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142-143
在交叉口设置左转待转区可以减少车辆延误、提高车道的通行能力,有效地利用交叉口空间资源和时间资源。交叉口在规划好左转待转区之后,应对方案进行仿真,检验其设置的合理性及实现的效果。提出设置左转信号与预信号分别控制不同相位的车辆运行,并基于仿真软件Vissim验证左转待转区信号控制设计方案,并以某信号交叉口为例,进行模拟仿真,证明设置方案及仿真过程合理。  相似文献   

2.
为了模拟信号交叉口机动车左转待转区的交通流运行情况,定量分析左转待转区的实施效果,介绍了左转待转区的基本适用条件,建立了左转待转区的仿真模型,选择了车流量作为效果评价指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了微观仿真软件Vissim进行交叉口交通运行状况模拟.仿真分析发现,设置左转待转区后,3个不同时段下信号交叉口左转进口道通行能力分别提高了5.9%、4 3%和6.7%.结果表明,交叉口设置左转待转区后,在不影响行车安全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信号交叉口的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3.
城市道路两相位交叉口左转车道通行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信号控制交叉口可插车间隙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常见城市道路两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左转车的交通流特性,建立了左转车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通过实例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标定。运用Vissim 3.6仿真软件对实际交叉口交通环境进行模拟,得到单位时间允许左转车通过交叉口进口道的最大车辆数,与模型计算所得通行能力值相比较,两者相对误差小于10%,从而证明所建立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左转许可相位下比较左转专用和直左共用车道的延误, 分析了2种左转交通组织方式下交通流在交叉口运行的规律, 基于可接受空当理论, 以到达率和左转车辆比例为变量, 分别建立了在泊松分布到达情况下2种左转交通组织方式下的延误模型, 以西安市某交叉口的几何设计和信号控制数据为例进行了延误分析。计算结果表明: 总延误随着到达率和左转车辆比例的增大而增大; 到达率较小时设置左转专用车道的延误较大, 随着到达率的增大设置直左共用车道的延误逐渐接近甚至超过设置左转专用车道的延误; 直左共用车道适用于较小交通需求, 左转专用车道适用于较大交通需求; 当到达率不大于0.12 pcu·s-1, 或到达率为0.12~0.18 pcu·s-1、左转车辆比例不大于0.2时, 建议设置直左共用车道; 当到达率不小于0.18 pcu·s-1, 或到达率为0.12~0.18 pcu·s-1、左转车辆比例大于0.2时, 建议设置左转专用车道。  相似文献   

5.
在整个路网系统中,交叉口是不同方向的交通流汇合、分流的地方,交通情况复杂.其中,交叉口左转车流是影响交叉口性能的最重要因素,左转车更需要足够的视距来穿越对向直行车道完成左转运行.文中分析了次路采用停车让行控制方式的交叉口左转车道的几何要素(对向左转车道偏移值和左转车道长度)对左转车视距的影响,对左转车视距进行了修正,保证左转车辆更加安全畅通的运行,提高交叉口的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6.
机动车待行区设置方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动车待行区的设置对交叉口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提高和延误的减少具有重要作用.在讨论机动车待行区设置条件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左转待转区和直行待行区的设置形式,并对每一种方式从渠化设计和信号控制设计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交通组织方法,并讨论了设置机动车待行区对通行能力的影响.然后以官园桥下平面交叉口为案例展开实证研究,并以VISSIM对改善效果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置待行区域后,交叉口通行能力提升了17.4%,而交叉口的平均延误降低了26.1%.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交通量、饱和流率、平均车头间距交通流参数的数理分析,定量地研究了有专左相位的左转专用拓宽车道长度。建立了数学模型,开发了计算软件,得出不同拓宽长度下的通行能力损失系数。经比选,得出车道长度的优化值。实例分析,运用vissim仿真对优化前后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交通量、饱和流率、平均车头间距交通流参数的数理分析,定量地研究了有专左相位的左转专用拓宽车道长度。建立了数学模型,开发了计算软件,得出不同拓宽长度下的通行能力损失系数。经比选,得出车道长度的优化值。实例分析,运用vissim仿真对优化前后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10.
信号交叉口机动车左转待行区的设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年出现的在信号交叉口设置机动车左转待行区的交通组织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了左转待行区的渠化设计和信号控制方法.按照"停车线法",结合交通流波动理论,分别讨论在两种配时方法下,左转待行区的设置对交叉口进口道通行能力的影响,并给出算例分析;推导出设置左转待行区引起的左转车平均停车次数的增加值,并选取典型干路交叉口对左转车停车情况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得出不同信号配时方法、车道功能划分、车道数及左转待行区内的等待车辆数与进口道通行能力及左转车停车次数之间的关系.建议正确处理通行能力与停车油耗、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考虑设置左转待行区.  相似文献   

