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武汉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规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黎辉  陈华  孙小丽 《城市交通》2009,7(4):39-44,38
结合武汉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规划,探索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规划理论,提出“总量控制,分类分块,平衡规模,灵活调整”的总体布局思路。将租赁点划分为公交点、公建点、居住点、游憩点和校园点5类,探讨居住点与其他租赁点位的空间和数量关系,指出居住点规模应大致与公交点、公建点和校园点的规模相当。最后,给出武汉市2009年拟建设的80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站点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提出分层分级布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布局方法。根据用地性质、居住人口和各层自行车方式分担率,将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划分为中央节点、一级网点和二级网点,进而确定各级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规模和公共自行车数量,随后基于免疫优化算法选取合适的二级网点作为公共自行车管理点。最后以南京市一号线南沿线天印大道站为例,给出其辐射范围内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省平湖市公共自行车为例,基于日益普及的城市开放数据,包括公共自行车运营数据、租赁点布局数据、网络地图数据、气象数据和UGC(用户原创)数据,对用户的满意度评价、用户群体特征、租赁点布局和使用特征、租赁行为特征以及出行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平湖市公共自行车用户满意度偏低,用户活跃度不高,且在温度为22℃左右时,自行车出行意愿最强;公共自行车整体周转率较低(仅1次/日),城市核心区周转率明显高于外围地区,早高峰租赁行为呈现向城市核心区聚集、晚高峰由核心区向外扩散的趋势。研究成果可为后续优化公共自行车网络布局、提升公共自行车吸引力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山市2011年10月实施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以来运营状况良好,笔者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站点布局及运营模式,并通过大量的运营数据和问卷调查,分析了公共自行车使用者人群特征、租用次数与出行目的、单次公共自行车租用时间与步行到租车点耗时情况、周日与周末租借量的差异、租借量与天气的关系、公共自行车出行空间分布特征、出行者使用感受等基本特征,为其他城市开展此类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寻找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最优布局,从居民出行需求和交通设施供给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特征与问题,建立由自适应遗传算法和方式分担交通分配组合反馈模型组成的双层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布局方案使得区域出行成本和公共自行车系统设施建设成本最小.通过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解决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布局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等规模城市在空间结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特征等方面与超(特)大城市差异显著,有必要从"公交"和"都市"两个层面剖析中等规模城市构建公交都市的路径与策略。就"公交"而言,提出中等规模城市除步行外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的建议统计方法。规划方面应实现常规公共汽车随高客流BRT走向适时调整使其与居民出行需求相适应,提升公共自行车出行环境,优化租赁点布局。就"都市"而言,提出编制BRT沿线的专项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商业中心、居住区、历史街区塑造有利于提升公共交通竞争力的空间形态。最后,提出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智慧公交服务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自2016年诞生以来,对国内许多交通拥堵较严重城市带来出行方式新体验,但也带来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方面的影响。文章以杭州市为例,剖析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内涵及发展基本条件,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和公共自行车比较分析,并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从发展定位、规模控制、规范管理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与思考,其中对规模控制提出一种基于城市道路人行道承载能力的方法探索,力求对各城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巴黎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规划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耿雪  田凯  张宇  黎晴 《城市交通》2009,7(4):21-29,77
总结了巴黎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规划中采用的出行需求预测方法,规划在分区基础上,根据居住人口、就业岗位、商业和设施4种类型,测算各区日均出行次数,进而确定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数量及自行车规模。阐述了租赁点定位的影响因素、定位方法及布设原则。详细分析了租赁点的布设方式,明确路边租赁点、人行道上的租赁点和行道树附近租赁点的布设要点,对自行车、停车桩、服务终端等设施也提出了相关要求。最后,在巴黎经验基础上指出,我国部分城市提出的“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单一功能定位,不利于租赁点的合理布局;租赁点主要布设在人行道的做法也会引发新的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9.
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遥  周扬军 《城市交通》2009,7(4):30-38
为解决“公交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缓解城市“行路难、停车难”的状况,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系统,对杭州市公共白行车进行规划。通过分析杭州市公共自行车首批服务点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与相关规划,提出了公共自行车的发展目标,应具备的特征、系统构架及规模。最后,提出服务点的布点原则和配车规模,并给出固定服务点近期布局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内城市汽车保有量日渐增加,交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为了妥善处理"最后1公里"的交通出行问题,完善城市地铁与公共自行车的换乘衔接,构建选址科学,规划合理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按照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影响要素及布设准则,结合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同时存在借车与还车的两种需求的现实状况,并借鉴阻抗函数的原理,建立出行总时间最小模型,来构建出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双层规划选址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计算,来确定地铁周边小区需求点400 m范围内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位置,并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里昂公共自行车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慧敏  张宇  乔伟 《城市交通》2009,7(4):13-20
对法国大里昂都市区Velo’v系统进行概述,内容包括服务终端、停车桩和自行车设施,租借方法和价格,信息化特征,成本和收入等。分析了租赁点的类型、定位依据和点位布设方法。然后,从各区的自行车租借特征、租借次数、居民出行方式转变和满意度方面,结合调查数据阐述了Velo’v系统的实施效果。最后,介绍了大里昂都市区自行车服务的推广方针,意在指出,公共自行车系统是自行车交通服务的一部分,城市为一切自行车出行创造条件才是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2.
曾振 《城市交通》2014,(6):70-76
有关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前期的租赁点布局、自行车道建设等方面,对其运营后的评价研究较少,且缺乏指导性。围绕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绩效评价这一主题,首先提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方法。进而从建设投入水平、运营服务水平、综合效益水平3个准则层面共19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方法对湖南省株洲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其整体发展运营情况良好,但信息化水平还有提升空间。最后,对株洲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提出优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敏辉  钟明 《城市交通》2009,7(4):45-50,12
上海市自行车出行比例高,拥有良好的自行车道道路条件,具有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优势。从规模估算、网点布设原则、网点布局典型模式、押金及租赁费用等方面阐述了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规划内容,并重点分析了校园、产业园区、轨道交通车站3种典型的网点布局模式。最后,介绍了公共自行车的技术系统以及运营管理上的特点。上海市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的网点总数约100个,近期将有500个网点投入使用,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不仅为居民带来方便,还有利于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4.
汤諹 《城市交通》2010,8(6):34-39,43
针对上海市城市外围地区居民出行难的问题,永久自行车集团与张江高科技园区、闵行区主管部门合作,开展了公共自行车与轨道交通结合的机动性创新项目实践。首先介绍了项目采用的"PPP"模式运营开发以及专业化的硬件设施。重点剖析了闵行区的实践案例,在分析现状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公共自行车系统租赁点的布局以及独特的计费体系。采用用户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公共自行车的使用人群特征以及使用次数、单次使用时间、接驳方式等情况。结果表明,公共自行车系统扩展了轨道交通车站的有效服范围,弥补了城市外围地区出行服务不足的缺陷,并为更大范围内土地利用功能的调整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