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高安检效率,基于《三峡通航诚信管理办法》,结合安检现状,探讨更加高效的过闸安检模式。安检新模式带来的效益有降低一线安检员劳动强度、提高船方“我要诚信”的意识、减少船舶锚泊污染、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船方满意度、船舶过闸通航更加安全等。  相似文献   

2.
三峡枢纽过闸船舶安检工作任务重,传统登轮检查模式受多因素影响,不利于100%过闸安检工作的实施。本文综合运用信息化系统自动效验和远程电子化人工核验等方式,开展过闸船舶安检项目的远程核验技术应用分析,以"智慧安检"实现高效便捷安检,进而提高过闸安检效率和船舶顺畅过坝体验感。  相似文献   

3.
随着三峡水利枢纽的建成,长江中上游水域的通航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过闸货运需求迅速增长,但近年来三峡河段大风天气的频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三峡河段过闸船舶的通航安全,如何保障船舶安全过坝是船方、社会和国家对三峡通航的安全需求。本文主要对三峡河段大风天气下船舶过闸风险进行分析,基于大风天气下船舶过闸安全风险提出船舶过闸差异化管控方案,进一步提高三峡河段船舶通航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三峡河段船舶过闸信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通过对三峡河段船舶过闸诚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基于船舶申报过闸流程中信用管理分工,分别从船舶、船员、船公司3大分类细化度量指标,构建船舶过闸信用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选取常年过闸船舶"民恒"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的信用分值与实际信用等级评定相符。  相似文献   

5.
孙辉  吕露 《水运工程》2020,(2):45-47
为了更好地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长江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过闸船舶100%安检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过闸安检效率,打造安全、绿色、高效的长江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针对靠检基地的运行方案进行研究。采用试验设计的方法,选定干散货船制订不同的试验方案,通过对不同的靠泊安检组织方式进行统计分析,选出耗时少、效率高、操作简便的几个方案,探索和突破了传统的安检形式,是对传统船舶安检区功能的创新和延伸,并对过闸船舶100%安检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交通运输部颁布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过闸船舶安全检查暂行办法》(2018年第1号令)(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过闸船舶安全检查(以下简称过闸安检)机构职责,建立了过闸船舶自检制度,完善了过闸安检制度,规范了过闸船舶安检工作。为便于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有关企业、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办法》的相关内容,认真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办法》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义军 《水运管理》2012,34(3):12-14
针对三峡船闸运行以来,过闸货运量快速增长,过闸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的问题,建立三峡船闸通过量与过闸船舶吃水控制标准关系数学模型,并以2010年过闸船舶数据为基础,测算不同吃水控制标准条件下的船闸通过量,提出利用三峡河段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合理挖掘船舶吃水深度潜力,充分发挥过闸船舶的装载能力,进而有效提高三峡船闸通过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2017年11月开始,三峡过闸船舶到锚线移动,待闸船舶开始实现有序分区待闸的新常态,不同分区的船舶所需信息服务重点也不尽相同。本文分析了不同分区的船舶信息服务需求,基于船方需求对三峡通航信息服务架构和功能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基于位臵信息服务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三峡枢纽河段的船舶航路、气象水文条件、三峡大坝船闸过闸流量、过三峡船闸的船舶吨位分析等因素进行浅析并形成初步优化后配布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满足三峡枢纽河段大通航、大安全新发展的需求,增强三峡枢纽河段通航安全综合监管能力。本文立足三峡通航数据采集及应用现状,结合三峡河段航道水文条件及过闸船舶通航形势,分别从船舶流量趋势预测、水文气象趋势预测、通航安全形势预测、待闸船舶动态预测四个方面着手,深入研究其在实现三峡河段智能监管背景下的决策应用需求,为下一步三峡通航监管智能平台的开发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