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大力推动的《“十一五”与香港发展》经济高峰会去年9月举行会议後,辖下的四个专题小组经过三个月的研究和商议後,早前己将报告提交政府,并于本周一(1月15日)正式对外公布。  相似文献   

2.
3月25日将会是香港人的大日子,届时特区第三任行政长官将会诞生。  相似文献   

3.
蓝堃 《经济导报》2007,(41):6-7
“新时代”、“新方向”’、做一个新香港人”……翻开金黄色封面的施政报告,从字里行间.你会看到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向你阐述他的新思维。他说:香港只有立足国家,才可以面向全球.创造更美好的未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经济导报》2007,(8):1-1
第三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竞选正在本港紧锣密鼓地进行。现任特首曾荫权当选下届特首并无多少悬念。中央高调挺曾,本港政坛舆论也非常理解,少有非议。选一个中央认可的特首与港人利益并不冲突。港人热衷竞选,期待辩论的背后,还是想选一个能给香港带来新气象的新特首,在回归10年後,带领香港再展东方之珠的光彩。  相似文献   

5.
蓝堃 《经济导报》2007,(47):5-5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11月21展开北京述职行程,这是他连任成功後的首次述职之旅,这也是他在上月发表勾划未来五年香港发展蓝图之後的述职之旅·甚受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蓝堃 《经济导报》2007,(23):5-6
香港回归祖国已经十个年头了,基本法已实施十年。值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在实践历程中重温“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基本法的贯彻实施情况,是有必要性。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区的高度自治权不是香港固有的,而是中央授予的,不存在剩余权力问题。这点,对保持香港长期稳定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点,香港人必须深入认识和牢记。[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汲水门桥拉索防护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圣涛 《国外公路》2000,20(4):20-21
斜拉桥的拉索防护一直是该桥型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性技术难题。1997年建成通车的香港特区的汲水门桥,其拉索采用“三重防护”很有特点,文中简要介绍了这种拉索防护工艺及其工程序。  相似文献   

8.
港粤合作框架协议4月7上午在北京签定。在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见证下,协议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及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签署、  相似文献   

9.
《经济导报》2007,(27):5-5
着名的社会活动家、爱国爱港人士的杰出代表,香港知名银行家、侨界爱国领袖、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会长,中国银行名誉副基事长,南洋商业银行创办人暨名誉董事长及香港特区大紫荆勳贤庄世平老先生上(6)月2日在香港逝世。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担任庄老治丧委员会主任,治丧委员会於7月8日在香港殡仪馆为庄老举行公祭和悼念仪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杨小佛 《经济导报》2007,(32):36-37
香港实行市场经济,按“一国两制”原则,回归后特区继续实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个永不休止的动态机制,其间人们将不断注意和研究周边地区和外国的经济动态及其对本地影响,找出对策以求自利。香港在回归前和回归后都习惯了这种运作方式并取得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