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章针对南友高速公路通车运营后出现的高温车辙、水损害和抗滑性能下降等问题,为了使修复后的路面更具安全性和行车舒适性,结合实体工程,选用改进型AC-8即GAC-8沥青混合料进行路面养护,对GAC-8沥青混合料进行了三阶段设计与优化,并对后期实际铺筑效果进行了跟踪检测,为今后湿热地区公路养护工程使用GAC-8沥青混合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依托广东省潮漳高速公路LM2标合同段,文章结合广东省高温多雨的特点,对上面层配合比采用地域性集配GAC-16进行目标及生产配合比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地域性集配GAC-16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设计要求;通过优化配合比设计和控制施工工艺能够提升路面使用性能,该结构在相似气候环境地区的推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依托某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项目,针对前期加铺的10.5cm及8.5cm层厚的AC-20C沥青混合料局部段落存在常温静载变形过大的现象,从现场变形量调查、沥青材料性能、大厚度压实均匀性、混合料配合比、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等方面,分析了AC-20C沥青混合料路面常温静载变形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工艺原理、配合比设计,并对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工艺过程以及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沥青加铺层的高温稳定性,文章提出长大纵坡路段沥青加铺层下面层使用SMA20沥青混合料的解决方案,研究了SMA20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路用性能,跟踪观测工程应用效果。研究发现:通过设计方法优化和级配优选,SMA20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均衡的路用性能,适用于重载交通条件的抗车辙型路面,可为广西区内其他路面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隆百高速公路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实例,从路用性能、经济性、适用性三方面阐述了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势,介绍了橡胶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材料检验结果和混合料、矿料级配拟定要点,同时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了最佳油石比,并提出了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值,为类似公路工程的橡胶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LSAM-25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高温、抗低温、抗滑性能,对其级配进行合理设计,有利于提升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基于沥青路面结构性能要求,提出了LSAM-25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并对比分析了LSAM-25、Superpave25、ATB-25三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为今后LSAM的配合比设计和路用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旧沥青及级配检测,确定采用复拌型就地热再生技术对旧路面进行再生,并通过室内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再生沥青混合料比例宜为旧沥青路面材料+9%再生剂(以旧沥青质量的百分比计)+30%新沥青混合料(按旧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百分比计)+0.2%新沥青(按总矿料质量的百分比计),经路用性能检验,所设计的复拌型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良好,可用于实体工程。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南宁-梧州二级公路路面大修改造工程为依托,介绍了旧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沥青加铺层的技术特性及作用机理,阐述了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设计方法,并根据沥青混合料分形级配理论,探讨了粗集料用量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了26.5 mm1、9 mm的粗集料用量的AC-20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试验研究,以沥青膨胀率和半衰期为评价指标确定沥青最佳发泡条件和最佳拌和用水量,以间接抗拉强度(ITS)为控制指标确定最佳泡沫沥青用量,并通过对该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检测分析,验证了该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为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运用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勇  郑浩  李大为 《西部交通科技》2023,(4):156-157+178
文章结合雅叶高速公路荥经河大桥工程实例,通过使用高性能特种改性沥青和特定的路面级配范围设计了一种专用的超薄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并通过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肯塔堡飞散试验、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分别对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动稳定度、水稳定性、抗飞散评价指标以及施工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种专用超薄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抗飞散、抗水损害等性能,并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在雅叶高速公路荥经河大桥上实施时表现出施工性能良好,路面平整美观,抗滑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2.
在橡胶沥青混合料中掺入RAP,可实现旧路面混合料与旧轮胎的有效利用。文章依托某高速公路大修项目工程,铣刨回收获得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的RAP沥青混合料,通过配合比设计得到热再生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中橡胶沥青与再生沥青的比例,并结合实体工程验证了掺RAP的热再生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为今后类似项目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公路路面修复技术,不但可以有效减少石料、沥青、水泥的需求量,降低工程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并且与热再生技术相比可以有效降低CO2排放量。配合比设计是影响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某公路沥青路面修复工程为例,对沥青路面冷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研究,以加强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环氧沥青是混合料结构形成的决定性成分,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A、B组分经过物理和化学反应有很大的变化。文章基于AC-13级配对环氧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根据沥青混合料高温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和冻融劈裂试验,弯曲试验、构造深度试验,渗水试验等对环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等路用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5.
就玄武岩纤维SMA沥青混合料在郴宁高速公路路面应用,阐述了玄武岩纤维的特性和路用性能,以及玄武岩纤维SMA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是将废旧沥青混合料按一定条件进行二次利用的技术,是资源节约和绿色低碳的体现。文章通过对0、20%、30%、40%、50%、60%掺量下的废旧沥青混凝土进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推荐合适的旧料掺量范围;根据柳南高速改扩建工程路面施工要求和质量要求,选取35%掺量的旧料进行再生沥青路面试验段铺筑。该研究对于促进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SAC-20间断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为例,介绍了SAC-20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组成及其性能指标,阐述了以最大公称粒径19mm、间断点4.75mm和0.075mm作为控制点的理论配合比设计方法,并通过马歇尔试验,得出SAC-20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同时对该油石比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及水稳定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广西某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中路面车辙病害问题,文章在优选原材料和优化级配设计的基础上,提出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4%(占沥青质量的比例)高粘剂,室内测试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以及沥青混合料的车辙性能和抗水损情况,并通过施工试验路段的路面车辙深度和芯样汉堡车辙数据,对比分析高粘剂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高粘剂的掺入增加了沥青的弹性成分,增强了沥青与石料间的粘结力,从而提升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和抗水损能力,但处理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时,特殊路段要根据交通、气候和载重情况,确保结构层具有一定厚度,才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柳州钢渣的物理化学性能,并对柳州钢渣用于AC-16粗集料的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柳州钢渣配制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能与水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GTM试验方法对不同布敦岩沥青掺量(布敦岩沥青中的沥青质量与基质沥青质量之比分别为0%、10%、15%、20%、25%)的布敦岩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并分别对该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抗水损害能力以及低温抗裂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布敦岩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