11.
戴静 《交通与运输》2021,37(2):12-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对机动车的依赖程度逐年增大,城市机动化出行量居高不下,交通拥堵现象频繁出现,尤其是交叉口运行压力较大.为提升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缓解交叉口交通拥堵,对综合待行区的设置形式、设置条件、交通控制方式进行全面的阐述,并基于VISSIM软件对实例进行微观仿真分析,评估综合待行区设置前后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2.
城市机非混行交叉口的管理与控制是交通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信号交叉口设置非机动车等候区的交通组织方式,建立了交叉口元胞自动机模型.对机动车流采用基于经典 NaSch(NS)的改进多车道元胞自动机模型,建立了交叉口换道规则,增加主动减速规则;对非机动车流采用具有侧向运动的扩展多值 CA模型.研究了设置等候区的车流状态特性,以及非机动车密度和等候区纵向长度对信号交叉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设置等候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但长度并非越长越好,当长度过长时在一定条件下会增大对机动车流的阻滞,总体上等候区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式;非机动车密度对机动车流的基本图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城市机非混行交叉口的管理与控制是交通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信号交叉口设置非机动车等候区的交通组织方式,建立了交叉口元胞自动机模型.对机动车流采用基于经典 NaSch(NS)的改进多车道元胞自动机模型,建立了交叉口换道规则,增加主动减速规则;对非机动车流采用具有侧向运动的扩展多值 CA模型.研究了设置等候区的车流状态特性,以及非机动车密度和等候区纵向长度对信号交叉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设置等候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但长度并非越长越好,当长度过长时在一定条件下会增大对机动车流的阻滞,总体上等候区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式;非机动车密度对机动车流的基本图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平面交叉口左转车道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参考发达国家平交路口安全设计规范,分析现有的设计技术规范中不合理的因素,从左转车道的布置、车道宽度的确定、车道长度的确定、过渡段的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平面交叉口左转车道的几何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城市高架桥下社会停车场设置及交通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中心区高架桥下净空较大,使得新建城市公共停车场成为可能,并能部分缓解城市中心区域的停车难问题。通过对杭州市艮秋立交桥下公共停车场的交通影响分析,研究确定了该停车场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停车场规模、出入口位置及相应的交通组织方案。对于我国其他城市开展此类项目可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城市中心商业区交通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玉  徐其华  潘军 《城市交通》2005,3(1):32-36
解决中心商业区的交通问题必须本着系统的观点,从中心区区位与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关系、中心区的历史传统和规模、居民的出行特点、道路的交通组织、局部交通设计等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指出城市中心商业区应解决的交通问题,提出了中心商业区交通规划的工作程序、内容以及对规划成果内容的建议。并以济南市中心商业区改造规划为例,以期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解决这一地区的交通难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平面交叉口左转车道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参考发达国家平交路口安全设计规范,分析现有的设计技术规范中不合理的因素,从左转车道的布置、车道宽度的确定、车道长度的确定、过渡段的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平面交叉口左转车道的几何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及保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为例,分析农村公路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人、车、路和环境4个方面分析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研究资料表明,导致交通安全事故因素中和路有关的因素约占30%。因此,通过分析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现状,提出适用于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路侧防撞设施、交通标志、标线、错车道等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方式,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  相似文献   

19.
典型潮汐车流路段可变车道设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成都市蜀西路实地交通调查,在分析其交通流量、服务水平等交通特性的基础上,根据设置可变车道的相关要求,论证了可变车道设置的可行性。提出了可变车道的具体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实施效果仿真实验,以达到缓解蜀西路早晚高峰交通拥挤状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交通标志设置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速公路交通标志作为高速公路交通系统的一种重要安全管理设施,其设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针对我国高速公路交通标志设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高速公路交通标志设置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