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填方路基不均匀沉降变形是造成道路病害的主要因素。本文依托我国西南部某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工程,对高填方路基的剖面沉降和纵向沉降进行了监测,分析了高填方路基纵向和横向不均匀沉降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填挖交界处以及与挡墙等结构物相邻的位置是路基产生沉降较大部位;在施工过程中,路基横向不均匀沉降规律性较差,但总体上来说,距坡面一定距离后,差异沉降显著增大;且降雨是影响高填方路基沉降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在高填方路基设计、施工以及运营过程中,必须考虑大气降雨对路基沉降的影响,并重点关注填挖交界处、挡墙等结构物附近和路基中部位置。现场试验结果可为高填方路基的设计、施工与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山区公路填方路基不均匀沉降特征及其表现形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填方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不但会导致路基本身损坏,还将导致路面结构损坏。通过调查分析和研究,总结路基不均匀沉降特征及其表现形式,使之对此有更明确和更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前,填方路基是山区公路路基的主体结构。高填方路基主要分三种,一是指边坡高度超过20m的路堤;二是地面斜坡率小于1:2.5的路堤;三是不良地质、特殊地段的路堤。由于高填方路基自重大,加上行车荷载,以及施工的不规范,使得路基极容易发生沉降,导致路面开裂、沉陷等问题,对交通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高填方路基不均匀沉降合格率是目前我国公路建设中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先分析沉降的机理,然后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填方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为公路工程的通病之一,文章主要分析其产生的机理及原因,为积极有效地防治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析拓宽工程中新老路基沉降差问题产生的原因,采用数值分析不同工况下路基变形的特征,结合变形特征分析常见病害的设计控制模式和可行的控制技术。研究发现,路基综合刚度的不均匀性、结构自重的不均匀性和行车荷载的不均匀性是造成新老路基沉降差问题的主要原因;新老路基变形的形态特征相异,整体呈"~"形;拓宽工程中新老路基沉降差异问题的控制损坏模式为老路基层顶面开裂、新路基层地面开裂和新老路基结合部开裂。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速高填方路基沉降速度,缩短沉降时间,消除高填方路段因工后沉降而引发的路面质量问题,可以采用堆载预压技术对高填方路基进行处理。为了对堆载预压技术处理高填方路基工后沉降的处治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以吴起至定边高速为实际依托,通过现场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堆载预压法处理高填方路基,路基填料被充分压缩,使得高填方路基工后沉降在预压期内固结完成,在运营期不再出现较大沉降,能满足工程实际要求,对今后的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高填方路堤在自重应力和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工后沉降,在兰永一级公路某高填方路堤进行了工后沉降现场监测,分别在行车道和路肩位置布置单点沉降计,监测了工后沉降变化情况,分析了高填方路堤沉降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以填方路基工后沉降原位监测结果为基础,探讨了高填方路基工后沉降预测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路肩位置沉降大于行车道位置沉降;路基沉降随时间增加而增大,高填方路堤填筑结束1 a后沉降趋于稳定;汽车荷载作用下路堤沉降不会出现较大的增长趋势;对数模型能较真实地反映高填方路基的工后沉降规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高填方路基沉降变化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其沉降变化的发展规律,建立了基于龚帕斯模型的路基沉降预测方法.结合工程实例,证实了龚帕斯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高填方路基的沉降变化过程,该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沉降值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9.
