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进 《水运工程》2011,(7):158-162
以连云港市盐灌船闸为例,对船闸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一年来PLC的运行环境、日常维护、故障检修等进行总结,对水位计、限位开关等主要电气元器件的养护与优化进行分析,并对船闸液压、机械设备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处理进行探讨.总结了船闸自动控制系统的养护与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三峡枢纽的建成,上游库区航道明显改善,过闸货运量快速增多,船闸通过能力和过闸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三峡通航成为制约长江航运进一步发展的节点。从船闸快速检修技术、船闸运行组织、升船机运行维护等方面提出技术研究方案,以进一步提高三峡、葛洲坝船闸、升船机通过能力,开创三峡通航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葛洲坝船闸浮式检修门(以下简称浮门)是葛洲坝船闸检修设备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停航期检修中起下游挡水作用,为闸室廊道、下游人字门等检修项目提供无水环境。葛洲坝船闸浮式检修门快速精准对位,是提高葛洲坝船闸停航期检修效率的基础。浮门快速精准对位主要分为3个步骤:浮门门体入槽、门体对位、快速沉浮。通过分析葛洲坝船闸浮式检修门对位现状,从浮门影响因素入手分析研究葛洲坝船闸浮门快速精准对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葛洲坝2#船闸运行30年来设备故障与修理实践的研究、分析与思考,将30年的设备故障划分为早期故障阶段和偶发性故障阶段并展开深入地讨论,对船闸设备故障发生、发展、影响因素、修理、改造、更新及其规律进行了有益地探索。举世瞩目的葛洲坝工程从1981年投入运行以来已连续运转了30周年,其中葛洲坝2#船闸不论从投入运行时间、实际运行闸次,还是停航检修的时间与项目等方面,在葛洲坝3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安全运行10年多的中顺大围西河船闸为例,详述船闸运行管理、设备设施维护检修和通航安全内容,针对目前存在的运行管理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船闸输水廊道是完成闸室充泄水的主要设备设施。为满足船闸排干检修需要,葛洲坝船闸在输水廊道设有平板检修门,落放后可以临时挡水,再通过抽排水实现闸室或阀门井的排干检修。因此,平板检修门落放后的止水效果异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船闸停航检修时间。以葛洲坝船闸输水廊道平板检修门落放后的漏水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漏水的原因,提出门体落放及工艺改进建议和措施,为今后门体的改造、落放及检测工艺改进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葛洲坝船闸30年信息化历程的回顾和网络信息系统的现状分析,论证了信息化为葛洲坝船闸通航带来的巨大改变:船闸运行更加安全,通航调度组织更加高效,船闸通航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显现,引领着葛洲坝船闸通航管理进入一个信息化为显著特征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水运工程》2001,(5):1
自1981年6月15日葛洲坝船闸通航以来,已安全运行20年了. 葛洲坝是三峡水利枢纽的反调节航运梯级枢纽.它的兴建,收尽峡江惊涛骇浪,掩尽西陵险滩恶礁.葛洲坝船闸的通航,一洗川江自古不夜航的历史,极大地改善了通航条件,万吨级船队可由此溯江而上,从此天堑变通途. 20年来,通过葛洲坝的客运量累计达6 026.8万人次,货运量累计达16 582.6万t.极大地促进了川江航运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葛洲坝的管理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行业间对水资源的分配,避免了重走拦河筑坝后水运萎缩的弯路. 时代迈进21世纪,我们面临的技术、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举世瞩目的三峡永久船闸通航在即,三峡河段将面临葛洲坝枢纽、三峡枢纽统一调度联合运行的全新格局和挑战. 回顾葛洲坝通航20年的历程,全面总结运行管理的宝贵经验,对未来的三峡通航管理与长江航运事业的发展十分有益. 20年来,我们发扬团结、求实、创新的精神,依靠科技进步,攻克一道道难关,确保安全运行,促进了船闸管理和大型枢纽通航管理的技术进步与革新.20年来,铸就了一支管理大型船闸的职工队伍.全局技术人员勤奋钻研,不懈努力,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并广泛地运用于通航管理实践,有些成果还被三峡永久船闸及国内其他船闸采用. 葛洲坝通航初期,实行的是船闸运行与调度、港航监督、航道维护、水上治安消防、通信保障分工管理,各负其责.通过实践中的调整,逐渐形成了枢纽通航管理由三峡局代表交通航运部门实行综合、统一管理的体制,充分发挥航运管理各专业整体效能,确保航运畅通.毫不讳言,葛洲坝的通航史,开创了中国现代船闸管理的历史,开创了大型综合水利枢纽通航管理的历史.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微不足道的瞬间,但葛洲坝20年的通航史,却足以永志长江航运事业发展的史册. 面对未来三峡两坝通航管理,我们惟有认真总结和发扬成功的管理经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开拓创新,搞好三峡通航管理工作,为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局长中国航海学会船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庆松 2001年5月  相似文献   

