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0):118-122
针对在事故多发段判别时,平面交叉节点通处理为路段,平面交叉节点的安全重要性被弱化,判别精度受到了影响的问题;并针对路网事故多发段判别时,先判别事故严重的路,再判别其上事故多发段,忽略了整体事故不严重的路上个别事故多发的段点的问题。对路网中各种等级公路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平面交叉节点行车安全特性,把公路划分为平面交叉节点路段和普通路段;平面交叉节点路段安全影响范围的确定;从而进行路网事故多发段判别。既提高了已有动态步长过滤法等对一条公路进行事故多发段判别的精度,又解决了不同等级、不同特征公路组成的路网在同一水平下的事故多发段判别;为路网安全管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城郊结合部长直宽路段交通安全改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郊结合部的长直宽路段常常成为事故多发段,从此类路段的道路特征、交通特征和沿线环境分析入手,得出其交通事故主要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道路交通安全改善措施,并以商丘市北海路北关-梁园公墓事故多发段为实例作应用。  相似文献   

3.
伊轩轩  潘晓东 《公路》2011,(9):163-167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郊公路交通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公路城市化现象趋势明显,导致城郊公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首先分析城郊公路的典型交通特征,并通过城郊公路交通事故分析深入探讨城郊公路事故发生与交通方式、交通结构、接入口密度以及饱和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城郊公路交通特征的变化将其分为郊区段、过渡段、市区段等3部分,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京台高速长清段长大纵坡路段公路运营安全,减少事故发生,运用累计频率法对事故多发点进行鉴别并以调研数据为基础对事故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道路线形以及车辆超速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长大纵坡综合安全设施设置提供基础数据,事故多发点鉴别方法也可运用于其他相似路段。  相似文献   

5.
《公路》2007,(8):139-144
从安全评价的起源、定义出发,探讨了公路安全性评价的定义、媒介、方法及所适用的不同工作阶段。公路安全性评价定性方法主要是规范符合性检查、公路安全审核。定量方法主要是基于数学、统计方法寻求交通安全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可以选择以下媒介:事故、速度、冲突、驾驶负荷等。定量的评价方法有:事故多发段判别、事故预测、速度一致性、冲突技术、驾驶负荷一致性等。介绍了事故多发段判别、事故预测、速度一致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提出冲突技术、驾驶负荷一致性等安全性评价方法的下一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大多数公路上存在事故相对多发的路段,文章对某高等级公路事故相对多发路段的道路线形、事故特征、车速特性分布等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分析结论,并提出一些安全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的安全措施改善了公路行车环境,对交通事故的分布也有显著影响,为明确其影响结果,针对某国道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前一年周期和实施后第一年周期和第二年周期的事故分布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包括事故相对多发路段的转移分析、整体事故比率转移分布分析、分道体和薄层铺装等设施对事故转移影响性分析等.分析结果表明,安全措施对事故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分道体等措施的实施效果与布设长度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路网层面各因素对城郊公路安全的影响,采用宏观安全分析方法,基于交通分析小区(TAZ)层面构建了泊松对数正态条件自回归(PLN-CAR)模型。为考虑相邻TAZ间的空间相关性,分别采用0-1矩阵、共同边界矩阵以及相邻TAZ间衔接城郊公路总车道数3类空间权重矩阵构建了PLN-CAR模型。模型中同时考虑了公路层面变量(信控交叉口密度、接入口密度等)以及TAZ层面宏观变量(路网形态、土地利用类型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共同边界矩阵的模型表现最优;相较于微观安全研究而言,采用宏观安全分析方法可以更加完整地考虑接入口密度以及信控交叉口密度对城郊公路路段与交叉口整体安全的影响;城郊公路长度、沿线接入口与信控交叉口密度均对城郊公路事故总数有显著正相关影响;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树枝型路网TAZ内城郊公路事故数较网格型路网多88.3%,表明通过加强城郊公路沿线接入口管理,规范公路沿线信控交叉口设置,并于公路两侧规划建设平行的次干路可以有效改善其安全状况;相对工业仓储用地而言,商业办公用地和居住生活用地内的城郊公路更加容易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郊公路交通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公路城市化现象趋势明显,导致城郊公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在对城郊公路的典型交通特点和交通事故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城郊公路事故发生与交通方式、交通结构、接入口密度以及饱和度等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来分析城郊公路的交通安全水平,确定城郊公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二级公路事故多发的现状,分析平原区某二级公路的事故多发路段,总结了二级公路直线段和曲线段的事故特性,从人、车、路三个方面分析产生交通事故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