

18.
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主要手段之一.鉴于交通能源的清洁化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论坛的主题是交通运输清洁能源的发展与应用.清洁能源交通通过采用各类技术,有效地降低汽车的能源消耗和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了交通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城市和环境的作用,提出交通能源的清洁化,是缓解和解决目前诸多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期我国加强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促进经济转型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在对传统动力学临界安全车距数学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驾驶特征安全车距的建模方法,建立了适应驾驶特征的汽车纵向避撞安全车距模型.通过实时检测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建立了驾驶特征辨识模型,将驾驶特征、车况、路况、环境因子等因素融合到数学模型中,最后通过计算分析比较,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对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使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 ICV)在复杂交通环境下高效、安全地通过信号交叉口,在车联网实时获取信号灯和前车状态信息的基础上,建立了智能网联汽车通过信号交叉口的驾驶行为决策框架. 通过跟驰模型推导智能网联汽车和前方车辆在未来的行驶状态,预测得到前方车辆是否要通过交叉口的行为,进一步分别对智能网联汽车是领头车和跟随车时通过交叉口停止线的条件进行判断;将换道加入到驾驶方式中来寻求更高的通行效率,用基于换道时间模型的方法判断智能网联汽车换道后的通过条件;仿真对比分析了所提出模型和现有模型的决策能力,讨论了影响决策过程的关键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模型,综合信号灯和前车行驶意图的决策方法能够提高智能网联汽车对通行条件判断的准确性,从而进行更合理的行为选择,随着单位绿灯剩余时间的增加,车辆决策通过交叉口的概率可提高20%,当前车道的车辆位置对决策结果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