9.
船闸由上下引航道、上下闸首、闸室及输水系统等多部分组成。鉴于船闸结构组成及其运行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较为复杂,船闸水工建筑物的施工安全与运行稳定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龙溪口船闸施工期监测数据的整理归纳,结合现场实际,采用定性常规分析和定量数值计算,分析各监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施工期间船闸基底渗透压力受围堰外江水、岸坡地下水及基坑内施工用水影响;2)船闸墙后回填土压力受填土深度及其内部含水量影响;3)混凝土内应力应变主要与温度控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葛洲坝船闸检修规程》在徐州蔺家坝船闸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希明 《水运工程》2001,(5):78-79,83
介绍徐州蔺家坝船闸的情况,以及《葛洲坝船闸检修规程》在徐州蔺家坝船闸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王正超 《中国水运》2006,6(8):52-53
近年来,随着液压技术在船闸运行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各船闸通闸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为了船闸运行畅通,延长维护修理周期,本文针对我处各船闸插装阀情况实例,对船闸启闭液压系统中插装阀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役船闸因采用同步移泊方式提升运行效率而需要增加或延长导航墙的问题,介绍在役船闸增设2种导航墙结构与其施工方案。以葛洲坝2#船闸和三峡船闸为例,对在役船闸增设2种导航墙结构及其施工流程进行详细阐述。结果表明,对比于传统导航墙结构与施工方式,这2种导航墙结构与其施工方案能够满足运行需求,同时有效减少工期且不影响施工期船舶通航,为大多数在役船闸增设导航墙提供对自身运行影响更小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船闸金属结构在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中的特点,结合大源渡二线船闸等湘江沿线大型船闸实例,基于BIM技术,对方案设计、计算分析、优化设计、施工图设计、可视化技术交底、施工可视化指导、现场安装施工模拟、成本精确计量、运维数据资料管理、3D指导与学习管理和设施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与论述。结果表明:在船闸金属结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BIM技术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与充分利用,对于提高设计、施工、运维管理信息化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质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升单级船闸运行可靠性,对某单级船闸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通过对单级船闸进行系统功能结构分析,绘制可靠性框图,并建立运行可靠度模型,结合近年来船闸各设备的失效统计资料,计算得到某单级船闸各系统及设备的可靠度,并针对系统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措施.结果表明,船闸人字门和启闭机的可靠性最高,电气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最低;传感器...  相似文献   

15.
在BIM技术运用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理念,首次提出BIM+理论进行船闸工程的建设。通过BIM技术与3D打印、三维水流数值模拟、互联网等技术的有机结合,进行船闸工程的规划分析、设计优化、施工组织及运维管理等工作,实现了基于BIM+理论的船闸工程建设新模式。工程实践表明,该模式简单高效,破解了船闸工程复杂结构建设的难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勇 《水运工程》2000,(5):26-28,31
葛洲坝三号船闸闸室及闸首均匀不透水的分离结构,投入运行后出现闸室底板止水系统失效,为掌握船闸的安全状况,研究止水系统失效引起渥水对三号船闸整体稳定的影响,进行稳定复核,并对现有监测系统予以完善与改造。  相似文献   

17.
王召兵  徐奎  陈亮  张绪进 《水运工程》2017,(12):165-168
船闸侧墙廊道闸室明沟消能工布置及消能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闸室内船舶所受系缆力大小及停泊安全。依托红岩子船闸输水系统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探讨筛孔式消能工及通过增加顶盖板优化设计的方案在中高水头分散式输水船闸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测定闸室充、泄水水力特性,输水廊道压力及船舶停泊条件等各项指标,发现优化设计方案在船舶停泊条件方面具备更优的性能,同时提出船闸阀门开启方式的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18.
林强  徐峰 《水运工程》2011,(3):126-130
"南浏段"数字航道系统主要由电子航道图系统、综合监控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系统支撑平台等组成。综合监控系统是数字航道应用系统的核心,主要由航标遥测遥控平台、船舶监控平台、水位监控平台3部分组成。该系统正式运行后,在航标技术信息动态监控、工作船舶动态监控、水位动态监测、标志被打及船舶交通事故调查取证等航道维护日常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航道维护工作效率。未来随着航道科技的不断进步,综合监控系统将拥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