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港口》2012,(6):12-14
港口、航运、临港经济区与港口城市如何快速联动、互相促进,已经成为临港经济产业链的一个热点和重要内容,如何理性认识今天的中国临港经济的发展,如何辩证看待世界的临港经济发展?这一切不仅需要深刻的洞察,更需要高超的智慧。本刊"高端访谈"邀请了2012年中国临港经济发展高峰论坛政界、商界、学界精英,全方位探讨今日临港经济发展之格局,采撷精英思想"火花"。  相似文献   

2.
研究分析了当前我国沿海临港工业区建设投融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BOT(BT)、地主港等近年比较流行的融资新方式,提出了沿海新建临港工业区融资及管理模式的建议,以帮助业主根据本地经济实力找到适用于具体临港项目的融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3.
刘星 《珠江水运》2005,(8):17-18
在前不久结束的茂名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茂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临港重化工业作为我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强势推进博贺深水港区建设,集中精力打造临港重化工业发展大平台.  相似文献   

4.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做好临港经济这篇大文章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临港工业型港区与一般商港的不同之处在于港区的直接经济腹地是临港工业区,港区主要服务于临港工业区内部企业在建设和运营期间的原材料、产成品和其他货物的运输,其中部分码头泊位也提供对外商业中转运输服务.针对天津临港工业区内企业的发展需求,重点研究临港工业港区的货物种类、流量和流向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几年港区的到港船型和吞吐量...  相似文献   

6.
临港产业集聚的基本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南 《水运管理》2008,30(2):11-13
为推动我国临港产业区的进一步发展,对促进临港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并形成产业集群的运输成本、收益递增、外部经济等多项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基于预期在产业集聚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临港产业集群可以通过自生性循环累积而加速形成。  相似文献   

7.
临港产业集群的经济特征与国际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南  刘嘉娜 《水运工程》2007,(5):35-38,53
临港产业集群的构建和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经验和国内沿海地区的主导选择。临港产业集群具有港口指向、规模经济、区域依托、阶段发展、国际导向等经济特征。各国临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进表现出不同的路径,对鹿特丹、横滨等临港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可以提供丰富的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8.
《水运工程》2011,(Z1):108
天津港口岸临港工业港区日前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组的验收,这标志着该港口已具备口岸正式对外开放的条件,天津港口岸功能和服务辐射能力获得进一步扩展。目前,临港工业区已经建成2个5万吨级、2个2万吨级的通用散杂货泊位,建成了2个液体化工泊位及其相关口岸配套设施。此外,该港区今年将实现10万吨级大沽沙航道双向通航,形成3 000万t吞吐能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的"海上花园" "舟山是全国唯--个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地处南北海运通道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点.背倚长三角地区发达的城市群.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周国辉市长告诉记者,这些年,舟山海洋产业迅猛发展,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现代渔业为支柱的开放型海洋经济体系,经济结构也初步实现了由单一传统渔业经济向现代综合海洋经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王铭 《水运管理》2007,29(9):15-18,25
为充分发挥宁波市港口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宁波市港口经济,分析目前宁波市临港产业的发展情况,研究宁波市发展临港产业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结合宁波市实际重点提出宁波市临港产业的发展模式,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认为宁波市应根据自身的产业特点,依托深水大港,重点发展石化、能源、造纸、钢铁、修造船和汽车等6大临港产业,对临港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建设环保型临港产业,选择合适的临港产业模式,加速临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水运工程》2006,(B09):101-101
福建省委、省政府日前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提出从12个方面、采取43条措施.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意见要求加快建设厦门国际航运枢纽港。按照意见,“十一五”期间,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到201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1900亿元,比2000年翻两番,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8%以上,形成蓝色产业体系和临港经济密集区,形成一批海洋产业总产值超100亿元的海洋经济强县(市)和产值超10亿元的大型海洋骨干企业,海洋科技进步综合指标继续保持全国先进行列,成为全国重要的临港工业基地、海水养殖加工基地、滨海旅游基地、物流集散基地、海洋科技创新与教育基地。基本建成海洋综合实力较强、产业结构合理、海洋科技先进、海洋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友好的海洋经济强省。  相似文献   

12.
阐述锦州湾发展临港"飞地"的战略意义,采用SWOT法分析实施锦州湾临港"飞地经济"的内部资源和外部条件,根据其优势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提出尽快制订"飞地"管理细则、完善集疏运条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实施"飞地"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鲁南临港经济带以日照港为依托,以临港工业为经济发展的龙头。鲁南临港经济带位于正在崛起的"环太平洋经济圈"、"环黄(渤)海经济圈"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结合部,地处中国南北海岸线的中间部位,处在连云港、临沂、日照3市的交汇处,北邻山东半岛龙头城市青岛,南与上海、江浙联系便捷  相似文献   

14.
在2018临港经济高峰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聚焦中原港城建设,纵论临港经济发展美好前景,纷纷为周口临港经济发展献计献策胜日寻芳,不负春光。4月的周口,国家战略新格局,交通发展新机遇——2018临港经济高峰论坛吸引了国内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共同研讨,聚焦临港经济区建设实践,擘画周口港临港经济区和中国临港经济发展新蓝图。  相似文献   

15.
郑佳丽  韩皓 《珠江水运》2014,(19):56-57
临港经济即以港口城市为核心,发展相关沿海区域的经济增长极。本文首先指出临港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以自由贸易区模式推动临港经济发展的国外经验的借鉴,得出对上海未来发展临港经济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陈邦杆  裘烨 《中国港口》2009,(12):51-52
<正>岸线是稀缺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是发展临港工业的必备条件。目前,"港为城用,城以港兴"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利用岸线资源来招商引资,做大做强临港工业是很多沿江、沿海城市发  相似文献   

17.
为探求发达国家临港经济发展规律,以鹿特丹为例,从定性角度分析鹿特丹临港经济的发展特点。在分析鹿特丹临港经济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按照时间顺序将其临港经济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进行阐述,并结合产业经济理论从港口直接产业、港口依存产业和港口关联产业3个方面分析鹿特丹临港经济的产业类型。分析结果表明,鹿特丹临港产业的发展采用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模式是随着港口扩张而从内向外不断延伸的过程,对港口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舟山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十分有利于临港产业的发展。加上杭州湾大桥的开通和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建设,都为舟山临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新兴产业不断产生,发展临港产业成了一种地区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临港产业是指布局于港口及周边区域内,依托港口资源和转运优势催生发展的产业群。临港产业成为其所在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能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舟山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十分有利于临港产业的发展。杭州湾大桥的开通和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建设,都为舟山临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临港经济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依托沿海优势,发展临港经济对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劳动力就业,培植经济增长点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对港口发达国家发展临港经济经验的分析,从而引用到浙江省发展临港经济步伐之中,推动浙江省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吴伟 《中国水运》2011,(11):52-53
本文对黄骅港临港工业的基本现状进行了介绍,然后分析了临港工业与黄骅港物流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优势,最后阐述了黄骅港临港工业与物流协同发展的模式。荩临港工业基本状况分析在港口发展过程中,临港工业的发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应该注重港口临港工业的发展,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对港口临港工业与物流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加以解释和分析。下面就是根据资料中的数据来对黄骅港港口临港工业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