单凌志 《路基工程》2012,(4):159-161
由于碾压机械施工困难等原因导致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能得到保证,形成欠压实区,尤其路基填方过高时,在欠压实区及压实区之间由于沉降差异容易产生纵向通缝。通过对压实不均匀的高填方路基沉降特性进行的有限元模拟分析,比较了不同工况下路基欠压实区与正常压实区之间的的差异沉降,对减少高路堤病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任仁 《公路》2011,(5):41-43
高填方路基的沉降是山区高速公路的主要病害之一,对于高速公路的安全与使用寿命起着重要的作用.以贵州省某强风化填料高填方路基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填筑过程中路基沉降变形规律,结果表明路基填筑逐渐完成过程中,路基沉降变形有一加速发展过程;路基填筑高度越高,沉降量越大;降雨加速沉降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实现设计目标,又要在费用合理的前提下实现建设的经济目标。在软土地基施工环境中,由于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及时获得沉降区域土方量的变化是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难题。文章就及时获得这部分路基变化的工程量进行了有益探讨,具有实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郑宇 《路基工程》2017,(6):209-212
以某高速公路工程为例,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考虑无加固以及“高压旋喷桩+钻孔桩”联合加固两种工况,研究深水池塘抽水对已有高速公路路基变形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显示:路基沉降随着抽水深度成非线性增长,其增长速率随着抽水深度增大而减小;抽水造成临近路基不均匀沉降,靠近池塘一侧的路基沉降较大;采取加固措施对路基水平位移以及沉降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下穿某铁路的地道工程为例,运用基坑降水引起铁路路基沉降的计算模型,根据不同降水方案对地面的沉降量进行计算、分析,阐述了降水相关技术要求,预防铁路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从而提高设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新老路基拼接中差异沉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扩建中的沪宁高速公路为实例,运用FLAC3D程序对高速公路新老路基拼接中所产生的差异沉降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对拼接路基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与变形特征以及差异沉降的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路基的变形发展及应力的集中与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新老路基的拼接部位是整个拓宽公路最薄弱的环节,水平应力和竖向应力都在拼接部位发生应力集中,最大沉降发生在新拓宽路基形心位置下方,采用台阶式拼接是一种控制新老路基差异沉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动力响应模型试验装置,研究了高填路堤不同拓宽方式,以及工后重载动力响应高填路堤变形与破坏问题,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新老路基的不稳定拓宽衔接是产生危害的主要原因,高填路堤不同拓宽方式下的重载动力响应试验研究成果为高速公路高填路堤拓宽改扩建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刘俊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42-43,48,I0004
山区斜坡上进行高路堤填筑,会面临一些工程问题,如边坡失稳、路基不均匀沉降、地基沉降、挡墙变形、路基开裂等问题。以山区某项目为例,介绍了山区路基设计时面临的难点,着重讲述了高填方的设计验算过程,总结反思设计中的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土石混填路基变形破坏机制的底摩擦试验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石混填路基在我国西部山区已被广泛采用,但由于设计、施工规范不完善,路基经常出现多种形式的病害,降低了公路的服务水平。揭示土石混填路基的变形破坏机理,为设计和施工控制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自动化底摩擦仪,进行了不同填筑形式,不同压实度的土石混填路基的底摩擦试验,再现了路基的变形破坏过程和最终的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土石混填路基的破坏主要源于坡脚失稳和不均匀沉降,最终的破坏模式可归结为路基边坡的滑塌和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路基纵向开裂。对于坡度较小的斜坡路基,通过开挖台阶,可有效地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土石混填路基沉降变形特征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土石混填路基的沉降变形特性,为设计和施工控制提供依据,进行了不同含水率、不同压实度和不同颗粒组成土石混填路基的离心模型试验,再现了土石混填路基的沉降变形性状。试验结果表明,路基沉降随压实度的降低和含水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大;路基顶部从中线到路肩,沉降量逐渐减小,但水平位移逐渐增大。路基边坡顶部随路基沉降发生沉陷,但在1/3~2/3高度处,边坡的水平位移达到最大值,产生向外侧的变形。  相似文献   

19.
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高速公路软基的工后沉降主要来自于路面施工后的瞬时沉降、未完成的主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根据软基处理工程中固结变形特性,对软土地基沉降量与荷载的关系进行详细探讨,给出高速公路工前和工后荷载对软基沉降的计算式,并着重分析软基沉降预估计算误差产生的原因,得出工后主固结沉降阶段的行车荷载对沉降影响较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东北高纬度岛状多年冻土区路基路面病害原因,对漠北公路沿线冻土路基不均匀沉降变形状况进行了分析。基于漠北公路沿线不同冻土条件和工程措施下各层土体沉降变形状况,探讨路基沉降变形主要发生的土层部位、路基沉降变形破坏原因等。分析结果表明:路基施工完成后早期路基变形较大,主要由工后不均匀沉降变形引起,变形部位主要发生在原天然地面下季节活动层;由于运营时间较短,由多年冻土融化引起的沉降变形很小。路基沉降变形主要发生在暖季,在冷季(11月~次年6月)路基基本保持稳定,变形很小。路基整体变形状况与冻土含冰量、冻土地温有一定的关系。高温多年冻土区比低温多年冻土区变形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